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大樂》優秀教案

發布時間:2017-07-19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教材介紹】

  《東海之大樂》是《莊子》中的一篇寓言,主要通過河伯、海神若的表現和對話,警示人們,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局限,跳脫這些局限,才能夠提升自己的境界、氣象和格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永遠不應該自滿。寓言啟示我們必須時時省察是否遭受了類似的蒙蔽,激勵我們超越這些蒙蔽,向理想的境界靠近。

  【背景介紹】

  莊子在文中宣揚人類精神的一種理想境界,即一種不受地域局限,不受時間局囿并且不受教育束縛的大境界。地域、時間和所受教育三個方面,都能夠對人的見識和精神遭受蒙蔽。努力擺脫這些蒙蔽,才能使今年境界不斷得到提升。

  【教學目標】

  1、掌握本章的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 豐富學生的閱讀實踐。

  2、根據故事內容探討寓意。

  3、理解莊子的思想并聯系現實體會莊子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理清文意是本文的重點。

  2、聯系現實理解莊子的思想意義是本文的難點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人的發展,往往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這種因素,有些是積極的,有些是消極的,善于學習的人會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時去糾正它,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人生之路也由此而伸向一個更高的增加境界,在《東海之大樂》這篇選文中,河伯就是這樣一個人,正是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并勇于自己的不足,所以河伯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他的人生境界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整體感知:

  (一)朗讀課文(分組朗讀)

  (二)梳理內容:

  要求:結合注釋自讀,不懂的字詞句組內交流,請一位同學講解,教師強調重點字詞

  兩涘( )渚( )崖之間 不似礨( ) 空

  三、閱讀研討小結:

  1、實詞

  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辯,通'辨',分辨。

  東面而視。 東面,向東面。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變化。面目,臉色。

  望洋向若而嘆曰。 望洋,仰視的樣子。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少/輕,認為......少/輕 。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 虛,'墟',處所。

  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 多,贊許。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 受氣,稟受自然之氣。

  之:

  野語有之曰 。 說法,代詞

  我之謂也。 賓語前置標志

  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取消句子獨立性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的,助詞

  虛詞:于: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于,被。

  拘于虛也。 于,被 。

  今爾出于崖涘。 于,從。

  莫大于海。 于,比。

  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于,在 。

  3、句式

  莫己若者。 賓語前置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被動句

  又奚以自多。 賓語前置

  探究

  1、河伯和海神若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明確:河伯:知錯能改,善于糾正自身不足的人。

  海神若:謙虛不自滿的人。

  2、海神若的話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明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生活中人不應該自滿,而是要不斷地進取,不斷地去認識未知的領域,去見識未知的世界,這樣才能夠達到人生新的境界,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3、結合我們的學習生活,談談你對這則寓言故事含義的理解,

  (學生自由發言,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1、學習上不斷探索,尋求新的知識領域去提高自己,發展自己。

  2、不自滿,不自傲,虛心接受,不斷提高個人的人生境界,實現更大的理想。五、拓展閱讀

  1.評《秋水》

  李性學云:不讀《秋水》篇,胸襟終不開闊。細玩似未然。此猶是莊子皮膚語,第其議論痛快,筆勢縱橫發越,要自亙絕古今,所以人多喜之。(明·孫鑛批點《老莊合刻》)

  2、《呂氏春秋·去宥篇》云:

  有與人鄰者,有枯梧樹,其鄰之父言梧樹之不善也,其人遽伐之。鄰父因請而以為薪。其人不悅曰:“鄰者若此其險也,豈可為之鄰哉!”此有所宥也。夫請以為薪與弗請,此不可以疑枯梧樹之善與不善也。齊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見人操金,攫而奪之。吏搏而束縛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吏曰:“殊不見人,徒見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晝為昏,以白為黑,以堯為桀;宥之為敗亦大矣。亡國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別宥然后知。別宥則能全其天(指身)矣。

  “此有所宥也”,畢沅疑“宥”與“囿”同,謂有所拘礙而識不廣也。以下文觀之,猶言“蔽”耳。此所謂“囿”,即《莊子·秋水篇》所謂“拘于虛”,“篤于時”,“束于教”之類。《去宥篇》所謂“凡人必別宥然后知”,意謂凡人必能看透自己由地域、時代、政教、風俗,以及其他來源所養成之偏見,方能知事物之真相。

  四、總結:

  生活中、學習上有許多的未知需要我們去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發現,只有不自滿的人,只有虛心的人才能夠有的收獲,取得新成功。要做到這樣,首先就是我打消自滿自傲的念頭,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在實踐中添補自己的無知,提高自己的素養,從而使自己的人生邁入一個新的境界。

  五、作業:

 1、課本上完成練習二

  2、完成《課堂新坐標》本課練習

  3、預習第2則,思考:匠石與櫟社樹議論的出發點是什么?

  【板書設計】

  河 伯 ———自以為是  旋面自責 (知錯,不應自滿)

  虛心自處

  完善自我

  海神若______謙  虛  循循善誘 (語大理,不自多)

  教學反思:

  本節課突出了重、難點,師生配合融洽,教學效果較好。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无线观看 | 亚洲Aⅴ免费午夜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观看播放 | 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在线 |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 色妺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