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殘損的手掌》導學案

發布時間:2017-12-30  編輯:林儀 手機版

  【學習目標】

  1、通過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感情線索。

  2、通過對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表達效果的分析,深層把握詩歌的主題。

  3、體會詩人對苦難祖國的深切關注和真摯愛戀,培養愛國情感。

  【課前預習】

  參考資料:

  1941年12月15日,香港英國當局向日本侵略軍投降。日軍占領香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分子。1942年春,戴望舒也被日本憲兵逮捕入獄。在獄中,他受盡酷刑的折磨, 但他并沒有屈服。在牢獄里他寫了幾首詩,《我用殘損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

  據馮亦代回憶:“我昔日和他在薄扶林道散步時,他幾次談到中國的疆土,猶如一張樹葉,可惜缺了一塊,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張完整的樹葉。如今他以《殘損的手掌》為題,顯然以這手掌比喻他對祖國的思念,也直指他死里逃生的心聲。”

  這首詩,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表現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注;第二部分寫詩人的手終于摸到了“那遼遠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沒有為侵略者所蹂躪的解放區,詩人對這塊象征著“永恒的中國”的土地,發出了深情贊美。可以說這首詩既是詩人長期孕育的情感的結晶,也是他在困苦抑郁中依舊保持著的愛國精神的升華。

  【A】積累重點詞語

  我認為有下列字詞需要重點把握

  【B】 采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朗讀詩歌

  【課堂研討】

  1、“無形的手掌”指什么?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摸索了祖國的哪些地方?

  2、詩人的內心有怎樣的情感變化?

  【課堂檢測】

  1、“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兩句詩有什么深刻的含義?“廣大的土地”有什么象征的意義?

  2、哪句詩使全詩由陰暗的基調轉為明朗?

  3、找出詩中你認為最精彩的比喻,并加以分析。

  4、“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一句中的“灰燼”“血”“泥”指的是什么?詩人的手撫摸到這些,是要傳達他的什么情感?

  5、詩中寫道“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你能用你的歷史知識告訴我,詩人所說的這“完整的一角”指的是哪里?這時詩人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6、“因為只有那里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一句中用到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7、詩的結尾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婷婷丁香五月天欧美中文 | 午夜一区二区免费福利麻豆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1 | 亚洲视频香蕉欧美在线最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