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 老人、男孩
幕啟。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樹下坐著位形如雕塑的老人。幕后傳來童謠:
棗兒甜,棗兒香,
要吃棗兒喊爹娘;
爹娘給個竹竿竿,
打下棗兒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給娃娃過年吃。
老 人 (從身旁曬滿紅棗的竹匾予里抓起一把棗兒,喃喃自語)怎么沒人來吃棗兒呢?多好的棗兒。
男孩從臺側探了探頭。一顆棗兒從樹上落下,男孩躡手躡腳地走過去撿棗兒。
老 人 (大聲)過來!
男 孩 爺爺……
老 人 (威嚴地)叫你過來就過來。
男 孩 (無可奈何地走到老人跟前)我就撿了一顆,我沒有吃,給你。
老 人 (將男孩衣角折成兜,捧一捧棗兒放入)全給你吃。
男 孩 (喜出望外)謝謝爺爺!(吃得津津有味)棗兒真大。
老 人 老子個兒大,兒子個兒能小嗎?
男 孩 嘻,爺爺,我說棗兒個兒大!
老 人 (自豪地)我兒子就叫棗兒。
男 孩 騙人!還有叫棗兒的?嘿嘿,叫棗兒?
老 人 不許笑。我的兒子就叫棗兒,挺好聽的,又順口。他剛生下時,有個算命先生正打門前經過,就給算了一卦,他命中缺 “木”呢!哎,等你念了書,就知道棗字里面有個“木”了。你看(用手指在空中比畫“木”)所以他叫棗兒!
男孩并未聽,只顧忙著將棗兒往口袋里裝。
老 人 (命令)拿出來,只準在這兒吃。(驀然溫和)爺爺幫你擦干凈。
男孩摸出棗兒,交給老人。
老 人 (將棗兒擦干凈)給,嘗嘗。
男孩默默地接過。
老 人 吃吧,樹上的棗兒多著呢!
男 孩 我能爬到樹上去摘嗎?爺爺?
老 人 能。
男孩興沖沖爬樹,跌倒在地。
老 人 疼嗎?(撣去男孩身上的灰塵)來!
老人趴到地上,讓男孩踩在自己背上摘棗兒。男孩仍摘不到,老人站起,讓男孩騎跨在肩上摘。
老 人 嘿嘿嘿。
男 孩 笑啥?
老 人 有一回,我家棗兒也是這樣騎著,只顧摘棗兒,撒尿了都不知道,竟尿了我一脖子。
男 孩 呀,臟死了。
老 人 臟啥,尿得我全身癢絲絲、熱乎乎的!
男 孩 (有些羨慕地)我從來沒有尿過我爹脖子上。
(摘棗兒,塞進口袋)喲,不好,我也要尿尿了。
老人將男孩放下,男孩朝遠處走。
老人喂,過來!
男 孩 我要尿尿。
老 人 (指指棗樹)尿樹下去,給咱棗樹施點兒肥。
男孩溜回樹下尿尿。
老 人 棗兒小時候一有尿就尿到棗樹下。有一回,放學,直往樹下奔。我以為出了啥事呢,他一到棗樹底下就尿開了。撒完尿才說:“爹,我放學了。”
男 孩 (拍拍口袋)爺爺,我帶回家吃。
老 人 棗兒到了口袋里,就想回家了。
男 孩 (低聲地)……我在等我爹。
老 人 爹嘛,天天回來的,急什么。
男 孩 不,我爹他——
老 人 他怎么?
男 孩 我爹興許今天能回來。
老 人 那你急啥?來——(拉著不大情愿的男孩到匾予前,拿起一顆棗兒給他 )
男 孩 (接住,看棗)爺爺,這熟棗兒和你一樣。
老 人 和我一樣?
男 孩 和你臉一樣,皺巴巴的。
老 人 (捏捏男孩的臉)爺爺小時候,還不跟你一樣?臉皮兒像這青棗,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過去了——快吃棗兒吧。 (從匾子里挑了顆熟透曬干的棗兒)你吃這顆。
男 孩 (拿起熟棗放進嘴里)還是皺巴巴的甜呢。
老 人 甜是甜,不中看,誰要啊。
男 孩 我要。 (抓一把棗兒)我帶回家去,給爹留著。
(轉身欲走)
老 人 又是爹呀爹的,快坐下吃。吃棗急不得。老人拉男孩坐,男孩不肯。
老 人 (對男孩)咱們學貓叫?(見男孩搖頭)咱們學狗爬?(見男孩搖頭)咱們過家家? (見男孩搖頭)那,爺爺給你講故事。
男 孩 (懷疑)爺爺有故事嗎?
老 人 爺爺的故事三天三夜講不完。
男 孩 哇,我最喜歡聽故事了。爺爺快講。
男孩溫順地攙老人坐下。
老 人 聽好,我講完一個故事,你才能吃一顆棗。噢,慢慢吃才能吃出個甜味。
男孩認真地點,點頭。
老 人 (清清嗓子)聽著。 (笑)我小時候也是個饞鬼,去村東頭人家偷到一顆棗兒,舍不得吃,娘要我還人,我一急,把個棗兒囫圇個兒吞下肚了。沒多久,我蹲坑的地方長出了一棵小棗樹。
男 孩 (指指棗樹)爺爺,是這棵棗樹嗎?
二人對視大笑。男孩吃一顆棗。
老 人 別小看這棗樹,那一年,一個小日本站在樹下端槍射我。正巧,樹上一顆棗兒落到鬼子的鋼盔上,“咚”的一聲,嚇得那狗娘養的抱頭就逃。
二人開懷大笑。男孩忘記吃棗,學著做驚嚇狀。
男 孩 快講。
老 人 有一年鬧災荒,村里餓死不少人。我老伴兒把僅剩的八十一顆棗兒讓給我和棗兒吃,俺爺兒倆才活了下來。
男孩忘記吃棗。老人閃著淚花,從匾子里捧起一把棗凝視。
男 孩 爺爺,你為啥把棗兒放在匾子里曬了又曬?
老 人 我等兒子回來。棗兒回來了,就喜歡一邊嚼棗兒,一邊聽我講故事。
男 孩 棗兒叔叔啥時候回來?
老 人 不知道。
男 孩 迷路了吧? (見老人沉默,自語)不會的。 這棵樹好大好大,會老遠就瞧見了,棗』L叔叔哪兒會看不見?(見老人不語)爺爺,你怎么了?
老人仍在沉思。
男 孩 咱們學貓叫?(見老人沒反應)咱們學狗爬?(見老人沒反應)咱們過家家? (見老人還沒反應) 那,我講故事給你聽。 (清清嗓子)哎喲,我的故事給忘了。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該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將口袋里的棗放入匾子里)
老 人 時辰還早呢,再坐坐。
男 孩 爹回來會帶巧克力,巧克力你吃過嗎?可好吃了!
老 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會來了。
男 孩 來呢,你的棗兒甜!
老 人 怕是你嘴甜吧?那我問你,我樹上的棗兒全光了,你還來不來?
男 孩 也來。
老 人 不騙我?
男 孩 騙人是小狗。
老 人 我們拉勾。 (伸手與男孩拉勾)
老 人 金勾勾,銀勾勾,騙人是小狗。
男 孩 金勾勾,銀勾勾,騙人是小狗。
二人開心地笑。
老 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 孩 ——哎,爹帶巧克力回來,我分你吃。 (躊躇欲下,又垂頭喪氣站住)
老 人 怎么了?
男 孩 爹不會回來了。
老 人 噢?
男 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個家。
老人上前撫著男孩的頭。
男 孩 爺爺,我沒有巧克力給你吃了。
老 人 咱們有棗兒,我們吃棗兒。
老人將棗兒塞進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棗兒咀嚼。
老 人 (見男孩不動)快吃快吃,幾顆棗兒一起吃,使勁吃。
男 孩 (掀起外衣,露出紅肚兜上的衣袋)爺爺,我瞞著你,還偷偷藏著一顆棗兒,是留給我爹的……
老 人 (愣住,繼而激動不已)這地上的、匾子里的、樹上的棗兒全是你的。想給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 孩 不,還是留給棗兒叔叔吧。爺爺,棗兒叔叔會回來的。
老人緊緊摟住男孩。
男 孩 我娘說,出遠門的人有時候不認識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會回來的。
老 人 那,咱們喊喊?
男 孩 喊喊!我先喊!(爬到土坡上,使勁兒喊)
棗兒甜,棗兒香,
要吃棗兒喊爹娘;
爹娘給個竹竿竿,
打下棗兒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給娃娃過年吃。
二人翹首遠望,狀如雕塑。響起無數個童聲呼喚聲。
教材簡說
《棗兒》是一個話劇小品,它是新時期戲劇百花園中一朵盛開的小花。全劇運用象征手法,圍繞“棗兒”展開情節,描寫了老人和男孩之間的一段親切交往,表現了老人對兒子、男孩對父親的深切親情,反映了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變遷。全劇的主要藝術特點是它的象征性。因此,教讀這個話劇小品,重在領悟其中蘊含的象征意義,體會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