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師:我們的祖國邊疆遼闊,有56個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 生:學生舉例……傣族…… 隨學生回答“傣族”教師板書。
2、師:老師也搜集了一些傣族的資料向你們展示:在我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有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傣族。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后,有一個盛大節日,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潑水,互相祝福。這就是“潑水節”。每到傣歷6、7月份,火紅的鳳凰花盛開的時候,傣族的男女都穿盛裝,端著清水,端著清水,慶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慶的節日——潑水節。根據傣家的習俗,這一天人們要互相潑水以表示對他人真誠美好的祝福。潑水節每年都過,可是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卻令傣族人民世代“難忘”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難忘的潑水節。 【同時展示潑水節的圖片,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從視覺感知上對潑水節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3、課件出示課題《難忘的潑水節》:(學生齊讀課題。)
“潑”右邊是“發”不要和“波”相混。
4、(質疑:為什么說這個潑水節是難忘的潑水節?) 齊讀課題:難忘的潑水節
二、自主學習
師:是啊,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是個難忘的潑水節呢?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生: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課文已經讀完了,讓老師檢查一下你們生字預習的怎么樣?
出示帶拼音生字,學生認讀
師:生字帶拼音會讀,去掉拼音你還認識他們嗎?
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生齊讀,開火車讀
走迷宮認讀生字
識字和朗讀是低年級的重點。此環節采用多種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提高讀書效率。本課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學生見面的機會較少,字形比較復雜,字音難點較多。教學時,要努力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識字。
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悟
師:看來同學們把生字都掌握的非常好了,那么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是難忘的呢?
生:周總理的參加
師:誰能把你搜集到的關于周總理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呢?
生介紹
師:作為國家總理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去做,但他還是在百忙之中參加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所以令傣族人們特變難忘。
二年級的學生對周總理知道的并不多,所以對孩子來說,這是個難點。所以課前讓學生搜集周總理的資料,在課堂中相機簡單介紹總理的偉大人品,身為國家總理的忙碌,結合實際,體會總理和人民一起過節的難得,人們對總理的景仰、愛戴。
人們是怎么歡迎周總理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生讀課文
師:人們是怎么歡迎周總理的呢?
生: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師:從四面八方你感受到什么?
生:到處都有來的人。
師:人們還是怎么歡迎周總理的?
生: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師:鳳凰花的你們見過嗎?
生:沒有
師:那你能猜出鳳凰花是什么顏色的嗎?
生:鮮紅的
師:你是怎么猜出鳳凰花是鮮紅的呢?
生: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師:你們見過紅地毯嗎?在哪見過的?
生:結婚或一些慶祝儀式上
師:用鮮紅的鳳凰花鋪地是傣族人民歡迎尊貴客人的一種特殊的方式,象征著喜慶的氣氛。讓我們一起體會著喜慶的氣氛來讀一讀這句。
生讀本句
師:人們還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