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初中九年級語文暑假作業,歡迎同學們過來練習和參考,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有幫助。
1.根據漢語拼音寫出漢字。(1分)
①滋 ▲ (rùn) ②寬 ▲ (róng) ③抑 ▲ (yáng)頓挫 ④十拿九 ▲ (wěn)
2.下面一段話中有四個錯別字,把它們找出來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當你打開一本本不同的書藉,就如同進入一座座不同的城堡,遠離世間的宣嘩與躁動。千年的先賢圣人、今世的凡夫俗子都可能與你不期而遇,你可以與之娓娓而談,也可以與之唇槍舌箭。書中的人物任你調遣,書中的聲音任你頃聽,書中的思想任你評判。
3.默寫古詩文名句,并寫出相應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蒼蒼, ▲ 。 (《詩經•蒹葭》)
②大漠孤煙直, ▲ 。 (王維《 ▲ 》)
③ ▲ ,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無題》)
④海內存知己,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⑤ ▲ ,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⑥醉里挑燈看劍, ▲ 。 (辛棄疾《破陣子》)
⑦子曰:“ ▲ ,可以為師矣。” (《論語》)
⑧其必曰“ ▲ ,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 ▲ 《岳陽樓記》)
4.名著閱讀。(5分)
(1)下而一段文字節選自《西游記》第四十二回,讀后同答問題。(3分)
話說那六健將出洞門.徑往西南上,依路而走。行者暗想道:“他要請老大王吃我師父,老大王斷是牛魔王。我老孫當年與他相會,真個意合情投,……雖則久別,還記得他模樣,且等老孫變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
孫悟空變作牛魔王后是如何引起紅孩兒的懷疑并最終被識破的?后米孫悟空又是怎樣救出師父的?
(2)《格列佛游記》中語言學校的教授提出取消詞匯,采用以物不意 的辦法表達思想。請你依據原著內容說說這個辦法的不方便之處。(2分)
5.今年,蘇州某網站隨機抽取了540名中小學生,進行上網情況調查,結果如下表。請你對表中提供的信息進行比較分析,寫出你得出的結論。(3分)
第二部分(44分)
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幾段文字,完成6~9題。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關。臣之妻私臣,臣之委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關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6.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2分)
A. 于是入朝見威土 B. 皆以美于徐公
才美不外見(《馬說》)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黔之驢》)
C. 受上賞 D. 聞寡人之耳者
鄉為身死而小受(《魚我所欲也》) 不求聞達于諸侯(《出 師表》)
7.下面哪一個句子不是倒裝句?(2分)
A.能謗譏于市朝 B.今諸生學于太學(《送東陽馬生序》)
C.相與步于中庭(《記承滅寺夜游》) D.積于今六十歲矣(《捕蛇者說》)
8.選文最后一段為什么要寫“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2分)
9.《鄒忌諷齊土納諫》一文在寫法上很有特點,它是由多個“三”組合而成的。請舉一例簡要分析這種寫法的好處。(2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題。
張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穎敏絕倫。十五為諸 生。巡撫顧璘奇其文,曰:“國器也。”未幾,居正舉于鄉。璘解犀帶以贈,且曰:“君異日當腰玉,犀不足涸①子。”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進士,改庶吉士。日討求國家典故。徐階②輩皆器重之。
注釋:①溷(hùn):豬圈,這里是限制的意思。②徐階:人名,時任宰相。
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少穎敏絕倫。
(2)巡撫顧璘奇其文,曰:“國器也。”
閱讀《故鄉》一文的片段,完成11-13題。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的去看。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愿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于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我們那時候不知道談些什幺,只記得閏土很高興,說是上城之后,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
“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
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么說才好,只是說:
“阿!閏土哥,——你來了?……”
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涌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么擋著似的,單在腦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
“老爺!……”
11 .少年閏土“見人很怕羞”,為什么“只是小怕我”,而且“小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作者這樣寫有什么用意?(3分)
12.二十余年后“我”見到閏土.“很興奮”,但為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說才好”?(2分)
13.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下面兩句中省略號的不同表達作用。(3分)
(1)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 2)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錢,沒有定規……收成又壞。
閱 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6題。
安靜的閱讀
潘凱雄
①當閱讀居然需要鼓與呼.這個社會是有問題的。
②當讀書變得嘈嘈雜雜,這樣的閱讀是有問題的。
③當深度閱讀近乎成為一種奢侈品,這個時代是有問題的。
④回想起來,我的青少年時光有10年是在浩劫年代度過的。即使是在那個文化短缺、讀書無用之風彌漫盛行的荒唐時代,沒有任何號召,更談不上什么強 求,我和我的小伙伴們依然是削尖腦袋挖空心思地找書看。無論平日里如何淘氣,到了那個時刻就只剩下兩個字兒:安靜。
⑤憶往事絕無今不如昔之嘆.而只是想說閱讀本是正常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安靜的讀書本是閱讀的常態和最有效的汲取。
⑥安靜之美其實何止于閩讀。仔細想想: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又何嘗不是豐富的安靜?只是這又談何容易。莎士比亞曾經對那種張揚的生命狀態發出過這樣的嘲諷:“充滿了聲音和狂熱,里面空無一物。”擺脫了塵世間虛名浮利的誘惑才有可能靜得下來,而擁有了心靈與情感的寶藏才可謂之豐富。步入這樣的境界需要人生的歷練和閱讀的滋養,而這種滋養最大程度的汲取惟有安靜的閱讀。
⑦安靜的閱讀首先是一種狀態。這樣的狀態與讀什么無關,無論是人文還是科學,無論是高雅還是通俗;這樣的狀態與閱讀的工具和媒介無關,無論是紙介還是數媒,無論是整體還是碎片。讀總比不讀好,讀點什么總比什么都不讀好。
⑧安靜的閱讀更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的抵達自然需要時間,一旦抵達了,讀什么、如何讀的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什么當快讀?什么當慢讀?什么可不讀?什么必須讀?諸如此類的問題 屆時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煙消云散。
⑨社會可以熱熱鬧鬧地為閱讀創造條件、營造氛圍,社會可以轟轟烈烈地倡導以閱讀為榮、不閱讀為恥的風尚,但社會之于閱讀所能發揮的任何作用終究都只能是外力.并不能改變閱讀終究是個體行為與選擇的本質;社會為閱讀所做的一切熱熱鬧鬧與轟轟烈烈都是為了回歸最終的安靜。
⑩會有那樣的未來嗎?人類的文明不再需要通過閱讀去延續和傳承.人類的智慧不再需要通過閱讀去積累與豐富,如果真有如此時刻 ,那也一定是人類生生不息的閱讀所換來。而在那一刻來臨之前,閱讀不死,安靜的閱讀永存。
(11)靜下來,讀進去,快樂與幸福長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