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閱讀甲乙兩段兩段選文,完成12~17題。(21分)
(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乙)趙襄子出圍,賞有功者五人,高赦為首。張孟談曰:“晉陽之中赦無大功賞而為首何也?”襄子曰:“寡人之國危,社稷殆,身在憂約①之中,與寡人交而不失君臣之禮者惟赦,吾是以先之.”仲尼聞之曰:“襄子可謂善賞矣.賞一人,而天下之為人臣莫敢失禮.”為六軍則不可易.北取代②,東迫齊.令張孟談逾城潛行,與魏恒.韓康期而擊智伯,斷其頭以為觴,遂定三家,豈非用賞罰當邪? 【注釋】:憂約:憂愁困苦。代:國名
12.用 / 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限斷三處)(3分)
晉陽之中赦無大功賞而為首何也
13.解釋下列加點字(4分)
陟罰臧否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北取代 與魏恒.韓康期而擊智伯
14.對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吾是以先之
B.俱為一體 而天下之為人臣莫敢失禮
C.與寡人交而不失君臣之禮者 與魏恒.韓康期而擊智伯
D.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斷其頭以為觴
1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1)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2)賞一人,而天下之為人臣莫敢失禮
16.甲乙兩文都 論及賞罰,但各有側重。甲文從“宜”與“不宜”兩方面反復強調治國理政要( ▲ )(用自己的話回答);乙文 中,趙襄子施行賞賜,以“ ( ▲ )”為上,以“( ▲ )”為下。(用文中的詞語回答)(3分)
17.孔子認為趙襄子善于賞賜,你贊同他的說法嗎?請簡述理由。(3 分)
(四)古詩閱讀(6分)
(甲)詠菊 (乙)重陽后菊花(之一)
宋·楊萬里 宋·范成大
物性從來各一家, 寂寞東籬濕露華,
誰貪寒瘦厭年華? 依前金靨照泥沙。
菊花自擇風霜國, 世情兒女無高韻,
不是春光外①菊花。 只看重陽一日花。
【注釋】①外:見外。
【評注】
(甲)詩偏于理性,前兩句從“ ① ”入手,用其它花來襯托菊花;
(乙)詩精于描繪, “ ② ”一詞寫出了菊花的燦爛美麗。(2分)
(甲)詩直抒胸臆,贊美了菊花 ③ ;
(乙)詩借花抒感,表達了作者 ④ 。
12、晉陽之中/赦無大功/賞而為首/何也
13、惡;顯示(彰顯,顯揚);向北;約定
14、D
15、(1)不應該私心偏袒,使得宮內宮外施法規不同。
(2)獎賞了一個人,從而(讓)天下做臣子的不敢失去(君臣)禮數。
16、賞罰分明 (嚴明賞罰) 禮 功
更多相關文章:
2.
3.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