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2分)
歡①進至陜,泰②遣開府儀同三司達奚武等拒之。行臺郎中封子繪言于歡曰:“混一東西,正在今日。昔魏太祖平漢中,不乘勝取巴、蜀,失在遲疑,后悔無及。愿大王不以為疑。”歡深然之,集諸將議進止,咸以為“野無青草,人馬疲瘦,不可遠追。”陳元康曰:“兩雄交爭,歲月已久。今幸而大捷,天授我也,時不可失,當乘勝追之。”歡曰:“若遇伏兵,孤何以濟?”元康曰:“王前沙苑失利,彼尚無伏;今奔敗若此,何能遠謀?若舍而不追,必成后患。”歡不從,使劉豐生將數千騎追泰,遂東歸。
泰召王思政于玉壁,將使鎮虎牢,未至而泰敗,乃使守恒農。思政入城,令開門解衣而臥,慰勉將士,示不足畏。后數日,劉豐生至城下,憚之,不敢進,引軍還。思政乃修城郭,起樓櫓,營農田,積芻粟,由是恒農始有守御之備。
〖注釋〗①歡:高歡,東魏丞相。②泰:宇文泰,西魏丞相。
8.下列句中的“以”與“孤何以濟”中的“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___ B. 以激怒其眾
C.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___ D. 以中有足樂者
9.下列對文段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封子繪認為這次是統一東西兩魏的大好時機,應該乘勝追擊宇文泰。
B.高歡因為害怕有伏兵,始終不打算追擊宇文泰,最后只派了幾千人去追。
C. 宇文泰原來是想讓王思政把守虎牢關,后不得已只能讓他防守恒農。
D. 王思政用“空城計”成功嚇退了追擊而來的劉豐生,最終守住了恒農。
1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①歡深然之 然:____________ ②咸以為 咸:______
③將數千騎追泰 將:_________ ④起樓櫓 起:______
11.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今奔敗若此,何能遠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后數日,劉豐生至城下,憚之,不敢進,引軍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4分)
花下醉
李商隱
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
12.閱讀上面的一首詩,回答問題。(4分)
①請說說首句中“不覺”二字的好在哪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詩中三、四兩句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分)C (解釋“憑借、依靠”)
9.(2分)B (高歡一開始同意追擊,后因部下大多都反對也就失去了信心。)
10.(4分)①認為……是對的; ②咸:都; ③將:帶領、率領; ④起:建造,建起
11.(1)現在(他們)像這樣遭受慘敗,怎么還能夠深謀遠慮呢?(今、若、何、疑問語氣)(2)幾天以后,劉豐生來到恒農城下,對眼前的一切感到害怕,不敢進去,帶著部隊回去了。(數、憚、引、還)
參考譯文:
高歡進入陜地,宇文泰派遣開府儀同三司達奚武等人進行抵抗。東魏的行臺郎中封子繪對高歡說:“將東魏、西魏合為一體的機會就在今天。昔日道武帝平定漢中地區的時候,不乘勝占領巴、蜀,失誤就失誤在猶豫不決上,后悔也沒有辦法。希望大王您不要對此懷疑。”高歡非常贊成他的意見,就召集各位將領商議是前進還是就此打住。大家都認為:“野地里沒有青草,人和馬都已經疲乏消瘦,不能再作長距離的追趕。”陳元康說道:“兩個強大的國家交戰爭斗,已經持續不少歲月。現在我們有幸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這是上天給予我們的好機會,不能夠失去,我們應該乘勝追擊他們。”高歡問道:“如果遇上埋伏,我將怎樣取得成功?”陳元康回答說:“大王您以前在沙苑戰役中失利的時候,他們都還沒有埋伏;現在他們遭受慘敗,正疲于奔命,怎么還能夠深謀遠慮?假如舍棄他們不進行追擊,必然要留下后患。”高歡不以為然,僅僅派了劉豐生率領幾千名騎兵追擊宇文泰,自己向東返回。
宇文泰在玉壁派人去召王思政,準備讓他鎮守虎牢。王思政還沒有趕到,宇文泰已經失敗,他就派王思政鎮守恒農。王思政入城之后,下令打開城門,脫了衣服睡覺,又慰問勉勵了將士們一番,表示眼下的情況沒什么可怕的。幾天以后,劉豐生來到恒農城下,對眼前的一切感到害怕,不敢進去,帶著部隊回去了。王思政就下令修筑內城與外城,建起用以偵察、防御的高臺,經營農田,屯積草料與糧食,從這個時候起,恒農才開始有了防御設施。
(二)(4分)
12.(4)①(2分)“不覺”二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目眩神迷、身心俱醉而不自知的情態。
②(2分)三、四兩句抒發了詩人對花的喜愛和對美好事物即將逝去的不舍、憐惜之情。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