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面是范仲淹《漁家傲》中考試題及答案,歡迎同學們過來練習,希望可以幫助同學們鞏固、掌握課堂知識,提高語文學習成績。
中考試題:
(一)、閱讀范仲淹《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該詞是范仲淹駐守西北邊防時所作。詞的上闋寫_________,下闋寫_________ ,筆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寫出了塞外怎樣的景致?試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下面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塞下秋來風景異”中的“異”字,寫出了邊塞秋天的景物與江南一帶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樣并列的山峰。
C.“濁酒一杯家萬里”形象地寫出了戍守邊關的將士們的思鄉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出了邊關雖寒冷,但有羌管鳴奏,生活并不艱苦。
4、“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抒發了將士們怎樣的情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0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閱讀下面的這首詞,完成13-17題(5分)
1.這首詞中描寫邊地荒涼冷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面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這首詞是作者邊地生活經歷的寫照,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表達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為國建功的情懷。
B.這首詞通過“塞下”“長煙落日”“霜”等詞語寫出了邊塞秋季的景色特點。
C.“衡陽雁去無留意”一句是說,衡陽的大雁飛去,沒有絲毫想留下來的意思。
D.“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揭示了詞人和征夫們的矛盾心理:思鄉而不能回,因為尚未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三)發揮想象,用一段話來表現“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的景致。(100字以內)
(四)(09湖南衡陽市)6、詩歌欣賞:(4分)
(1)、對詩歌內容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2分)
A、這首詞寫出了我國北方秋季的景物特點,從詞中的\\\'塞下\\\'\\\'霜\\\'等詞語可以看出。
B、\\\'衡陽雁去\\\'是說\\\'大雁向衡陽飛去\\\'而不是\\\'大雁從衡陽飛走了\\\'。
C、這首詩既表達了將士的愛國之心,又流露出思念親人和家鄉的感情。
D、這首詩感情悲觀而消極,表達了鮮明的反戰、厭戰情緒。
(2)、根據詩意,請回答下面問題(2分)
下闋抒發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名句填空:
1、濁酒一杯家萬里,__________。 (范仲淹《漁家傲》
2、千嶂里,__________。 (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3、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__________。 (范仲淹《漁家傲》
4、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羈旅之人對故鄉的思念;范仲淹在《漁家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夜不能寐的守邊將士對家鄉的思念。
5、__________,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6、范仲淹在《漁家傲·秋思》中用來表達征人歸心切,思鄉迫,破敵功未成,把酒難釋懷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范仲淹幾經沉浮,數遭貶謫,但始終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為民請命,實踐了他“_________,_________”的偉大抱負,(《岳陽樓記》
8、“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的云帆點綴了滄浪之水;“_________”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刀光劍影;“ 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的淚光朦朧了蒼顏白發; “_________”蘇軾的華發張揚了少年意氣。
9、宋代的范仲淹說過“_________,_________”,這正是當今構建和諧社會所需要的濟世情懷。
10、由“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副對聯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兩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
11、唐朝詩人王維出使到邊塞,被眼前的奇異風光所震撼,寫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名句。無獨有偶,宋代范仲淹在邊塞軍中也對這奇異風光作過描寫,其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基礎積累
解詞并注音
1.塞( )下:______之地,這里指______。
2.衡陽雁去:傳說秋天北雁南飛,至_______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飛。
3.邊聲:________的聲音,如大風、號角、羌笛、馬嘯的聲音。
4.千嶂( ):_________的山峰;崇山峻嶺。
5.燕( )然未勒:指___未平,___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愛山,在今蒙古國境內。據《后漢山·竇憲傳》記載,東漢___率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
6.羌( )管:即___,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種樂器。
7.悠悠:形容聲音______。
8.寐( ):___,不寐就是___。
中考試題答案
(一)1、邊塞秋色 思鄉之情。2、群山連綿,炊煙裊裊,夕陽西下,一座孤城,作用:一是表現了邊塞的悲涼、戍邊生活的艱辛、軍事事態的嚴重;二是為下文抒情做鋪墊(蓄勢)。3、D。4、抒發了將士們壯志難酬、思鄉憂國的情懷。
(二)、1.千幛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2.C
(三)略。
(四)(1)D (2)思鄉、愛國、渴望建功立業
二、名句填空【答案】1、……3、4、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5、濁酒一杯家萬里。 6、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8、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醉里挑燈看劍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老夫聊發少年狂。9、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0、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11、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燕去無留意。
三、基礎積累
解詞并注音
1.塞(sài)下:邊界要塞之地,這里指西北邊疆。
2.衡陽雁去:傳說秋天北雁南飛,至湖南衡陽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飛。
3.邊聲:邊塞特有的聲音,如大風、號角、羌笛、馬嘯的聲音。
4.千嶂(zhànɡ):綿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嶺。
5.燕(yān)然未勒:指戰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愛山,在今蒙古國境內。據《后漢山·竇憲傳》記載,東漢竇憲率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
6.羌(qiāng )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種樂器。
7.悠悠:形容聲音飄忽不定。
8.寐(mèi):睡,不寐就是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