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第8題。(5分)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五代]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8.(1)全詞以“ ”為中心,集中寫“ ”,筆意直白,用心摯真。(從詞中選字填入橫線處)
(2)這首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題。(17分)
(甲)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乙)去城十五里為白洋,面俯江流,峰巒四列,有商英墓、傳磬寺。掩映村落,可供吟賞。四十里,入滄茫溪,一帶澄然如秋水。……從滄茫溪而進,別是一洞天。仲春時,桃花盛開。春暮,落花片片,點衣沾履。高巖遠壑,蒼松郁然;平疇廣野,飛樓跨之。而尖山飄遙在望。折之而西虎牙荊門兩峰相對何其雄也。(王之棟《山水記》節選)
9.解釋加點詞的意思。(4分)
(1)弈者勝 (2)宴酣之樂
(3)去城十五里為白洋 (4)可供吟賞
10.用斜線(/)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三處。(3分)
11.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2)面俯江流,峰巒四列。
(3)春暮,落花片片,點衣沾履。
12.【甲】【乙】文都表現了作者 的心境,【甲】文還表現了作者 的情懷。(4分)
8.(1)夢、空(2)感懷亡國的愁緒和迷惘之情。
9.(1)下棋(2)樂趣(3)距離(4)觀賞
10.折之而西/虎牙/荊門兩峰相對/何其雄也。
11.(1)山上的野味菜蔬,雜亂地擺放在面前的,這是太守的酒宴啊。(2)從上向下看江水奔流,四周都是山巒。(3)片片落花,落在游人的衣服上,沾在鞋上。
12.寄情山水 與民同樂
【參考譯文】
離城十五里是百洋河,從上向下看江水奔流,四周都是山巒,這里有商英墓、傳磐寺。村莊掩映,可供游人吟詩觀賞。水流四十里以后,注入滄茫溪,一條澄清的水帶就如秋水一般。……沿著滄茫溪前進,有時一片天地。仲春時節,桃花盛開。晚春時節,片片落花,落在游人的衣服上,沾在鞋上。高高的巖石,長長的深谷,蒼翠的松樹郁郁蔥蔥;廣闊平坦的田野,大山就像一座飛樓跨在上面。尖尖的山峰遠遠的就能看得見了。從這里往西拐,虎牙峰和荊門峰相對聳立,多么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