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媽媽拎(lin)著很重的一桶(tong)水回家,這時她們的兒子迎面跑了過來。讀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么。再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一個白胡子老爺爺坐在旁邊的石頭上休息。
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ji)聰(cong)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s3ng)子!
另一個媽媽什么也沒說。
那兩個媽媽問她:“你怎么不說說你的兒子呀?”
這個媽媽說:“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te)別的地方!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lin)著水桶(tong)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后邊慢慢走著。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huang)蕩(dang),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tong)了,腰也酸(suan)了。
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
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lun)在轉,真好看!三個媽媽被他迷住了。
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dian)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一個媽媽問老爺爺:“看見了嗎?這就是我們的三個兒子。怎么樣啊?”
“三個兒子?”老爺爺說,“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教材簡說
本課中的在個兒童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著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著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難怪哦,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一個兒子,因為他深知,這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卻能幫助媽媽拎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