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幾則公益廣告,從主觀情感和客觀效果看,用語不夠得體的一項是( )
A.把美麗留給大家共同分享吧!——花壇寄語折花者
B.別對我動手動腳。——樹木寄語
C.抽煙有害身體健康。——香煙寄語
D.我的形象全在你舉手投足之間。——墻壁寄語
2.把下面的內容放在A、B兩種語言環境中轉述,要求人稱正確,語氣準確,內容清楚。
1955年6月,科學家錢學森寫信給人大常委會,向祖國母親發出了求救的呼聲。周恩來總理對此非常重視,立即指示,速將此信送給中國駐波蘭大使王炳南,指示他在中美大使級會談中,據理力爭,設法營救錢學森回國。
A.送信人對王炳南大使說:
B.王炳南大使不在,送信人對他的秘書說:
二、語言表達(10分)
1.根據語境,補全對話。
放學路上,甲乙丙三同學展開討論。甲說:“現在的作業少了,時間多了,我可以隨心所欲地看課外書了!”乙說:“時間多了難道只是給你看課外書的嗎?學生嘛,還是應該看課本!”丙說:“你們說的都太片面了。我認為
(連標點在內不超過30個字)
2.試用一句話說明京劇是怎樣形成的。(連標點在內不超過30個字)
京劇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劇。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
春臺、和春四大徽劇戲班進人北京演出,它們吸收了漢調、秦腔、昆劇的部分曲目和表演方法,使徽劇與這些劇種逐漸融合,演變成一種新的聲腔,更為悅耳動聽,稱為“京調”。清代末期民國初期,上海的戲院全部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戲稱為“京戲”。
三 閱讀古詩 回答問題(10分)
《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一個“聚”字寫出了 ;一個“怒”字表現了
②歸結全篇主旨的句子是 。
飲酒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辮已忘言。
(1)詩人在與大自然的親近中獲得了 的心境。
(2 ) 前人評論這首詩時曾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用得非常精妙,換成“望”字就沒有這種效果。請你說說為什么。
四 寫作
請用你最拿手的語言和文體,向客人介紹一下我們的學校(字數在200字—300字之間)。
答案
A卷
一1略2C3馳 惟 戴 裝 4c5B6B7B
8春雨 冬雨 夏雨 秋雨9A10A
11略
二、(一)1.勸慰兒子如何面對感情的創傷,學會泰然處之。
2.運用比喻修辭。說明控制情緒的必要。
3.意思對即可 4.略
、(二)1.寫出曹操進退維谷的矛盾心理。
2.表現了楊修聰明過人,能猜透曹操心思。
3.三件事分別是告發吳質卻反遭誣告、教植斬門吏、替植作答教。 這三件事都表現出楊修才智過人。 曹操對楊修深惡痛疾。
4.楊修才智過人、恃才放曠。 曹操剛愎自由、
B卷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