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通過注釋讀懂全文,了解課文的作者、體裁及有關歷史背景。
2,了解文中開張、感激、痛恨、卑鄙等詞語的古今意義。
3,領會作者上表的主要用意,理解本文流露的態度和感情:報先帝忠后主。
【重點難點】
1,重點:讀懂全文,了解文中古今詞語的意義。
2,難點:理解本文流露的態度和感情。
【學習提示】
1,“表”是一種文體名稱,我國古代臣子向帝王上書言事的呈文。
2,作者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三國時蜀漢的軍事家、政治家。輔助劉備與孫權、曹操抗衡;后受劉備之托扶助劉禪。民間傳說他是智慧的象征。
【正字正音】
殂cú 弘hóng 陟zhì 臧zāng 否pǐ 攸yōu 祎yī 遺wèi
裨bì 闕què 猥wěi 夙sù 駑nú 咎jiù 諏zōu
【注釋補充】
1,疲弊:貧困。弊通敝,衰敗,這里指物力不足。
2,犯科:觸犯科條。科:法律條文。
3,簡拔:選拔。簡通揀,選擇。
4,行陣:行列隊伍。行:háng。
5,傾頹:傾倒,這里比喻滅亡。
6,躬耕:親自種地。
7,聞達:有名望,顯達。
8,傾覆:顛覆、覆沒,這里指兵敗。
9.涕零:流淚。涕:淚
10,以彰其咎:用來顯示他們的過失。彰:明顯、顯著,這里是“使之顯著”。
【默讀課文】
1,借助注釋了解課文內容,圈劃出寫景、抒情的句子。
2,本文記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發了什么議論?
3,如何理解諸葛亮的“報先帝”和“忠陛下”思想?
4,歸納“以”的用法:
例 句 | 詞類 | 相當現代 | 用 法 |
悉以咨之 | 介詞 | 用、拿、把 | 表示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 |
是以先帝簡拔 | 介詞 | 靠、憑借、根據 | 表示憑借的條件 |
以光先帝遺德 | 連詞 | 因為、以致、而(來) | 表示原因、目的、結果 |
受命以來 | 副詞 | 已、已經 | 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動詞 | 根據、認為 | 表示動作 |
愚以為宮中之事 | 與“為”合用 |
【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