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中的猴
1在民眾的意識里,猴從來就不是普通的動物,而是像文化靈物:它是人類的始祖,能與人類交通,有封侯之兆,能覺察、預防馬疾,等等。
2在我國許多少數民族中都流傳著猴子變人的神話。藏族神話這樣講述:一只修行的獼猴,經觀世音菩薩點化,與一個羅剎女結合,生下六只小獼猴,小獼猴被送到果實豐盈的樹林中生活。三年過后,獼猴已經繁衍了500多只。由于林中果實有限,眾獼猴面臨餓死的危險。為使它們繁衍下去,老獼猴從觀世音菩薩那里取來糧食種子撒向大地,此后大地便長滿了五谷。那些獼猴因為吃到了充足的糧食,身體發生了變化,體毛慢慢變短,尾巴漸漸消失,后來又學會說話,最終變成了人。這些人便是藏族的祖先。
3羌族也有“猴子變人”的神話。漢族沒有這樣的神話,卻有人猴交通的逸聞。民間流傳著很多人猴婚配的故事,有研究者概括這類故事為“猴娃娘型”。
4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國人的傳統期盼。“猴”因與“侯”音同,猴便有了功成名就、官至極品的象征意義。在民間吉祥圖案上,一只猴趴在楓樹上掛印,有“封侯掛印”之寄托;一只猴騎在馬上,有“馬上封侯”之寓意;兩只猴坐在一棵松樹上,或一只大猴背著一只小猴,有“輩輩封侯”之含義。
5除此以外,民間又視猴為馬的守護神,能預防馬疾,因此養馬人常于馬廄中養一只猴。又一說,將母猴的尿與馬料混合在一起喂馬,可以避免馬生病。因此,猴才有了“避馬瘟”這一別稱;吳承恩的《西游記》中,孫悟空被封為“弼馬溫”。因為有這樣的信仰,在陜西渭南地區,舊時大戶人家門前栓馬樁的上端多雕有石猴。中國西南云貴高原上的馬幫長途販運時,常攜一只猴同行,住店前要先讓猴嗅一遍,認為這樣可以預防馬疾。
(選自《百科知識》,作者,劉漢杰,有刪改)
20.在民間信仰里,猴具有哪些文化意義?請概括回答。(3分)
21.第4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2分)
22.文章采用了什么樣的結構方式?(1分)
20.它是人類的始祖,能與人類交通,有封侯之兆,能覺察、預防馬疾。(答對兩點得1分,三點2分,四點3分)
21.主要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1分)列舉三種與猴有關的民間吉祥圖案,具體說明了猴在民間被寄予了拜相封侯的愿望。(1分)
22.總分式。(1分)
一杯水的溫暖
王生文
這是一天里最熱的時段。
毒辣的日頭懸在半空里,炙烤著大院里的一草一花,水泥路白亮亮的,反射著刺眼的光,沒有一絲風,沒有一個人走動。整個院子像中暑了,蔫頭耷腦地躺在烈日下。
誰也沒有想到,一輛運水的人力三輪車碾壓著自身的影子,踏進院里來了。三輪車搖搖晃晃、吱吱呀呀地行進著,在宿舍樓前停下了。
車上下來一位中年人,淋漓的汗水漫流在黝黑的臉上,浸濕了上身那件灰色的襯褂。他扯起搭在肩上的毛巾,囫圇擦了一把汗,便從車袋里摸出一個裝飲用水的瓶子,搖了搖是空的,就又放回去了。水沒喝上,中年人有點失望,但也就是一瞬間,他抬起頭,瞇著眼望了望,迅即從車上搬起一桶水,扛上肩,往宿舍樓里走去。
原來,他是來給住在樓里的人家送水的。
攀上,跨下,中年人搬著一桶又一桶的水往樓里送。幾趟下來,他想喝杯水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可是那些人家都只是從透著冷氣的門縫里塞給他五元錢,就讓他把水放下了,他連討杯水的機會都尋不到。總算只剩下一桶水了,并且還是二樓的,他算計著送完這桶水踏著空車回去,頂多半個小時就可以喝上水了。一想到馬上有水喝,腳下又有勁了。
門鈴一響,不想這回門全打開了,是一位大媽,看見中年人連聲叫道:“哎喲,看把你熱的,快進屋來歇歇!”
中年人放下水,看了看自己的模樣,不好意思往屋里走,大媽見狀,一把把他拉了進來,光潔的木質地磚上,留下了幾個臟兮兮的腳印。
大媽趕緊挪過一臺風扇,涼爽的風頓時源源吹向中年人。
“師傅,今天怎么是你送的水?”大媽問。
“聽說跑這路的顧不過來,我是他們臨時叫來的。”
“是的,都打電話要水,能顧得過來嘛。”大媽說這話時,已將一杯水遞到了中年人面前,可是中年人沒有接,問:“大媽,您家有一次性茶杯嗎?”
“……”大媽望著中年人,有些疑惑。
“大媽,我患過肺結核。”
一絲黯然從大媽的臉上掠過,隨即淡然一笑,說:“不必顧忌,沒事的,你快喝吧,是溫水。”
中年人接過水,脖子一仰,干了。一杯溫水下肚,他感覺舒坦多了,就返身從門口把水提進來,拆了封,裝到飲水機上。大媽也就讓中年人幫著裝水,等他裝好了水,掏出五元錢來給他。中年人收了錢正要離去,大媽又叫住了他,讓他等一等。
大媽去房里取回幾盒藥來,對中年人說:“這是進口藥,專治那病的,你拿去問問醫生,要是行就服了吧。記著,那病要根治,一旦復發就有些難了……”
大媽說著說著,聲音有些異樣,中年人不解地望著大媽,大媽將藥塞進他的手里,又說:“拿著吧,我女兒從國外寄來的,都是上好的藥,只是……我家老頭……他自個耽誤了……”
中年人明白了,心里難過起來,兩眼一潤,想說些什么,可一時又不知從哪里說起,像個孩子似的站在大媽的面前,好一會才說:“大媽,您老人家今后要是有力氣活,就打我電話!”
踏車回去的時候,中年人感覺腿腳都是勁,日頭好像減了幾分威力……
(選自《小小說大世界》, 2015年第10期)
23.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說的主要故事情節。(3分)
24.小說中的“大媽”是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3分)
25.小說的第二段在內容、結構上起什么作用?(2分)
26.按照要求,賞析下面的詞句。(2分)
“一絲黯然從大媽的臉上掠過,隨即淡然一笑,……”句中的“黯然”屬于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
27.讀完這篇小說,我們倍感溫暖。請結合小說內容,說說你獲得了怎樣的人生感悟。(4分)
23.炎熱的夏天,一位中年人騎著三輪車給宿舍樓里的人家送水。他很口渴,但卻沒有水喝(1分);后來他給一位大媽送水,大媽熱情地招待他,給他水喝,并送給他治病的藥(1分);回去的時候,中年人倍感欣慰(1分)。(答對一點得1分,意思對即可)
24.文中的大媽是一個熱情、善良、助人為樂的人(1分)。她看到中年人飽受炎熱之苦,便熱情地邀請他進屋乘涼,并遞給他一杯水(1分);她十分善良,得知中年人有肺結核之后,主動將自家的藥送給中年人(1分)。(意思對即可)
25.內容上:環境描寫,交代酷熱的天氣令中年人口渴難耐,烘托中年人送水的艱辛,為下文大媽出手相助做鋪墊。結構上:引出下文,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內容、結構各1分,意思接近即可)
26.神態描寫(細節描寫)(1分),表現了大媽內心的憂傷,為后文埋伏筆(1分)。
27.①愛讓世界更加溫暖,要懂得幫助別人,關愛弱勢群體(2分);②關愛不需要做轟轟烈烈的大事,有時一個微笑、一杯水足以感動天地(2分)。(意思對即可)
更多相關文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