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選擇題 共40分)
一、(22分,每小題2分)
1、下列詞語中,注音、字形全部準確無誤的一組是:
A.沉淀(dìng) 干癟(biě) 纖繩(qiān) 勒(lēi)進
B.屏(píng)息 霉菌(jūn) 發酵(jiào) 油膩(nì)
C.眷(juàn)屬 蔬(shū)菜 緋(fēi)紅 迷惘(wǎng)
D.稠(chóu)密 憩(xī)息 擁(yōng)抱 沼(zhǎo)澤
2.下列句子劃線的詞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
A.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情緒激動,如浪濤般高揚)
B.當我走過,站在路上躑躕,我躑躕著為了多年恥辱的歷史。(心里遲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C.為自由之神所悲泣著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喻指不朽的榮譽和偉大的思想)
D.愿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指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世界)
3.對下列比喻句的表達作用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把月光比作流水,用動詞“瀉”和修辭語“靜靜地”準確生動地寫出了淡月輝映下的荷塘幽靜幽美的景色。)
B.也許那是上帝玩賞的牡丹或芍藥,我們叫它云或霞。(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云霞的艷麗多姿。)
C. 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著眼睛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把母親在古園里尋找兒子比作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表達在兒子設想中的母親尋找兒子的不易與焦灼的心情,表現了母愛的偉大。)
D.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像層山后退了一些。(把山比作花蕊,讓人聯想到山上白花盛開的動人景象,從而襯托出花叢之中的小屋之美。)
4.下列句子節奏劃分不當的一項是( )
A.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B.秦軍/函陵,晉軍/泛南。
C.痛哭吧,讓我們/在他的身上/痛哭吧。因為/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D.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5、下列句子中劃線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件事搞得我聲名狼藉。
B.我搖著輪椅進入園子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
C.太陽循著這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
D.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的事,死是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6、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A. 兒子想使母親驕傲,這心情畢竟是真實了,以至使“想出名”這一聲名狼藉的念頭也多少改變了一點形象。
B. 地壇的每一棵樹我都去過,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過我的車輪印。
C. 味道甚至是難于記憶的,你只有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
D. 園子衰敗但并不荒蕪。
7、下面文化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徐志摩是現代詩壇上“新月派”的主將之一,其詩深受英國浪漫詩派詩歌的影響,風格飄逸輕靈,代表作是《再別康橋》。
B.朱自清,字佩弦,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的《背影》、《荷塘月色》、《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C.《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作者相傳是春秋末年齊國史官左丘明。
D.《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有關的謀議或辭說。
8、對下面這首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懸崖邊的樹
曾卓
不知是什么奇異的風/將一棵樹吹到了那邊——/平原的盡頭/臨近深谷的懸崖上
它傾聽遠處森林的喧嘩/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獨地站在那里/顯得寂寞而又倔強
它的彎曲的身體/留下了風的形狀/它似乎即將傾跌進深谷里/卻又像是要展翅飛翔
A.這首詩借物喻人,寫出了堅貞不屈的人格之美。
B.這首詩實際上寫人在毀滅的邊緣,頑強奮爭,懷抱高遠的理想。
C.這首詩細致地描繪了樹的形象,表達了對這棵樹的贊嘆崇敬之情。
D.這首詩三節層層深入,節奏整齊,韻律和諧。
9、與下列文字,銜接最好的一項是:
命運,其實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條鮮為人知的補償法則,它青睞不斷拼搏的強者,--------
A、強者在生活中失去得多,收獲得少。
B、雖然強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但是收獲也多。
C、生活讓強者失去太多,收獲太少。
D、讓在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強者,也收獲最多。
10、下列各句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 越國以鄙遠
越過別國而把遠地當作邊邑。
B、 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
誰有恩惠像這個國君呀,可以不為他效死嗎?
C、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別的國家。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算計別人,這是不仁道的。
11、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語與現代漢語意思一致的一項是:
A、 然后求謀臣與爪牙之士
B、 丈夫二十不取
C、 行李之往來
D、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6題。(10分, 每小題2分)
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悅之。言于上,上拜以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亡者。”上曰:“若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復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關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
1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①信度何等已數言上 ②王必欲長王關中
A、①(dù)②(wáng) B、①(duó)②(wàng)
C、①(duó)②(wáng) D、①(dù)②(wàng)
13、與“不及以聞”中的“聞”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何聞信亡
B、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
C、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眾之不足也
D、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14、選出與“上不我用”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項:
A、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B、上未之奇也
C、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D、十年不收于國
15、蕭何追韓信的原因是:
A、韓信,國士無雙。 B、信為治粟都尉。
C、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 D、信數與何語,何奇之。
16、選出對蕭何評價有誤的一項:
A、慧眼識英雄 B求賢若渴 C因小失大 D雄才大略
三、現代文閱讀(8分,每小題2分)
(一)人本意識與對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