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
主干知識←提前預習 勤于歸納→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孰能無惑( )( ) 句讀( ) 或不焉( )
六藝經傳( ) 官盛則近諛( ) 郯子( )
萇弘( ) 老聃( ) 李蟠( )
答案:shú huò dòu fǒu zhuàn yú tán cháng dān pán
2.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語。
(1)古之學者必有師。
學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師說》以貽之。
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求學的人 (2)無論 (3)以……為恥 (4)贈送
3.翻譯下列句子。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答案:(1)老師是賴以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2)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吧?
(3)唉!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
(4)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學業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4.韓愈,字___________,世稱______________,作品集有《______________》。他是唐代“______________”的倡 導者,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家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退之 韓昌黎 昌黎先生集 古文運動 柳宗元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曾鞏
5.本文論述了______________的重要意義,抨擊了當時______________的不良風氣,______________是本文的中心論點。
答案:從師學習 社會上恥于從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
點擊思維←溫故知新 查漏補缺→
1.“讀”“不”“傳”是多音、多義字,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尤其是文言文中的特殊意義來確定讀音。
2.平時要積累一些文言字詞,掌握其意義和用法。解釋時,可以調動積累,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來分析。如“學者”“無”是古今異義詞,“恥”在這里用了意動用法。
3.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在翻譯時,遇到疑難字詞,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翻譯完后,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
4.要掌握重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并且進行拓展性閱讀,閱讀相關作家的代表作品。
5.閱讀議論文,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握作者的思想觀點及寫作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