一、引入課文
出示亞里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
同學們,近六年語文學習,閱讀積累,你想用什么詞語來形容一下這片森林呢?
(郁郁蔥蔥,古木參天,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青山綠水 奇山秀水 巍峨壯麗 繁花似錦
有一個故事就發生這個森林里
出示題目。
我們在六年的語文課文中,一共有三課的課題是帶有“故事”二字的。二下,14 郵票齒孔的故事。三下,7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凡是課題有故事二字的文章,寫法上往往有一個什么特點?
是啊。這類文章往往講了故事后,一定有什么道理蘊含其中的。有的是寫出來的,有的是沒有寫出來。
培養對題目的敏感,是我們閱讀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二、 讀:
1.文章說了一個什么故事,想要說明什么?
可以說說你初讀課文的感受嗎?可以引用文章中的話。
2.你能根據這個提示把文章暫且分成兩部分嗎?(故事,道理) 看來這篇文章的道理有點深度,所以要寫明白,一般說來,如果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往往不會寫出來。
3.咱們先來看這個故事,在故事的開頭,告訴我們在凱巴伯森林里有狼有鹿,課文中一個詞語來形容狼,是哪個?兇惡殘忍,兇惡一般形容什么?殘忍一般形容什么?這兩個詞語能不能互換?由表及里,所以位置不能換的。
雖然狼的外表兇惡,但是人們就由此武斷地斷定它的行為殘忍,心性殘忍,所以就有許多有狼有關的成語,
誰能說出一到兩個?
在童話故事中,狼也同樣成了符號式的惡人的代表。東方有狼來了的故事,西方有小紅帽的故事,
說狼殘忍,這是一種習慣的看法和童話的原則。
同時,鹿也習慣性成了什么的化身,人們總是用哪些詞來贊美鹿?
由兇惡而判斷殘忍,由美麗而推斷善良,
三、 知
1.如果說狼是兇惡的代言人,那么鹿就是善良的化身,由于狼和鹿以及其他動物的存在,郁郁蔥蔥,山清水秀的凱巴伯森林變得?生機勃勃。(板書。老師補充說明:在許多的形容森林的詞語中這個詞語可以作一個總結概括)寫出森林之形,而這個詞語寫出森林之神采,所以兩個詞語放的位置也是有講究的。
板書說明:狼吃鹿,鹿以林為生,而森林又提供了它們生存的環境,庇護著狼與鹿,以及一切生靈,這說明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2.然而,到了后來,森林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森林中的植被一天天減少,大地露出的枯黃在一天天擴大。
如果說以前的森是生機勃勃,那么現在的森林是怎樣的呢?你想用一個什么詞語來概括現在的森林?死氣沉沉,毫無生氣,一片蕭條,滿目瘡痍。
3.凱巴伯森森林從松杉蔥郁到樹木枯萎,從生機勃勃到一潭死水,死氣沉沉,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這三四十年,生活在其中的狼與鹿也都鼎盛走向衰敗甚至滅亡,那么鹿和狼?誰更可憐?請你從課文中找到依據,抓住一個或兩個核心的詞語,給你感受最深的詞語,在詞語的邊上寫下你的感受。
重點詞語有:一命嗚呼 自由自在 難逃厄運 茍延殘喘 罪魁禍首天性 數量 叢林的勇士
4.先讀一讀你所要對你感受最深的詞語所在的句子,再談你的想法。
5.有些可憐是一眼而便知的,有些可憐要細讀再三的。有的可憐要結合上下文來理解的。
如果說鉗狼的可憐是一看而知,清晰可見的,那么鹿的可憐更為讓人心酸。
十萬多只鹿在森林中東啃西啃,灌木叢吃光了就啃食小樹,小樹吃光后又啃食大樹的樹皮……
災難終于降臨到鹿群頭上。先是饑餓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著又是疾病流行,無數只鹿消失了蹤影。兩年之后,鹿群的總量由十萬只銳減到四萬只。到1942年,整個凱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茍延殘喘。
過多的鹿會成為毀滅森林的罪魁禍首。
(鹿更加可憐的是,它還要為這一切負責,說它是:罪魁禍首。哪個同學發現了這里有兩組近義詞:罪禍 魁首魁和首的意是一樣的,都是指頭,為首的,作惡犯罪的頭目。)
盛世危機卻毫無意識之可憐,無食可覓,饑餓度日之可憐,疾病流行,茍延殘喘之可憐,背負罵名,死后不得超生之可憐。
6.怎么寫出鹿的可憐的?
7.也有人說,森林才是最可憐的,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鹿奄奄一息,狼在獵人的槍口下膽戰心驚,森林中綠色的版圖在日漸縮小,這一切究竟是誰之過?
四、 解
認識總統,資料: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1906年度諾貝爾和平獎。1904年3月14日,他在佛羅里達設立了第一個國家鳥類保護區,也是野生動物庇護系統的雛形。羅斯福設立的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面積比其所有前任所設總和還多。26
1.看起來,這是一個怎樣的人?我現在突然覺得這個人也很可憐,同學們,你們和我有同感嗎?說說為什么有這樣的感覺?
寫一句話說說“人類”與“森林”的關系。
這許多的話語,歸結成課文中的一句話就是
2.出示: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僅僅根據人類自身的片面認識去判定動物的善惡益害,有時會犯嚴重的錯誤。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們必須尊重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這種相互關系。
五、 拓。
同學們一定想知道這件事的最后結果吧。
1.美國政府為挽救滅狼帶來的惡果, “引狼入室”計劃終于在1995年得以實施。時年從加拿大運來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森林中又煥發勃勃生機.。
繞了一個世紀,結果還是回到老路上來了,讓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2.無獨有偶,在中國也有這樣的一個故事,麻雀的冤枉,哪一位同學知道?、
3.我們讀書要學會比較,這兩個故事都告訴我們什么?
4.讀:人們必須尊重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這種相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