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文,回答16一20題。(17分)
給巴雷特夫人一個A
卡瑞娜·斯諾
我上九年級時,在一次世界歷史課上,老師巴雷特夫人給我們布置了一項新作業,她要把全班同學分組,每四個人一組,每一組都要圍繞我們正在學習的世界文化做一份報紙。
巴雷特夫人讓我們將各自希望與之分為一組的同學的名字寫在紙上。我和米茜同桌,她是班上最好的學生之一,我將三個同學的名字寫好后,交給了巴雷特夫人。巴雷特夫人說,她
會好好考慮我們所選擇的同學,在第二天公布分組的結果。我毫不懷疑地認為將會和我選擇的同學分為一組。全班只有少數幾個同學深得人心,為人處世大方得體,米茜就是其中之一,
我選擇她和我一組,我知道,她也選擇了我。
第二天,我盼望著早點兒上課。上課鈴響后,當巴雷特夫人讓大家安靜的時候,我和米茜停止了交談。巴雷特夫人開始宣讀名單。當她宣布第三組的名單時,念到了米茜的名字。
“那么,我是在第三組了?”我想。接著,她念了那一組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個組員的名字,其中卻沒有我的名字。我想,巴雷特夫人肯定是弄錯了!過了一會兒,我聽到了我的名字,那是在
最后一組:“莫若、朱莉特、雷切爾、卡瑞娜。”我能感覺到眼淚正從眼眶中涌出,我如何面對被分在這一組的事實呢?那個男孩莫若幾乎不會說英語,女孩朱莉特整天哭喪著臉,另一個女孩雷切爾穿的衣服古里古怪。噢,我多想和我的朋友在一組啊!
當我向巴雷特夫人走去時,我努力忍住不讓淚水流出來。巴雷特夫人看著我,顯然,她已經知道我為什么去找她了。我在心里告訴自己,一定要說服她把我分到“好學生”一組里。“為什么?”我開口說。巴雷特夫人將手輕輕地放在我的肩膀上。“我知道你想說什么,卡瑞娜。”她說,“可是,這一組需要你,我需要你幫助他們將這項作業做及格,只有你能幫助他們。”我一下子怔住了,完全失去了剛才那種想討個說法的理直氣壯。“你愿意幫助他們嗎?”她問。我挺直了身子。“是的。”我回答,我不相信這話是出自我的口,但這是事實。我已經答應了。當我毅然走向我那一組時,我能聽到我的朋友們發出的笑聲。我在位置上坐下來,我們開始做作業,報紙是按照類別來分欄目的,我們做了研究。
那個星期過了還不到一半,我就發現自己喜歡和這三個“差生”相處了。和他們在一起無需偽裝——我越來越希望能了解他們了。我發現莫若一直在努力學習英語,我還發現他缺少朋友;朱莉特也很孤獨,因為同學們都不明白她為什么整天哭喪著臉,而我已經在和她的短暫相處中,了解到那是因為她爸爸酗酒,她一直生活在貧困環境中的緣故;雷切爾要求做時尚欄目,因為她想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她有許多獨一無二的主意。其實,他們不是差生,同學們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沒有努力去理解他們——除了巴雷特夫人。巴雷特夫人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先見之明和體貼入微的心思,擅于將潛力從她的學生身上挖掘出來。
如今,我既想不起我們那份報紙的標題,也想不起我們寫的是哪一方面的世界文化,但那個星期我確實學到了很多。我有機會用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別人,也有機會發現自己身上的
潛質,在之后的歲月里,那份潛質一直激勵著我。我還懂得了,我們看起來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知道自己有什么潛質,并將它挖掘出來。
那個學期結束后,我們四個人每次相遇時,仍然會相互友好地打招呼,而我也總是很高興看到他們。那次作業,巴雷特夫人給我們的成績是A。反過來,如果要我們給老師打分的話,
我認為也應該給巴雷特夫人一個A,這是她應得的成績。
16.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3分)
17在巴雷特夫人的引導下,作者發現了自己身上的潛質。請說出那份潛質的內涵。(4分)
18.“給巴雷特夫人一個A”,作者為什么認為“這是她應得的成績”? (3分)
19.“我一下子怔住了,完全失去了剛才那種想討個說法的理直氣壯。”請根據語境,描寫出作者此時的心理活動。(3分)
20.作為中學生,我們的班級里也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同學,讀完本文,請說說怎樣才能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4分)
16.通過班級分組學習的活動,巴雷特夫人教“我”學會用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別人,同時挖掘出自己身上的潛質。
17. 樂于助人的精神和與不同類型的人溝通合作的能力。
18. 因為巴雷特夫人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先見之明和體貼入微的心思,擅于將潛力從她的學生身上挖掘出來。
19.示例:原來老師把我分配在這一組是讓我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同學啊,我怎么一點都沒想到呢?先前一心一意只考慮自己的得失,是多么令人羞愧啊。(意思對即可)
20.扣住“真誠相待、溝通理解、互助幫助、團結合作”等答題,至少能說出兩點且表達通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