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秋天
在一年四季里,我最愛的就是你。春是夠俏麗的,但我嫌它太喧囂了,夏天不是我敢領(lǐng)教的,火辣辣的太陽,簡直曬得我頭昏腦脹。冬天呢,又稍嫌太寂靜了,只有秋天,我可以舒舒貼貼的在你的懷里享受到平靜、深思,和詩章一般的旋律。但是,這些年來,一直生活在都市,到哪里去尋找你的倩影呢?久違了秋天!
多年來,你給我留下的是一片寂寞,無聲的懷念。這也就是我這些年來都市生活上的點綴和安慰了,我記得那一年在山區(qū),你是怎么巧妙地把田里的稻禾染上了金黃色的片片,隨著輕風搖曳得成為一望無際的稻潮,樹上累累的果子,你也不忘為它們披上透紅的衣裳,遍地是令人愜意的秋收。庭院,山上,田野,遠處近處都夾送著幽幽的花香和果子香,我也看到你為水色山光投了一層層薄紗,仿佛是煙波浩渺,使它們都變得神秘無比,叫我想起王勃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是你,是的,是你培育了我愛讀詩的情懷。每天閑下來,一有時間,我就坐在小幾前,推開了窗門,望過門前盈盈一水,依在你的懷里,翻卷讀數(shù)頁,令我感到莫大的快慰。
這時節(jié)的菊花最美,淺紅的,淡紫的,黃色,白色的開滿了整個院子。記得陶淵明的詩句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边@份心情,如果不是你到來的緣故,就顯不著悠然自得了。
秋高氣爽,是旅行的好季節(jié)。從這山爬到那山,一切愉快的戶外活動,都是你帶來的,落葉知秋,每條小徑上都有你的芳蹤。葉子隨著早起的風被吹落了不少。每每經(jīng)過學校,不止一次聽到小學生唱玩賞的歌曲,我最愛的一句是“花開不愁沒顏色,我把樹葉都染紅。”是的,尤其是楓葉,紅得那么美,比任何一個季節(jié)都要來得鮮紅,這該又是你巧妙的賜予了。
你的到來,也提醒了我:一年的時間已去了一大半,還剩下的,應該好好的利用。我是懶慣了,但一到了你面前,就感到無比羞愧,恨不得馬上學習到點兒什么,才不使你失望。
我是急躁的,而你是恬靜的,可是我就是愛你這份靜意,包含了謙虛、豐盛和富足,我常常希望能在你的懷里,學習到更多,然而,許多年來,還是追不上你的萬分之一,F(xiàn)在,更不用說了,離開你是太遠了,遠得不可捉摸,只能在寂寞之中度過我對你的思念。別來無恙吧!想你早已抵達山上?上乙螂s務纏身,久不造訪你了。別怪我把你忘了,老實說,不但一點不曾淡忘,而且懷念日深。你一定要笑我太庸俗。好久不到山上去了,事實上我本來就是那副模樣,如果我曾經(jīng)度過清逸的日子,那么一定是你可貴的氣質(zhì)包圍了我,使我不覺間沾上了你的光彩。但是現(xiàn)在,我是地地道道的與你各分東西,天涯一方,再也分享不到你一點好處,更沾不上你的一點光彩了。
當寒意加深的時候,我就知道,你不會滯留太久了。但是我也知道,冬盡春來,在耐心的等待中,你不久就會重回大地,并且告訴我你更豐富的生命。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夠?qū)δ銉A述我貧瘠的生命,比以前豐富了一些。你一定有那份耐心為我等待這一天的來到吧。
9.文章第1自然段為什么要寫春天的喧囂、夏天的火辣、冬天的寂寞?(4分)
答:
10.從文中看,作者為什么喜愛秋天?(分條回答)(4分)
答:
11.文章通篇運用第二人稱的寫法以及擬人的修辭手法,這樣寫各有什么好處?(4分)
答:
12.文末作者說“但是我也知道,冬盡春來,在耐心的等待中,你不久就會重回大地,并且告訴我你更豐富的生命。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夠?qū)δ銉A訴我貧瘠的生命,比以前豐富了一些。”結(jié)合上下文內(nèi)容,描述一下我與秋天會相互傾訴些什么,80字以內(nèi)。(5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13~16題(17分)
云天上的第五根弦
龍富鳴
他生在山民之家,那里根本就沒有音樂。
12歲時,他跟父親出山,看見一個人在拉小提琴……
他的心靈被震撼了;氐郊遥约河媚景搴丸F絲做出了那玩意。當時,他還不知道那是小提琴,不知道那是音樂,但他認定那是人間最好聽的聲音。他每次做出拉琴的樣子時,就魂飛高天,就大聲吼唱山里的歌。所有人都說他瘋了,家里人差點請來神婆用火燒他。
15歲時,他終于在山外撿來一把小提琴,那是人家扔了不要的,而且沒有弦。他一分錢一分錢地偷藏,藏了一年,終于買來三根弦,安上了。第四根弦很貴,買一根弦的錢能吃很多天的飯,他是藏不夠的,也不忍心,因為家里常常揭不開鍋。
三根弦也能拉!他就天天晚上偷偷拉,去河邊,去山上,去樹林里。他覺得那聲音鬼獸也愛聽,不會傷他。他不知道什么是樂譜,不知道什么是音位,但他硬是能把山歌拉出來,拉得就跟真人唱的一樣準。
人們不再說他了,因為,人們都被他拉琴的樣子感動了。
后來,他就用這把只有三根弦的小提琴,報考了上海音樂學院。
怪琴怪人怪曲子,但他卻被錄取了。因為主考官流淚了。主考官說:“他那樣子,他那聲音,是音樂真正的魂!”
之后,他又進了中央音樂學院;之后,他有了四根弦的小提琴;之后,他知道了莫扎特、貝多芬;之后,他成了小提琴頂尖好手,他能把所有經(jīng)典的曲子拉出新的靈魂來!可是,他不滿意,因為他無法表現(xiàn)出12歲時聽到的那種感覺,他不喜歡名人死人的曲子。
1986年,他到了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要登上文化的巔峰看云天之上的真魂--音樂。后來,他獲得了博士學位,擁有最權(quán)威的音樂學識。可這一切,還是不能讓他看到他意念中的東西。所有人都在以前的大師們的腳下學習著,滿足著,一生不得超越,但這不得超越的東西實在不是他想要的。
于是,他沒命地折騰自己。老師教的東西,他全部都要超越,把所有定論都做出全新的詮釋或演變。于是,他走進了美國費城交響樂團指揮臺。于是,他成為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音樂指揮家之一。
但他仍然處在焦急和痛苦之中,冥冥中的“那樣子,那聲音”,永遠在云天之上。也正是這樣,他才站在了世界音樂的頂峰,也正是這樣,他才從一個山里的孩子走到了現(xiàn)在。
他就是中國瀏陽河邊的譚盾。
最貧窮苦難之時的他,那“三弦琴”已經(jīng)注定了他云天之上的高魂,注定他一生只能超越超越再超越。小提琴一直只有四根弦,可對他來說,它還有一根弦,這根弦,世界上所有的小提琴都不配安裝。這第五根弦才是引領(lǐng)他成為“音樂超人”的神靈,這第五根弦在云天之上!
(選自《青年文摘》2009.19)
13.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少年譚盾對音樂的熱愛? (4分)
答:
14.“他能把所有經(jīng)典的曲子拉出新的靈魂來……他不喜歡名人死人的曲子!边@表現(xiàn)了譚盾怎樣的特點? (4分)
答:
15.“可這一切,還是不能讓他看到他意念中的東西”,“意念中的東西”指什么? (4分)
答:
16.結(jié)合全文,說說題目“云天上的第五根弦”的含義。(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