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文提示
《史記》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學巨著,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是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在刑后余生,忍辱負重寫成的不朽著作。《陳涉世家》是《史記》這只“全豹”中的“一斑”,但場面描寫得氣勢恢弘,人物刻畫得有血有肉;擲地有聲的語言,回腸蕩氣的情節……所有這些,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司馬遷之文筆的確鬼斧神工,筆端生花!
學習本文要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培養文言語感,理清敘事脈絡;通過分析陳涉關鍵性的語言,進而分析人物的形象;還要學習本文裁剪得當的選材方法,理解作者把陳涉編入“世家”的原因;課外還可到圖書館或上網查閱《陳涉世家》全文,培養閱讀古籍的能力。
(二)精學語段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孤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1、《陳涉世家》選自《 》,該書是我國第一部 體的史書,作者是漢代的 。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長達3000多年的史事,分為十二世紀、 、 十表、八書,全書總計130篇,約52萬字,被魯迅先生稱贊為 , 。
2、選擇題
①與“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加點字用法相同的是( )
A、輟耕之壟上 B、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C、然足卜之鬼乎 D、固以怪之矣
②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大楚興,陳勝王 功宜為王 B、固以怪之矣 殺之以應陳涉
C、乃丹書帛曰 得魚腹中書 D、扶蘇以數諫故 廣故數言欲之
③找出文段中的三個通假字,并解釋。
通 ,義
通 ,義
通 ,義
3、指出下列詞語的古今義差異。
①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古: 今:
②卒中往往語 古: 今:
③楚人憐之 古: 今:
④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古: 今:
4、用原文填空
①引發陳勝起義的導火索是: 。
②陳勝、吳廣起義的根本原因是: 。
③陳勝根據當時的形勢,提出的策略口號是: 。
④“篝火孤鳴”與“魚腹藏書”的目的是: 。
5、“卜者知其指意”,卻不向秦王朝告發陳、吳二人,這說明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狀?
6、說說陳勝是一個怎樣的人?
7、發揮你的想象,把“卒中往往語”編導成一幕課布劇。
8、翻譯
①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②旦曰,卒中往往語,皆指回陳勝。
(三)拓展閱讀
陳勝王凡六月。已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曰:“吾將見涉。”宮門令欲縛之。自辯數,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伙頤!涉之為王沉沉者!”楚人謂多為伙,故天下傳之,伙涉為王,由陳涉始。客出入愈益發舒,言陳王故情。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陳王斬之。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
9、加點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empirenews.page--]A、已為王,王陳 伙涉為王 B、傭耕者聞之 涉之為王沉沉者
C、或說陳王曰 而或長煙一空 D、太丘舍去 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
10、解釋加點詞語
①陳勝王凡六月
②載與俱歸
③顓妄言,輕威
④由是無親陳王者
11、翻譯加橫線的句子。
①陳王出,遮道而呼涉。
②客出入愈益發舒,言陳王故情。
12、“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照應課文哪句話?
13、陳勝為什么要斬故人?你對陳勝這種做法有何評價?
(四)鏈接中考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籍第令毋斬,而戌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14、下列句子加點字注音,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 )
A、吳廣素愛人 素:sù 樸素
B、廣故數言欲亡 亡:wáng 死亡
C、尉果笞廣 笞:chī 用竹板打
D、被時執銳 被:biè 同“披”
15、翻譯下面語句。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16、吳廣是個有勇有謀的人,請你說說在殺死兩尉的過程中,他的智謀表現在哪里。
17、陳涉揭竿起義,各地百姓紛紛響應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18、結合全文說說陳勝在反秦斗爭中表現出了哪些卓越才能?
博覽平臺
古代禮儀
誓 用語言相互約束表現決不違背信約叫“誓”。
盟 兩國以上或兩人以上互相宣誓約定來協同辦事叫“盟”。
崩 本指山倒塌。古時用來比喻帝王和王后的死。
薨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坐 以兩膝著地,兩股貼在腳跟上,是“坐”。
跪 與坐不同,往往有急事或表示謝罪之時,直身,兩股也離開了腳跟。
長跪 指挺直上身而跪,表恭敬。
箕踞 兩股著地伸直兩腿,形似畚箕,叫做“箕踞”。這種姿勢是表示傲視對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