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三、(40分)閱讀大看臺。
(一)(8分)閱讀《山 市》,完成9-12題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恒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愈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暗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云。
9.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
A、然數年恒/不一見。
B、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
C、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D、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
10.選出加點詞意思不相近的一項 ( )
A.無何,見宮殿數十所 B.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C.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 D.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
11.對全篇起總起作用的句子是:
12.本文結尾句的作用是:
(二)(8分)閱讀《看云識天氣》,完成13-16題
我們還可以根據云上的光彩,推測天氣的情況。在太陽和月亮的周圍,有時會出現一種美麗的七彩光圈,里層是紅色的,外層是紫色的。這種光圈叫做暈。日暈和月暈常常出現在卷層云上,當卷層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層云和雨層云時,是大風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說法。說明出現卷層云,并且有暈,天氣就會變壞。另有一種比暈小的彩色光環,叫做華。顏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紅,跟暈剛好相反。日華和月華大多出現在高積云的邊緣。華環由小變大,天氣將趨向晴好。華環由大變小,天氣可能轉為陰雨。夏天,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云幕上,常會掛上一條彩色的圓弧,這就是虹。人們常說:“東虹轟隆西虹雨。”意思是說,虹在東方就有雷無雨;虹在西方,將會有大雨。還有一種云彩常出現在清晨或傍晚,太陽照到天空,使云層變成紅色,這種云彩叫做霞。出現朝霞,表明陰雨天氣就要到來;出現晚霞,表示最近幾天里天氣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的諺語。
13.文段的中心句是:
14.文段的結構方式是:
15.根據文段內容,給“暈”下一個定義。
16.用列舉法簡析本段在說明方法上的主要特色。
(三)(12分)閱讀下文,完成17-20題
①碧藍的天空,鋪過來一層蠶絲般的云幕,不一會兒,太陽周圍現出一道彩色胸環。它宛若彩虹,但沒有彩虹鮮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內紫外紅,而光環剛好相反,是外紫內紅,這就是“暈”,俗稱“風圈”。
②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對“暈”進行了觀察和記載。遠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暈”字出現。到了西周,“暈”便正式作為天象被記錄下來。而歐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關于“暈”的詳細記載,比我國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們雖然很早就注意到了這種美麗的光環,但對它的成因作出科學的解釋,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頓做了一個很簡單但對后來科學發展影響很大的實驗,他讓一束陽光透過三棱鏡,結果出現紅、橙、黃、綠、藍、靛、紫的七色彩條。這使人類第一次認識到,陽光原來是由七種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當它們通過三棱鏡時,由于波長、折射不同,才顯示了各自的本色,這一發現,給“暈”的科學解釋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