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我不是最弱小的》說課稿

發布時間:2017-02-13  編輯:友念 手機版

  《我不是最弱小的》說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說教材

  1、《我不是最弱小的》是魯教版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八課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是一組用愛心穿起來的課文,愛在本組課文里就像一股股清泉,流淌在字里行間,也流淌進在我們的心里。

  文章記敘了五歲男孩薩沙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把哥哥托利亞讓給他的雨衣蓋在了“比自己弱小的”的薔薇花上的事,贊揚了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盡管文章講的是一件簡單的生活小事,卻闡明了深刻做人道理:大人保護小孩,強者保護弱者,關愛可以傳遞,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熏陶中獲得思想啟迪。

  所以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弱小”一詞為文眼,抓住文章的明線——“誰是最弱小的”;以“保護”一詞為情眼,抓住文章的情感暗線——“保護比自己弱小的”。通過“對話”的形式,深化學生對文本的認識,在師生、生生與文本多向交流的對話狀態中,讓學生產生領悟,激起語言思維的火花,讓學生獲得生命的體驗。

  2、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本課的內容,并基于我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最重要的是結合對二年級兒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課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認15個生字,會寫12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反復品讀對話,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和培養學生不甘為弱者,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3、說教學重點:

  讀好薩沙和媽媽之間的對話,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4、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向薩沙一家人學習,自覺保護弱小者。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較一年級而言,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識字方法。在閱讀上也有了一定的基礎,閱讀能力也在提高,他們能夠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詞句,二年級的學生更擅長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所以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不是件難事。由于生活閱歷所限,他們對完成第2、3個目標略微有一點難度,但我想只要教師能夠合理、正確地引導,即施以科學有效的教法,讓每個學生達到這兩個目標并不難。

  接著我說說我的教法——

  三、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讀”是語文學習最有效、最常用也是最實用的方法。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和本文的特點,遵循著二年級學生的閱讀規律,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創設情境法:從“聊天”說起,引出課題,創設一種民主、寬松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習變成一種快樂,一種享受。

  2、以讀促講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去閱讀、去感受、去體會、去感悟,從而,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

  3、啟發引導法: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方法,啟發學生的智慧,陶冶其情操,在啟發中感受不同的句式所表達的意義也是不同的。

  4、圖文結合法。結合課文看一遍插圖,勝過老師一百遍的說教,但老師畫龍點睛的啟發和提示卻是必不可少的。

  5、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借助教學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體驗文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雨前薔薇花的美麗和雨中花兒的嬌嫩脆弱,從而理解薩沙保護弱小的的行為是可貴的,并真正獲得思想啟迪。

  說明:教具的使用。我結合課文內容,自己制作了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多媒體課件、里面有幻燈片、音樂、視頻等,這些教具僅僅是我教學的輔助工具,但不會成為我教學的依賴。我制作課件有個原則:那就是寧少勿濫、寧精勿繁。

  四、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采取積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年級的學生在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學法指導。

  1、自讀自悟法:以讀促講,以讀促悟,以讀悟情。

  2、不動筆墨不讀書法: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勤于動筆,樂于思考。

  3、自主、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揭示課題。

  “我不是最弱小的”這句話是文章的題眼,課文所敘述的故事最后就落腳在這句話上,因此,我采取設疑導入的方法,讓學生讀了課題后質疑:“我”是誰?“弱小”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我”不是最弱小的?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質疑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提高學習自覺性。】

  (二)、初讀課文,感知故事

  1、初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遇到不會的字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也可向同桌請教。

  識字認字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一項重要能力,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識字方法,但互助合作的方法更不能忽視。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些人物?他們當中誰是最弱小的?課文的標題告訴我們薩沙不是最弱小的,他是怎樣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說說你的理由。

  【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學生通過自主朗讀課文,尋找問題答案,不僅初步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能理清課文脈絡。】

  (三)、品詞析句,體會思想

  1、出示課件,顯示大森林中野薔薇美麗的畫面,同時,教師用聲情并茂的講故事的語氣,描述第一段文字,讀完之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2、播放大雨傾盆時薔薇花在風雨中搖擺的畫面,讓學生說感想。

  3、在文中找出寫野薔薇的句子并畫一畫、讀一讀。

  【充分、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詞句內容的深切感悟和體驗,整個教學過程既切實有效,又情趣生動,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4、交流自己所畫的句子,談談體會。

  5、邊交流邊指導學生朗讀句子,與邊讀邊想象兩個不同的畫面。(指名讀,比賽讀)

  6、假如你就在這朵弱小的野薔微的旁邊,你想說點做點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薩沙是怎樣說怎么做的吧!找出有關語句。

  7、出示句子:薩沙朝著薔薇叢走去……薩沙掀起雨衣,輕輕地遮在薔薇花上。此時指導學生看圖,觀察薩沙在大雨中把自己身上的雨衣蓋在薔薇花上的動人情景。再讀句子,找出描寫薩沙動作的詞語,談談體會。

  8、想象被薩沙保護過的薔薇花怎么樣了?它們在風中搖晃著小腦袋,仿佛在說些什么?薩沙看著這一切,會怎么想?

  過渡:一個孩子,他為什么能這樣做呢?他哪來的雨衣呢?

  【課堂上學生找出了描寫野薔薇的句子,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引導學生抓住相關詞句,通過各種形式,入情入境地朗讀著,與作者與文本展開對話,讓大家體會到雨前野薔薇的美麗,雨中花兒的嬌弱,通過比較自然勾起了學生的惻隱之心,使閱讀教學走進了兒童的精神世界。】

  (四)、抓重點句,深悟情思。

  1、在文中找出薩沙和媽媽的對話,畫出來讀讀。

  薩沙的話:

  △“媽媽,您和托利亞都需要雨衣呀,為什么要給我呢?”

  指導學生讀出薩沙質問媽媽時的“不解”。

  △ “這就是說我是最小的了?”

  要抓住薩沙反問的話語,體會薩沙內心不愿意做一個最弱小的人,因此他要去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薔薇花。

  △“媽媽,現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

  指導學生理解薩沙聽到到媽媽回答后的“領悟”后,體會薩沙的自豪、自強與自信。

  2、交流,教師相機出示媽媽的前兩句話,小組討論:你從這兩句話中讀出了什么?

  媽媽的話:

  △ “我們應該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 “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在朗讀中體驗到媽媽對薩沙的影響是多么深刻,父母親言傳身教,用自己保護弱小者的的實際行動教育了薩沙,這里要聯系上文他們的做法來談。

  出示第三句話:

  △ 媽媽笑著說:“不,不,你能保護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指導學生讀出媽媽對兒子的稱贊和鼓勵。

  1、重點引導學生體驗薩沙內心不甘于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別人給予的保護。這里要抓住薩沙的答話,引導學生通過讀,通過想象,感受到薩沙在媽媽眼中是弱小的。

  2、薩沙不愿做一個弱小者,并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不是弱小的”,你們是一個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你們已經是7、8歲的孩子了,你們愿意做一個弱小者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保護弱小者的經歷或自己知道的有關事例。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整個閱讀過程需要他們自己去經歷,去體驗。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抓住關鍵的詞語聯系前文細細欣賞,主要借助讀讀、議議的閱讀策略,將教學的重點圈定于薩沙與媽媽的對話之中,通過反復閱讀,通過精細討論,體悟出薩沙三次說話的不同心境。從句子中讀出了一個要強、心地善良、懂得保護弱小者的好孩子。】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在學生理解了媽媽的話后,教師問:大家發現了沒有,在雨衣的傳遞過程中有兩個人的話課文里沒寫,那就是:爸爸和托利亞。請大家猜想:雖然沒寫到爸爸的動作和語言,但此情此景爸爸會說什么、做什么。假如媽媽把雨衣披在了托利亞身上,她會對托利亞說什么?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插圖說說托利亞的微笑說明了什么?這個問題有助于學生更深地理解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的品質。

  在滂沱大雨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場面:媽媽把雨衣哥哥,哥哥把雨衣給了弟弟薩沙,薩沙又把雨衣蓋在了嬌嫩的野薔薇上,他們一家保護弱小的品質真令人感動,更值得贊賞的是薩沙小小年齡就具有自強、自信的可貴品質,你想對薩沙說什么?對他們一家人說什么?先說說,再用筆寫下來。

  小練筆交流。

  總結:有一首歌是這么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愿同學們像文中的薩沙一樣,自覺保護弱小者,那時,我們不僅給予他人快樂和幸福,還可以使自己更加懂得愛的真諦,我們的世界也將因為關愛而更加美好!讓我們帶著自信、堅強,挺起腰板自豪地說出的一句話—(引讀“我不是最弱小的”)

  【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中應注意融審美教育與語言文字的感知于理解之中,在學生心理上形成熏陶性,浸染性。學完課文后,讓學生通過說感受,寫體會等形式,使寫成為讀的延續和發展,讓感悟升華,這樣做一方面加強了對文章思想的理解,一方面使情感目標落實到位,使學生受到了情感熏陶】

  六、寫字指導

  本課有12個字要寫,其中“托、鈴、弱、末、芬、掀、芳、嬌”八個字是本課新學的生字,需要老師重點指導。

  “弱”:提示兩個“點、提”的寫法。

  “末”:區分“未”字,采取多種形式的引導學生牢記,如組詞、聯想記憶的方式。

  掀、托、摸:都是提手旁,左窄右寬,可三字一下學完。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學生寫字要求中指出: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正確。

  所以,對寫字教學,我一直堅持讓學生多觀察、多練習,規范、干凈、大方,一旦在初學時寫錯了,就很難改正了。

  六、說板書設計

  8、我不是最弱小的

  媽媽 哥哥 薩沙 薔薇花

  保護弱者

  [板書設計力求簡潔,讓人一目了然,一下子就可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向薩沙一家人學習,自覺保護弱小者。]、

  七、總體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讓他們學得更主動、更輕松;力求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合作精神,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達成教學目標。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本乱码精品久久 | 制服丝袜在线观看亚洲不卡 | 中文亚洲欧美乱码在线观看 |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区高清 | 日本歪歪大片在线观看网站 |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