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中考病句專題復習【最新】

發布時間:2017-05-20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導語:下面是人教版語文中考病句專題復習,敬請大家過來做一做,為中考做好充分準備。

  【中考說明】

  此題型屬于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板塊。能準確的辨析病句(表達應用能力層級)

  【考查內容、范圍、形式】

  1.能了解常見的語病類型; 2.能辨析并修改常見的語病; 3.掌握常用的辨析、修改語病的方法。4.題型:選擇題。

  【學習重點】

  能辨析并修改常見的語病;掌握常用的辨析、修改語病的方法。

  【課時】

  2課時

  【知識要點】

  一、病句的內涵

  1、病句就是因為不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則要求、不合邏輯事理、不合詞語色彩而造成的不通順的語句。

  2、通俗地說,病句就是不符合大多數人的語言習慣,別人聽不明白,或者聽后會產生誤解的句子。

  3、換個角度說,一個句子如果符合大多數人的語言習慣,別人聽了以后也能明白,不會長生誤解,這個句子就是正確的。

  二、病句判定依據

  1、這樣看來,判定病句必須綜合分析句子的語法修辭、邏輯事和語言習慣等。

  2、一般情況下,一個句子如果合乎邏輯事理和語言習慣,它在結構上也就合乎語法規則;但合乎語法規則的句子,未必都合乎邏輯事理和語言習慣,也就可能是病句,如“曬陽光、打掃清潔”

  三、病句的類型

  〔一〕病句分類:一類是不通順的句子,一類是不合事理的句子。

  1、不通順的句子,常常是由于成分殘缺或成分之間搭配不當造成的。

  成分殘缺的句子,包括:①主語殘缺;②謂語(中心詞)殘缺;③賓語(中心詞)殘缺;④介賓結構殘缺。

  搭配不當的形式有:①主謂搭配不當。②動賓搭配不當。③主賓搭配不當。④定語、狀語補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

  2、不合事理的句子,這種病句叫邏輯病句。

  常見的形式有:①語序不當。②成份多余。③表意不明。④不合邏輯⑤結構混亂。

  〔二〕句子成份搭配不當

  句子的成份有主謂賓定狀補。一個句子中的主謂、動賓、定語與中心語、狀語與中心語、謂語與補語等都有搭配是否恰當的問題。如果搭配不當就形成了病句。

  1、 主謂搭配不當

  例如:(1)我們的眼睛都集中到新校長身上!(2)我國農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地改善。

  分析:這兩句由于說話者不理解詞義的配合或者是粗心大意,造成“眼睛”與“集中”“水平”與“改善”的搭配不當。

  2、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

  例如(3)新近出臺的改革措施,使個人在增加了選擇的機會的同時,也承攬了更多的業務和風險。

  (4)《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塑造了保爾這一英雄事跡。

  分析(3)中賓語“業務和風險”包含兩項意義,造成與“承攬”不能搭配(4)中“塑造”與“事跡”不搭配。

  3、定語、狀語、補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

  例如(5)他偷偷打量著將軍的粗布服裝,帶著謙遜微笑的英明面孔。(刪去“英明”)

  (6)老師問清了原因,沉思了少許。(改“少許”為“一會兒”)

  (7)曾老師發言結束后,同學們激烈的鼓掌。(改“激烈”為“熱烈”)

  4、主語與賓語在意義上不搭配

  例如(8)今年我校的學生是歷年來最多的一年。(刪去“一年”)

  (9)中學生是學習的重要階段。(改“生”為“階段”)

  (10)這個長期有爭議的問題,有了一定程度的進展。(改“進展”為“解決”)

  5、搭配不當的病句還有三種情況:

  一是前后語意的一項與多項不搭配

  例如:(11)晚會以后,她那優美的舞姿,動聽的歌聲還回響在我的耳邊

  分析:主語“舞姿、歌聲”有兩項,謂語中“回想”只有一項。

  二是肯定否定的一面與兩面不照應

  例如(12)有沒有堅定的意志,是一個人在事業上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

  分析:前面的“有沒有”是肯定否定兩個方面,后面的“能夠”只是肯定。

  三是前后語意否定與肯定搭配不當

  例如:(13)我想這應該是不必敘述的,沒有誰不會想象不出來。

  (14)我們并不完全否認這首詩沒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說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分析:(13)中根據前半句推測就是“誰也想象得出”,而后半句“沒有誰不會想象不出”等于說“誰都想象不出”,造成語意的矛盾。有兩種改法。

  (14)中“不完全否認”等于“部分承認”,基本上還是承認。因此這句話說“我們承認這首詩沒有透露出希望”,剛好和后半句意思〔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兩種:“我們也承認這首詩透露了一些希望,但是說希望……”或“我們并不否認這首詩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三〕句子成份殘缺

  句子成份殘缺指不符合省略的條件而缺少應有的成份,造成句子結構不完整,表意不準確。

  1、主語殘缺

  例如(15)從這件平凡的小事中,說明了一個重要的道理。(誤把介詞短語當主語)

  (16)看到老師們廢寢忘食的工作,使我倍受鼓舞。(刪去“使”)

  (17)通過這次主題校會,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刪去“通過”或“使”)

  2、謂語殘缺

  例如(18)世紀之交,全國人民為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

  (19)我們沿著陡峭的山路,再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山頂了。

  分析(18)錯把介賓短語中的“振興”當作謂語中心語,(19)錯把介賓短語中的“沿著”當作謂語中心語。

  3、賓語殘缺

  例如:(20)我看見一位雙目有神、身穿軍裝,他就是我的老同學楊勇。

  (21)我們要積極響應黨中央“抵制邪教、崇尚科學”。

  分析:兩句中,“看見”“響應”都要求帶名詞性賓語。

  〔四〕成份多余或語意重復

  成份多余指多加了某個成份造成語意不清楚,重復羅嗦指句子結構繁瑣冗長,羅嗦了半天說不清楚。

  例如:(22)主持人的一席話,包含了非常豐富的無聲的潛臺詞。(23)初三年級的同學,在上實驗課時,一般說同學們都能認真聽講。分析:(22)中“潛臺詞”與“無聲”語意重復(23)中主語重復。

  〔五〕語序不當

  漢語中,語序在語意的表達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我打你”與“你打我”僅僅是語序不同,語意則完全相反了。“屢戰屢敗”是貶義,“屢敗屢戰”則是褒義。

  漢語句子成份的排列一般是比較固定的,也就是說主謂賓、定狀補、關聯詞語的位置在漢語語序中都有一定的排列規律。

  1、名詞修飾語〔定語〕位置不當

  多項定語次序不當:

  多項定語與中心語的正確次序一般是:①表領屬性的、表時間的、表處所的;②指稱或數量的短語;③動詞或動詞短語;④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⑤名詞或名詞短語。

  另外,帶“的”的定語放在不帶“的”的定語前。

  例如:(24)這一位優秀的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蔡旗中學的語文教師。

  分析:正確次序應為:蔡旗中學的(領屬性的)這一位(數量)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動詞短語)優秀的(形容)語文(名詞)教師。

  例如:(25)許多附近的婦女、老人和孩子都跑來看他們。

  (26)在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上,發揮著他們無窮的蘊藏著的力量。

  分析:(25)表數量的“許多”應緊靠中心短語,(26)表性質的“無窮的”應緊靠中心詞

  定語誤放狀語位置:

  例如:(27)夜深人靜,想起今天一連串發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著。

  (28)這種機器要不要換,在領導和群眾中廣泛地引起了討論。

  分析:(27)中“一連串”應修飾“事情”,(28)中“廣泛”應修飾“討論”,“地”改為“的”。

  2、 動詞修飾語〔狀語〕位置不當

  多項狀語的排列次序比較復雜,須特別注意的是:

  ① 先時間后處所;②先介詞結構后情態動詞、形容詞;③表示對象的介詞結構一般緊靠中心語;④不要弄錯修飾對象。

  例如:(29)在辦公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地交談。

  分析:正確次序應是:許多老師昨天(時間)在辦公室(處所)都(范圍)熱情地(情態)同他(對象)交談。

  例如:(30)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紀曾發生過一場血戰。

  (31)我們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強欺侮的國家。

  (32)大家就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的意見。

  分析:(30)中“上一世紀”應放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31)中“被列強”應放在“任意”前,(32)中“廣泛”應修飾“交換”。

  3、關聯詞語的位置不當

  一般來說,兩個分句同一個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后邊;不同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前邊。

  例如:(33)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

  (34)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問題,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

  分析:(33)中“他”應移到“如果”后面,(34)中“即使”應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變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六〕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如:(35)有人主張接受,有人反對,他同意這種主張。

  分析:“這種主張”指代不明

  2、有歧義

  一個句子,應該表達一個明確的意思。但有時由于多義詞使用不當,或語序句式選用有問題,會使一個句子有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理解,這就是岐義句。

  例如:(36)請應屆畢業生于4月29日前去教導處領取準考證。

  (37)吃過早飯,張明的爸爸便去修車了。

  〔七〕不合邏輯

  這里的“不合邏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不符合邏輯事理。

  例如:(38)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幸免的一個。(既然“幸免”,自然是沒有死,怎么能說是“死難者中的一個”?應改為“多少人死難了,他是幸免的一個!)(39)這增強了中國人民與侵略者斗爭的無比力量。(既然已經“無比”,如何還能“增強”?應刪去“無比”。)

  (40)他們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淵。(“一面……一面……”表示兩件事同時進行,句中的兩件事顯然不是同時的,應改為“他們雖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終于不免跌落深淵!)

  (41)最近我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來,結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來思想變了,可以說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結果,現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說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結果”呢?)

  (42)在那個時候,報紙與我接觸的機會是很少的。(應該是“我和報紙的接觸”。)

  (43)去年的學習情緒和今年比較起來大不相同。(我們比較一先一后兩件事,一般總是以后者為主體,應是“今年的學習成績和去年……”。)

  (44)布魯諾堅持和認識了真理,遭到了殘酷的迫害。

  (45)喘息了一陣后,老人忽然漸漸睜開了眼睛。

  〔八〕結構混亂

  造成結構混亂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1、兩種同義格式雜糅

  例如:(46)一個人變好變壞,關鍵在于內因起決定作用。

  (47)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遠志、秸梗、貝母、氯化銨等配制而成的。

  (48)從1987年的《短篇三題》為起點,他進入了一個更新的階段。

  分析:(46)“關鍵在于內因”與“內因起決定作用”同義,用一個即可。

  (47)要么用 “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將二者糅在一起。

  (48)把“從……開始”和“以……為起點”糅在一起了,改“從”為“以”。

  2、兩個句子糅成一個單句

  例如:(49)我被班長把我從操場上叫了回來。

  (50)同學們要力爭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一步不好嗎?

  分析:(49)把字句和被字句套用,造成結構混亂。(50)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生硬的搬到后一句的開應把兩句話連成一句,前后牽連。

  【強化練習】

  《掌控中考》上病句修改練習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色区 | 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A∨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蜜芽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