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一】
這課是我的組內公開課。我本著自立原則好好準備,時間花得不算少。最后效果不理想。但有收獲。
我搜集了大量的教案和課件,刪減組合,課文也認真讀了好些遍。最后確定教案和課件。沒試過課,真沒底。果然沒上完。聽課只有文娟去了,她給我意見建議,讓我明白了一些東西,
一、不能過于求全。我的教案整體上是不錯的,是整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我感覺內容不是很滿,打算一課時上完。可后來發(fā)現(xiàn)只上了大概三分之二。
二、重難點不突出。由于內容安排的過滿,生字要講,課文要學,于是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突出重點。
三、精簡。語言的精煉是每堂課都需要的,除此之外,在內容上的精簡也是有必要的。
還是得說具體點,如在講生字部分,可以重點講解一些字音字形;有些段落句子可以簡單讀,如:“愛迪生是一位偉大的發(fā)明家”,讀出敬佩、羨慕等語氣即可。
四、還想到一點,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能做到的老師絕不多說、多做。要給孩子盡可能多的機會去想、去說、去讀、去表現(xiàn)、去體驗和領悟。
【教學反思二】
《愛迪生救媽媽》一課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文中講了愛迪生在他七歲的時候,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助醫(yī)生救了自己母親的故事。
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搜集有關愛迪生的資料,如有關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他的人生故事,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圖片的。以增強學生對愛迪生的感性認識。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本文的興趣,對科學的興趣與愛好……
這篇課文授課兩課時,第一課時,我安排學生交流了自己搜集到的有關愛迪生的資料,有文字的與圖片的。資料非常的豐富,可見學生在課前的搜集是非常用心的。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學生們對科學的熱愛與向往。他們渴望自己也能像愛迪生一樣在未來的科學領域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自己的科學成果;也像愛迪生那樣,能人類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學生們充分交流地基礎上,我引導學生讀通課文,認讀課文的生字,并利用字、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的實際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為下一步學習課文,理解愛迪生的救母故事反映出的科學精神與思想品質,做好了一個很好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