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組是“初識魯迅”,引領同學們走近普通工人敬仰的文學大師魯迅。《一面》是篇回憶錄,他記敘了作者阿累與偉大的作家魯迅在內山書店不期而遇,短暫而激動人心的一次會面的過程。課文在記敘“一面”的過程中,突出魯迅先生的外貌描寫,抓住最能突出魯迅先生精神品質的肖像特點——“瘦”進行著力刻畫和反復渲染,充分表現魯迅先生為人民為革命事業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因為是略讀課文,所以我選擇了其中的一個點,即抓住文中對魯迅先生三次不同角度,不同特征的外貌描寫,著重引導學生體會三寫魯迅肖像的寫作手法,學習如何進行人物的外貌描寫。
二、說學情
在知識方面,大多數孩子能在基礎部分掌握比較牢固,但在對詞語的理解與運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運用工具書去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沒有形成。在閱讀方面,也有部分孩子不會邊閱讀邊思考,再加上對魯迅和他所在時代背景的脫離不了解,更增加了理解課文的難度。
三、說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簡析,對學生學情的估計,根據單元教學重點結合本次課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魯迅先生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貴品質。
3、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新課標中對第三學段的閱讀教學的要求是,要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作品中生動的人物形象,抓住關鍵詞句,深入理解課文,領悟表達方法,體會表達效果。根據此要求,我把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確定如下: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魯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學習課文中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體會人物形象;學習觀察人物的特點,怎樣突出人物個性。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對這篇回憶錄的教學,我將采用“主體多元合作探究”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以啟發教學為主,通過讀、說結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覺學習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將采用多媒體電教手段輔助教學。
學法:學習課本,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指導,采用了默讀,觀察、練說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理解感悟,表達分析能力,和在學習中的合作意識。
(設計意圖:根據教學模式和教材特點確定教法,符合新課標在識字和閱讀教學方面的要求,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有的放矢的點撥和講解,重視了學生的學,使學生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本文情感豐富,每句語言都蘊含情意,但因為是略讀課文,學習時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華,在教學時,為營造樸素、扎實的語文教學課堂,我緊扣目標,根據本課的重點、難點安排教學內容,按照我校教學模式中的四個步驟,預設了下面四個環節:
一、激趣導入
二、合作探究
三、交流展示
四、拓展延伸
下邊我就來詳細說說這四個教學環節。
(一)激趣導入
你們了解哪些關于“一面”的成語?(引出“一面之交”),課文中是說誰和誰的一面之交?(青年和魯迅)這樣就能輕松簡單的引導學生解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合作探究
首先我會出示本課的學習目標(出示課件)
學習目標
1、細讀課文,劃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并練習感情朗讀,體會課文是怎么塑造魯迅這一人物形象的。
2、我能體會作者刻畫人物的表達方法。
3、我有不懂的問題想和大家交流。
根據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自學的能力,出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學生在明確目標后先自學,然后再在小組內展開交流,交流時由主持人負責,有序地對預習目標和預習中生成的問題進行討論,這個過程中,老師通過巡視了解各個小組學習情況,并適時對學習小組進行評價,以保證預習環節的高效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目標去自學,這是高效教學的基礎,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先學;然后小組合作交流,強弱搭配,體現了“兵教兵”的理念,為后面的展示打下牢固的基礎。)
(三)展示交流
1、讓學生跳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魯迅外貌的語句并齊讀出來。提問學生:是按照什么順序進行描寫的?并加以詳細分析。
提示:由遠而近,由粗到細,由略到詳,由整體到局部。
第一處描寫:在暗處,只能模糊辨出形體。寫了長衫(因有顏色)、煙嘴(因有火光)。
第二處描寫:在近處,看得清楚了。寫了面孔、寸發、胡須。這三樣都抓住了特征,直豎的寸發,隸體“一”字的胡須是魯迅形象的特色,而黃白的面孔則是勞累的表現。
第三處描寫:面對面,可以仔細辨認。前兩次描寫的總繪,還是面孔、頭發、胡須、長衫、煙嘴,只是更細致、更具體了。
通過對三處外貌描寫的分析,讓學生明白:與觀察對象的遠近距離不同,觀察到的結果也不相同。這一點在寫作中應當注意。
2、在課件上展示魯迅的相片,加深學生對魯迅外貌的印象。讓學生結合課文中三處對魯迅外貌的描寫,說說這三處外貌描寫給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魯迅外貌的哪一特征?
明確:“瘦”。(板書:瘦)
3、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總共有幾次寫魯迅的“瘦”,讀出相關詞句,并找出瘦的原因。
明確:6處。“我們這位戰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給沒有休息的艱苦工作毀壞了。”
全文共六次寫“瘦”: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從情節發展上,每到一個轉折處,便出現一次對魯迅先生“瘦”的描寫。這樣反復描寫,不僅使魯迅的形象深印在讀者心里,而且構成了一條內在線索,把全文聯成有機的整體。
4、除了肖像描寫,本文還有語言、動作、心理描寫。其中“我”同魯迅先生的對話很精彩,意味深長,由學生找出“我”同魯迅的對話,并自找拍檔一起表演對話,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作者內心的感受。
5、讓學生回答學習目標中的第一個問題:在作者眼里,魯迅是個什么樣的人?
提示:嚴肅慈愛、頑強戰斗、關懷進步青年、無私奉獻。
6、根據板書回顧總結阿累進行人物外貌描寫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大家說了這么多,能用筆寫下來嗎?下面我們總結一些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首先要學會觀察,我們的作者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示范。
1、描寫某個同學的外貌特征。同學之間本身比較熟悉,容易觀察和描寫。
2、學生觀察找出其特征,并用詞語進行描述,教師隨機糾正、點撥如何用更好的詞語進行表達,將觀察特征和詞語的運用結合起來,讓學生邊觀察邊學習描述。
3、描寫你熟悉的一個同學,但是要求不要透露他的名字,把他的特點寫出來,讓同學們猜一猜。
(由于時間有限,只有20分鐘,所以不能馬上利用課堂進行小練筆,但仍要抓住最想說的時間段,讓學生回家進行練筆,并利用小學六年級學生愛猜的心理,開展“認人大行動”,提高寫作興趣)。
六、說板書設計
19 一面
一次 整體
六次(外貌) 兩次 寫手 瘦(剛毅頑強)
三次 寫臉
(這個板書設計是文章內容的概括,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方活動的縮影。我抓住重點詞板書,簡潔而清晰,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