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變臉》教學實錄及反思

時間:2024-10-12 11:31:07 智聰 九年級下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變臉》教學實錄及反思(通用5篇)

  語文是一個多義詞,通常作為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化的簡稱,其本義為“語言文字”。語文課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也可以說,語文是運用語言規律與特定語言詞匯所形成的書面的或口語的言語作品及這個形成過程的總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變臉》教學實錄及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變臉》教學實錄及反思(通用5篇)

  《變臉》教學實錄及反思 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體會戲劇依靠矛盾沖突構成情節的特點。通過了解標題的兩層含義來把握戲劇劇情和矛盾沖突:

  其一,劇情的發展就和“變臉”絕技有關,圍繞變臉絕技能不能傳女的問題,故事一波三折;

  其二,由于激烈的矛盾,劇中人物經歷了由悲到喜到怒到哀的心理變化,本身就是一臉幾變。

  2、過程與方法:

  a、學習富有特點的戲劇語言,體會富于表現力的人物語言。戲劇的語言總是能夠巧妙地揭示出人物的內心活動和情緒,本劇的四川方言和川劇唱詞更別有韻味和表現力,在教學中要將初步感受川音川劇的情韻和品味戲劇語言有機地結合起來。

  b、本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水上漂和狗娃性格非常鮮明,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矛盾的激化,人物心理變化顯而易見。劇中的唱詞、旁白或者配樂,環境描寫都對刻畫人物有很好的烘托,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發現并體會這種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劇中人物之間存在深層的矛盾沖突,維系一老一小的關系有情感方面的需求,也有功利方面的需要。二者在劇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和發展?如何看待二者的關系?這段藝術作品中的經歷引發人怎樣的思考呢?

  教學方式

  1、學生自主學習。三種閱讀方式層層深入,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利用文中關鍵字詞尋找對理解文意有幫助的相關準確信息點。

  2、學生探究學習。在討論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層面,不僅探討在戲劇的修辭方法、語言技巧等方面的知識,還要關注劇中涉及的相關傳統文化、社會倫理等方面的問題。

  3、啟發思考感悟。充分肯定學生的思維方向,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欣賞學生的自主意識、平等意識、創新意識和新時代要求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鼓勵學生在審讀劇本之后大膽的推測。

  4、嘗試表演朗讀。嘗試運用劇本表演時的語音語味來朗讀關鍵性臺詞唱詞,激發學習興趣和對川劇的好奇心,為課后學習和終生學習做一點鋪墊。

  教學構思

  1、觀賞——交流信息。

  通過觀看戲劇中川劇變臉和交流學生搜集、掌握的與“變臉”有關的小知識,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在頭腦中有直觀的認識。

  2、略讀——概括情節。

  略讀了解故事梗概,在文中找相關的理論依據,概括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并用最簡潔的話語概括課文所選劇情的情節。

  3、精讀——分析人物。

  在研讀討論中明確兩個人物的情感的發展歷程,把握人物內在個性與精神世界。

  4、審讀——辨明沖突。

  通過故事情節和人物情感變化的歷程,理清本文一明一暗的戲劇沖突。

  5、續想——加深思考。

  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劇本內在沖突的話題引導下,自由續寫課文之后的劇情,加深對劇本內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理解。

  6、模演——品味語言。

  教師朗讀學生擇取出的反映人物內心世界與情緒的臺詞唱詞,師生共同品味戲劇語言,感受劇本的地方特色。

  課堂實錄

  觀賞——交流信息

  師:同學們,剛剛這段錄像中給我們展示了中國戲劇中的一門絕技,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直觀的圖像服務于文本解讀,旨在引起學習興趣,這是電化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準確的定位。

  專家點評

  生1:變臉。

  師:很好,你們對變臉有什么了解嗎?

  生2:原來央視《笑傲江湖》中的打斗中出現過這種絕技。

  生3:是從四川那里流傳開來,在川劇中經常看見。

  生4:劉德華曾經拜師學藝了的。

  師:很好,看來大家平時都很注意在生活中收集相關的語文素材。那么我想多問一句,劉天王后來學成了沒有?

  生5:好像沒有,說是行業機密,不能外傳。

  師:大家說得都很不錯。變臉是四川地方劇種川劇表演的絕活,產生于20世紀30年代,最早用于傳統折子戲《歸正樓》中一名叫貝容的俠客為了救人方便,變臉數張,從此,這種新奇夸張的表演方式就延續下來。川劇的變臉被稱為“國寶”絕活、奇觀,一般不外傳。所以劉天王至今不能如愿,沒有學會變臉。今天呢,我們就要學習有巴蜀鬼才之稱的魏明倫先生之經典劇作《變臉》。

  專家點評

  從學生感性的一知半解到理性的認識和了解,教學中信息的積累往往體現為這樣的過程,從而體現出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維度的發展。

  略讀——概括情節

  師:一出戲就跟一部小說一樣,也應該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請大家瀏覽全文,把全文按照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四個部分劃出層次,分別概括各個部分的大意。

  生1:開端——水上漂從人販子手中買來了狗娃。

  發展——水上漂想傳變臉絕技給狗娃,以幫助他實現傳宗接代的愿望。

  高潮——無意發現狗娃是女孩,心痛不已。想要拋棄狗娃,讓其自謀生路。

  結局——最終被善良的本性喚醒,救起了并收留了狗娃。

  師:大家對本劇的.情節很熟悉了,能試著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大意嗎?

  師:老師覺得標題中的兩個字就可以把課文的故事情節概括下來。你們覺得呢?

  生2:劇本的題目是變臉,劇情也是圍繞變臉展開,文中的主要人物在劇情發展中也在不停地變臉。

  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自然地向學生傳達戲劇基本知識。

  專家點評

  以教師的閱讀體驗和發現引導學生的閱讀,體現教師對閱讀過程參與的價值。教師參與閱讀過程,在自我認知和參與方式上應該把自己當成一個“同學”,但是在參與內容與契機上要體現為“先學一步的同學”,這樣的參與才是有價值的。

  專家點評

  精讀——分析人物

  師:是啊。劇中的人物也在不停地“變臉”。那么,我們就來看看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是如何變臉的呢?請大家閱讀課文,結合劇本中的原文來解釋這一張張變幻的臉。我們先來談談水上漂。

  生1:先是歡喜的臉,我從第117面的“怡然自得”“飲酒抒情”中看出來,他很喜歡這個從人販手中買回來的狗娃。

  師:很好,他從戲劇的旁白中找到了依據。

  生2:還有“老陪少,拍巴掌,手舞足蹈,合唱兒歌”。

  生3:我認為是憐愛的臉,從第119面中的“撫慰”“沖動”“咳嗽”這些詞可以看出水上漂很同情愛護這個孩子。

  生4:還能從音樂中看出。如第116面中的“鑼鼓歡快”“駕舟舞蹈”。

  師:觀察敏銳,很棒!

  生5:我不同意前面同學的觀點,我認為水上漂最開始應該是苦澀的臉,因為從第120面中他自訴的身世可以看出來,他是個苦命的人,不僅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思想腐蝕了他,他的自身遭遇也讓他痛恨女人。

  師:這個觀點很有意思,前幾位同學是從故事情節的發展這條縱軸來看的,生5是從水上漂的身世這條橫軸來看的,都很有見地。好,我們就按生5說的橫軸來看,如果最開始是苦澀的臉,那么水上漂下面換成什么臉了?

  生6:歡喜的臉。

  師:為什么?

  生7:因為他買了狗娃,狗娃很心疼爺爺,把水上漂當做自己的親人來看待,讓水上漂不再孤獨,

  生8:還讓他傳宗接代的思想有了真正寄托的對象。

  師:很不錯,然后呢?

  生9:應該是憤怒的臉。

  師:為什么?

  生10:因為他認為狗娃欺騙了他,從第123面的“厲聲催逼”“審視”“氣得雙手顫抖”可以看出。還有旁白中的景色也能看的出來。

  師:說的好極了,接下來是什么臉?

  生11:我想是悲的臉。雖然他很心疼狗娃,但是他依然不留下狗娃,說明當時重男輕女的現象實在太嚴重了。

  生12:我想是無奈的臉。從他“返身望天三思”的動作中可以看出,水上漂此時做了很激烈的思想斗爭。

  師:同學們,你們剛才說的都很不錯,找到了水上漂的幾副臉孔,從這苦澀的、歡喜的、憤怒的、悲傷的臉中,你們能不能告訴我水上漂是個什么樣的人?

  生13:是個善良的人。不僅收留狗娃,即使不要了,也沒有賣他,還給了盤纏,最后還救了他。

  生14:還是個身懷絕技卻到處找傳人的可憐的人。

  師:好,分析得很透徹。那我們再來看看狗娃吧,你們覺得在劇中他又有幾張臉呢?

  生15:最開始是悲傷的臉,他被人販子賣來賣去,還慘遭毒打。

  生16:他沒有人的尊嚴,被叫做牲口。

  師:好,注意了開端部分中人販子的戲份。

  生17:他沒有爹娘疼愛。

  生18:我覺得用悲泣的臉更好些,更能顯示狗娃的血淚身世。

  師:同學們已經開始推敲詞語的感情色彩了,善于動腦筋,非常好。然后呢?

  生19:是喜悅的臉。因為他遇見了水上漂,真正愛他的“爺爺”。

  生20:接下來是憂慮的臉,他聽見爺爺的話以后,害怕爺爺不要他,擔心又被人販子賣來賣去。第121面的獨唱就是這張臉的最好證明。

  生21:最后是悲痛的臉,預想的事情終于發生了,無處可去,心如死灰了。

  結合文本關鍵內容來分析和體會,在理解主要內容的同時,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專家點評

  審讀——辨明沖突

  師:看到這一張張變幻的臉,我不禁要問一個為什么。為什么他們的情感會經歷這樣多的變化呢?

  生1:因為一個要丟棄對方,一個要跟從對方。

  師:看來這就是這段故事中戲劇沖突的焦點了。可是為什么會產生這個矛盾沖突呢?原因何在?在文中找出關鍵的一句話來證明你的答案。

  生2:是因為狗娃不是男孩子,而當時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傳宗接代靠兒子。從“家傳絕技,獨孤一枝”“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傳女背叛祖先……要遭天打雷劈喲”可以看出來。

  尊重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是引領閱讀走向更深層次的基礎。這里找到的劇本表面的戲劇沖突是后面閱讀教學過程必不可少的鋪墊,這樣的閱讀過程才能給閱讀者帶來閱讀超越的成就感。

  專家點評

  師:那么,一個要分一個要留,應該只是表面的沖突了。大家看到更深層的問題了嗎?大家先討論一下。

  師:我請大家關注一下兩個人物的情感歷程。他們的情感歷程有驚人的相似,都是先悲后喜,由憂到哀。生活中當兩個人的情感歷程很相似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惺惺相惜,相依為命,這樣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最開始狗娃身份沒有暴露的時候,一老一小會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這么一幅暖人心肺的祖孫圖。那么我想請同學們深入到事情的本質中去比較,在他們對對方的親愛之情有區別嗎?

  生3:有,動機不一樣。水上漂親愛狗娃有個重要的原因是要他希望這個男孩子能傳宗接代,而狗娃是感受到了真誠的幫助和愛護之后一種本能的回報。

  生4:水上漂需要找個人來繼承他的絕活,而狗娃對水上漂卻是一種純真的親情。

  生5:我明白了,沖突從表面上看是老漢和孩子之間的矛盾,但是還有一種沖突隱藏在情節后面,那就是水上漂和狗娃兩個人情感上的沖突。

  欣賞文學作品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這樣的閱讀就不只是浮在作品的表層,而是深入到作品的靈魂。

  師:是啊,傳宗接代、延續絕技是水上漂出于功利目的的一種需求,最初他對狗娃的感情、他的那種快樂中是摻雜著這種功利因素的,他知道真相后要丟棄狗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這個功利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狗娃對水上漂則完全是出于真情,是人最真誠的情感。真愛和利益一直在劇中做著較量。

  續想——加深思考

  師:課文選到這里就結束了,同學們想不想知道下面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那好,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下面這三個式子中選擇一個思路,大膽推想后面會發生什么?

  式子一:功利需求>情感需求

  生1:我想水上漂最終還是不能戰勝封建思想,還是把狗娃趕出家門,狗娃依然回到過去沒有尊嚴,沒有人疼愛的黑暗無邊的日子里。

  式子二:功利需求<情感需求

  生2:我想水上漂勇敢地面對了現實,收留了狗娃,并且將變臉傳授給了狗娃;狗娃勤奮練習,成了第一個變臉的女藝術家,賺錢養家,最后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并且立下規矩,可以傳女。

  以學生的自主聯想和對這些聯想的評價來鞏固對作品內在價值觀的認識和體會,同時讓學生經歷情感態度的錘煉。

  專家點評

  式子三:功利需求=情感需求

  生3:水上漂既不忍心把狗娃趕走,也不能傳給女孩子,于是尋找了另一個男孤兒收養了他,并且和狗娃結婚,從此一家人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師:好的,同學們想像的結尾,已經很有童話的浪漫主義色彩了,你們最喜歡哪種結局呢?

  生:第2種。

  師:看得出來,你們都是善良的人,本劇的作者魏明倫先生和大家一樣。后來水上漂還是收留了狗娃,不過,以后的經歷可是十分曲折坎坷的。可惜的是現在我們無法閱讀到全劇。同學們覺不覺得遺憾呢?不過,這點遺憾還比較容易彌補,同學們可以課后找來《變臉》全劇劇本,看看這一老一少后來究竟經歷了怎樣的遭遇。以表演讀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將語言品味的學習目標巧妙而饒有情趣地落到實處。

  模演——品味語言

  師:變臉是川劇的絕活,《變臉》這部戲也是川劇中的精品。四川方言是我們方言種類中很有特色的一種,川劇也是我國地方戲中極富特色的劇種,我們遺憾的是無法親耳聽到這部戲的原音原貌。不過,老師倒是可以會念幾句四川方言,請大家再瀏覽課文,找出你覺得最能反映出人物內心世界的臺詞或唱詞,老師試著用四川方言給大家表演表現,看看這些臺詞或唱詞反映出人物怎樣的內心世界。好不好?

  師:老師的四川方言只能算鸚鵡學舌了,真正的川音川情不知道有多地道、多感染人啊。希望大家有機會到四川去親身感受一下。如果能聽聽川劇,應該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倘若能欣賞到原汁原味的魏明倫的《變臉》,那可算一件幸事啊!

  將學生閱讀與學習的目光引向課外,引向更為廣闊的生活。

  教學反思

  1、戲劇教學可以效仿小說教學,從戲劇的情節入手,以情節為基礎來研讀,將戲劇的特點融入到對細節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中去。這樣設計,故事性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

  2、找矛盾沖突不應只停留在淺層次的探討,要深入思維層面。

  把課堂還給學生,平等對話;若一味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勢必熄滅課堂上冉冉升起的智慧之光,勢必將課堂教學引入一花獨放的尷尬境地。為學生創造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生動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分享成功的喜悅,這在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

  3、課堂教學若能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和課內外銜接的自主學習是有極大幫助的。

  《變臉》教學實錄及反思 2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川劇變臉藝術的特色和文化內涵。

  2. 分析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3. 品味戲劇語言,感受川劇的藝術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戲劇語言。

  2. 難點:理解川劇變臉藝術所蘊含的文化價值。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

  (1)播放一段川劇變臉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變臉藝術的神奇魅力。

  (2)提問學生:“你們知道這是什么藝術形式嗎?你們對變臉有哪些了解呢?”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

  2. 整體感知

  (1)讓學生默讀課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請學生概括故事的情節,包括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3. 人物分析

  (1)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主要人物的語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分析水上漂的形象:嚴厲、善良、重男輕女又有一定的思想轉變。

  分析狗娃的形象:聰明、機靈、勇敢、善良、可憐。

  (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4. 語言品味

  (1)選取文中精彩的臺詞,讓學生朗讀并體會其語言特色。

  如水上漂的.臺詞“男娃子是個寶,女娃子是根草”,體現了他重男輕女的思想。

  狗娃的臺詞“爺爺,我給您唱個歌吧”,表現出她的機靈和討好。

  (2)分析語言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文化內涵。

  5. 主題探討

  (1)引導學生思考課文的主題,探討變臉藝術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和人性問題。

  (2)組織學生發言,分享自己的觀點和體會。

  6. 總結拓展

  (1)總結課文內容,強調川劇變臉藝術的獨特價值。

  (2)布置作業,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更多關于川劇變臉的知識,并寫一篇短文介紹川劇變臉。

  四、教學反思

  在教學《變臉》這一課時,通過播放視頻導入,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人物分析和語言品味環節,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對人物形象和戲劇語言有了較深入的理解。然而,在探討主題時,部分學生的理解還不夠深刻,需要進一步引導。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提供更多的背景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主題和文化內涵。同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場川劇表演,讓他們親身感受川劇的魅力,提高對傳統文化的欣賞水平。

  《變臉》教學實錄及反思 3

  一、教學目標

  1. 感受川劇變臉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2. 分析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情感變化,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3. 通過朗讀和表演,體會戲劇語言的表現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分析人物形象,體會戲劇語言。

  2. 難點:理解變臉藝術所蘊含的文化意義。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1)展示一些川劇變臉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2)介紹川劇變臉的歷史和特點,引出課文《變臉》。

  2. 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了解故事的大致內容。

  (2)教師提問:課文主要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有哪些主要人物?

  3. 人物分析

  (1)分組討論:文中的水上漂和狗娃分別是怎樣的人物形象?

  (2)學生代表發言,教師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進行分析。

  水上漂:重男輕女但又有善良的一面,技藝高超,性格倔強。

  狗娃:聰明伶俐、勇敢善良,命運悲慘但不屈服。

  4. 語言品味

  (1)選取文中精彩的臺詞,讓學生朗讀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例如:“千不該,萬不該,不該錯投女兒胎!”這句話表現了狗娃的無奈和悲哀。

  (2)體會川劇語言的特色,如押韻、口語化等。

  5. 情感體會

  (1)討論:水上漂和狗娃之間的情感變化是怎樣的?

  (2)引導學生理解兩人從陌生到相依為命的過程中所體現的人性之美。

  6. 主題探究

  (1)思考:課文的'主題是什么?變臉藝術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義?

  (2)學生發言,教師總結:課文通過變臉這一藝術形式,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和人性的光輝,同時也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價值。

  7. 拓展延伸

  (1)讓學生欣賞一段川劇變臉表演視頻,感受其現場魅力。

  (2)布置作業: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川劇變臉或其他傳統文化藝術的認識和感受。

  四、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對《變臉》這篇課文有了較深入的理解。圖片導入和視頻欣賞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人物分析和語言品味環節培養了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部分學生對川劇變臉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夠,影響了對課文主題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提前讓學生預習相關的文化知識,或者在課堂上增加一些文化背景的介紹。此外,在朗讀和表演環節,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和時間,讓他們更好地體會戲劇語言的表現力。總的來說,這次教學為今后的戲劇教學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借鑒。

  《變臉》教學實錄及反思 4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川劇變臉藝術的特色和文化內涵。

  2. 分析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3. 品味戲劇語言,感受其生動性和表現力。

  4. 培養學生對傳統藝術的欣賞能力和文化傳承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戲劇語言。

  2. 難點:理解變臉藝術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

  (1)播放一段川劇變臉表演視頻,引起學生興趣。

  (2)提問學生:“你們知道這是什么表演藝術嗎?”引出課題《變臉》。

  2. 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了解故事梗概。

  (2)教師提問:“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請學生回答,梳理故事情節。

  3. 人物分析

  (1)分組討論:文中主要人物有哪些?他們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2)各小組代表發言,教師點評并總結人物形象。

  水上漂:重男輕女但又善良、有正義感。

  狗娃:聰明伶俐、勇敢善良、知恩圖報。

  4. 語言品味

  (1)找出文中你認為生動形象的語句,讀一讀,說說好在哪里。

  (2)學生分享自己找到的語句,并進行分析。

  例如:“水上漂搖頭甩水,猛不防頸項一陣涼爽,十分愜意,遂叫道:‘狗娃,燒火去。’”這句話通過動作和語言描寫,生動地表現了水上漂此時的舒適心情。

  5. 文化內涵探討

  (1)引導學生思考:變臉藝術為什么能成為川劇的特色?它蘊含了怎樣的文化內涵?

  (2)學生發言,教師總結:變臉藝術體現了川劇的獨特魅力,它不僅是一種表演技巧,更是對人性、情感和生活的藝術表達,反映了四川地區的文化特色和人民的精神風貌。

  6. 總結拓展

  (1)總結本節課內容,強調對傳統藝術的欣賞和傳承。

  (2)布置作業: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川劇變臉藝術的認識和感受。

  四、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較好地實現了教學目標。導入部分的變臉視頻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人物分析和語言品味環節,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思維活躍,對人物形象和戲劇語言有了較深入的理解。然而,在文化內涵探討環節,學生的理解還不夠深入,需要教師進一步引導和啟發。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增加一些關于川劇文化的背景知識介紹,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變臉藝術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同時,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變臉》教學實錄及反思 5

  一、教學目標

  1. 感受川劇變臉的藝術魅力,了解其歷史和文化價值。

  2. 分析戲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變化。

  3. 學習戲劇的表現手法,體會其對主題的表達作用。

  4. 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素養,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分析人物形象,體會戲劇表現手法。

  2. 難點:理解變臉藝術所傳達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1)展示幾張川劇變臉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并猜測這是什么藝術形式。

  (2)教師介紹川劇變臉的基本情況,引出課題《變臉》。

  2. 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2)教師提問:課文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學生簡要概括。

  3. 人物分析

  (1)學生再次閱讀課文,找出描寫主要人物的語句,分析其性格特點。

  (2)小組討論:水上漂和狗娃分別是怎樣的人?他們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各小組代表發言,教師點評并總結人物形象。

  水上漂:性格倔強、重男輕女,但又心地善良、有正義感。

  狗娃:聰明伶俐、勤勞勇敢、善良孝順,但也有自卑和怯懦的一面。

  4. 戲劇表現手法分析

  (1)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中的戲劇表現手法,如矛盾沖突、舞臺說明、唱詞等。

  (2)學生討論:這些表現手法對塑造人物形象和表達主題有什么作用?

  (3)教師總結戲劇表現手法的作用,強調其對增強戲劇感染力的重要性。

  5. 文化內涵探究

  (1)教師提出問題:川劇變臉藝術蘊含著哪些文化內涵?它反映了怎樣的價值觀念?

  (2)學生思考并發言,教師引導學生從歷史、地域、民族等方面進行分析。

  (3)教師總結變臉藝術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強調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6. 課堂總結

  (1)教師回顧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強調川劇變臉藝術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價值。

  (2)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和欣賞傳統文化藝術,增強文化自信。

  四、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川劇變臉藝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時,通過對人物形象和戲劇表現手法的分析,提高了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然而,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對文化內涵的探究還不夠深入,學生的理解還比較膚淺。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進一步加強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挖掘和解讀,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此外,還可以結合多媒體資源,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川劇變臉的藝術魅力,提高教學效果。

【《變臉》教學實錄及反思】相關文章:

《登岳陽樓》教學實錄(附反思)01-16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實錄及反思03-02

《春聯》教學實錄04-12

《暮江吟》教學實錄及反思(通用6篇)05-14

《白鵝》教學設計與實錄09-20

古詩《所見》教學實錄09-06

古詩《蜂》教學實錄04-15

《背影》優秀教學實錄03-16

古詩元日教學實錄01-16

朱自清《綠》教學實錄03-2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码亚洲成a人片 | 亚洲免费图区在线视频 | 一本大道香蕉青青久久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第一页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亚洲精品素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