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宋詞,完成8—9題。(4分)
虞美人 聽雨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8、概括詩人三個不同時期聽雨的心境。(2分)
9、全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分)
(二)閱讀文言文,完成10—14題。(10分)
余謂侯①本以中州雋②人,抱忠仗義,章顯聞于南邦③。齊虜巧負國④,赤手領五十騎縛取于五萬眾中,如挾毚兔⑤,束馬銜枚,間關⑥西奏⑦淮,至通晝夜不粒食: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用是簡深知⑧,入登九卿,出節使二道,四立連率幕府⑨。頃賴士禍作,自潭⑩薄于江西,兩地震驚,談笑掃空之。
(節選自洪邁《稼軒記》)
【注釋】①侯:指辛棄疾.②雋:才智出眾.③南邦:指南宋.④齊虜巧負國:指張安國降金.⑤毚(chán)兔:狡兔. ⑥間(jiàn)關:崎嶇展轉.⑦奏:通”走”. ⑧用是簡深知:因此被皇帝察知.⑨入登九卿三句:指辛棄疾曾擔任的職務.⑩潭:指潭州
10.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誦節奏(1分) 懦士為之興起
1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3分)
(1)謂: (2)頃: (3)薄:
12.用自己的話說說劃線句的意思。(2分)
赤手領五十騎縛取于五萬眾中
13.選文圍繞辛棄疾的軍事才能寫了哪兩件事?請簡要概括(2分)
14.閱讀全文并結合你學過的課文,談談你對辛棄疾的認識(2分)
(一)
8、少年逍遙不知愁 壯年奔波孤苦 晚年衰殘感嘆。
9、感嘆時光飛逝,人生易老的凄苦與惆悵。
(二)
10、懦士∕為之∕興起
11、謂:稱或認為 頃:不久 薄:逼近、靠近或迫近
12、(辛棄疾)僅率五十騎兵就從五萬金兵中擒獲叛徒張安國。
13、(1)勇擒叛徒張安國 (2)平定賴文政武裝暴動
14、辛棄疾,南宋愛國詞人,他力主抗金,渴望為國建功立業,希望馳騁疆場,恢復中原,但屢受打擊,不受重用,抱恨而終。短文刻畫了一位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英雄豪杰形象。
參考譯文:
我說辛棄疾本來是中州才華出眾的人,講信義,在南方十分有名,他在張安國叛國時,赤手空拳率領五十個騎兵將叛賊從五萬人中捆綁出來,就好像撬開巉巖逮住兔子一樣容易,(之后)取道淮西南下,一天一夜沒有吃飯:他威武的英雄氣概,懦弱的人因為這而奮起!天子召見他再三贊嘆,因此被重用,位列九卿,擔任兩路轉運使,四次任安撫使。不久賴文政叛亂,勢力由潭州蔓延到江西,兩地震驚,(但)辛棄疾談笑間就把他們掃平。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