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腳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通過讀文,知道一年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變化及特征。
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首介紹自然常識的詩歌。全詩共四節,按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順序,每節講一個季節及該季節的特色景物。第一節寫春天來了,溪水流淌,綠草如茵,鮮花盛開;第二節講春去夏到,金蟬(知了)在樹上歡叫;第三節講秋天來臨,秋風吹得落葉滿地;第四節講冬天到了,北風陣陣吹,雪花紛紛飄。大自然的變化多么神奇,四季的景色多么迷人!
詩歌采用擬人手法,把一年四季的悄然變換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讓人讀起來親切自然。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新詞,朗讀和背誦課文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有條件的可準備介紹四季的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2、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四季的特色景物,準備紙和畫筆。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注意以下字的讀音
“悄”的聲母是q,不是x;
“呼”的聲母是h,不是f;
“丁”是后鼻音;
“溪、舞、蹈”三個字筆畫多,要讓學生利用學過的偏旁、部件分析記憶字形。
2、寫字教學。
注意指導以下字的書寫
溪:右邊由三部分組成,“”寫小一些。
舞:共14畫,筆順是舞。舞字筆畫較多,上半部分要盡量寫緊湊,防止上大下小。
夏:上半部分要和“百”區別。
蹈:右邊下面的筆順是。
(三)詞句教學。
本課有幾個詞語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困難,如“金蟬”“金色的小道”“世界”等。教學時要注意適當點撥、講解。
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的朗讀體會,感受四季的美麗景色。如在學第一節的“溪水唱起了歌兒——丁冬,丁冬”時,就要邊讀邊想象溪水奔流的歡樂和感受溪水清脆的流淌聲。學“綠草和鮮花趕來報到”,可利用掛圖或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朗讀時感受春天的明媚。
(四)朗讀、背誦指導。
句式相似、反復出現是這首詩歌的語言特色。可以先重點指導朗讀一節,接著放課文朗讀的錄音,然后其他三節放手讓學生朗讀。
全詩八次出現“悄悄”這個詞,朗讀時稍輕、稍慢,前后略作停頓,表現四個季節按規律在不經意中發生變化。
“丁冬、知了、刷刷、呼呼”四個象聲詞要讀得舒緩、清晰,重復出現后比前略重?晒膭顚W生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充分地表達出來,自由發揮自己的朗讀技巧。
在分節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四季順序,抓住各季景物的特點背誦全詩。
(五)練習提示。
第四題的目的是鞏固和擴展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要啟發學生把自己的獨特感受表達出來。應先畫后說,這里的畫只是表達自己感受的一種方式,因此畫得好與不好無所謂。說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更加豐富和完善地表達出來。
(六)擴展活動。
1、聯系生活實際,用自己課前收集到的反映季節特點的景物替換詩歌中的景物進行創新朗誦,看誰創作得最好。
2、讓學生給自己畫的畫配上文字,讀給同學聽,表達自己對這個季節的喜愛之情。
第二課時
(一)畫讀。
1、自由讀,畫出生字,再讀一讀。
2、小聲讀,用波浪線畫出你認為不容易讀準、讀好的字詞句,反復練一練。
3、練習默讀(不指讀、不出聲),畫出不理解的內容。
(二)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