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嗅覺靈敏、體形漂亮、體格強壯、外形兇猛(動作兇猛)、性情殘忍評分標準:共4分。每空2分,意對即可。
(2)鯊魚代表了困難、對手、厄運。文中對鯊魚的描寫襯托出老人面臨困境堅強不屈的精神。評分標準:共4分。每問各2分,意對即可。第1問若熟悉時代背景寫出“殖民者”也得2分。
8.(1)譯文1更符合。因為海明威的語言簡潔、明快、有力。從句式上看,譯文1使用短句,而譯文2使用長句,所以譯文1更簡潔、明快;譯文1運用因果倒裝,簡潔明了地交代了鯊魚來襲的原因,而譯文2沒有這種表達效果。從用詞上看,譯文1比譯文2更有力,如“來襲”比“出現”更能體現鯊魚的兇猛,更有力度。 評分標準:共3分。判斷1分,語言風格1分,分析1分(寫出一點即可)。
(2)第①句強調“不抱什么希望”,寫出老人身處的環境惡劣(面臨的對手強大),以及老人對此的清醒認識,同時為下文寫鯊魚吞食大魚作鋪墊。第②句強調“帶著決心和十足的惡意”,寫出了老人“刺”的力度之 大,表現老人的勇敢和不屈,也為下文老人殺死鯊魚作鋪墊。評分標準:共3分。每句分析1.5分,意對即可)。
9.從這句話中,我讀出了老人對大魚“被咬食”的痛惜和無奈,對“被咬得不成樣子”的大魚的同情,對捕獲大魚的后悔,以及勞動成果被掠奪后自尊心受到傷害的挫敗感。一個看似簡單的句子,卻蘊含了如此復雜的心理,可見,一部好的作品,字里行間往往隱含著非常豐富的內涵。 評分標準:共4分。每問2分,意對即可。
10.【評價要求與答案示例】答案一:被打垮。
第一層次:只關注文章語句表象,思維單一膚淺。(1~2分)示例1:老人打到的大魚被鯊魚吃了。(1分)
示例2:因為鯊魚的咬食,大魚僅剩一副骨架,在抗爭中老人沒有保住自己的勞動成果。(2分)
第二層次:思維不全面,但思考較深入。(3~4分)
示例3:盡管老人作出了英勇的抗爭,但大魚還是被吃了,他空手而回,傷痕累累。(3分)
示例4:在與鯊魚的搏斗中,老人作出了英勇的抗爭,但他的希望落空了,只留下一身的疲憊和傷痛。(4分)
第三層次:思維較全面,基于整體較有深度。(5分)
示例5:老人雖然捕到了大魚,但因為鯊魚的咬食,他在每取得一點勝利時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后遭到無可挽救的失敗,這使他的內心充滿了挫敗感。(5分)
答案二:沒有被打垮。
第一層次:只關注文章語句表象,思維單一膚淺。(1~2分)
示例1:老人打到了大魚,并將它的骨架帶了回來,非常了不起。(1分)
示例2:老人雖然只帶回巨大的魚骨架,但是他戰勝了大魚和許多鯊魚,是一個勝利者。(2分)
第二層次:思維不全面,但思考較深入。(3~4分)
示例3:老人雖然沒有保住大魚,但是他在與鯊魚搏斗時表現出不屈的抗爭精神和堅強的意志,他是不可戰勝的。(3分)
示例4:老人憑著一個人的力量、智慧、勇氣、意志,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強大對手。他是一個永不言敗的“硬漢”。(4分)
第三層次:思維較全面,基于整體有深度。(5~6分)
示例5:在與鯊魚的搏斗中,老人不屈服于命運,憑著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抗爭。他的肉體雖然飽受折磨,但是意志信念并沒有被擊敗。巨大的魚骨架不但是老人英勇抗爭的見證,也是老人最終的戰利品。他也因此而獲得了他人的尊重。(5分)
示例6:面對惡劣的環境和巨大的困難,老人明知這是一場不可贏的戰爭,但是他始終沒有停下戰斗的腳步。老人雖然沒有帶回魚,但是帶回了更偉大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不但戰勝了自然,更戰勝了他自己,他的精神得到了永生。(6分)
評分標準:共6分。按層次給分。只寫“被打垮”或“沒有被打垮”不得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1~2”,給1~2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3~4”,給3~4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5~6”,給5~6分。闡述“被打垮”的最多得5分。
11、A C 評分標準:共4分,每項2分。
更多相關文章:
2.
3.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