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大綱》,說教材
《藍樹葉》是學生進入二年級以來的第一組講讀課文的第二篇.課文以李麗借綠鉛筆為線索,記敘了一件發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后自然受到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材還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圖照應第二段的內容,第二幅圖照應第五段的內容.根據《大綱》要求和本組訓練重點,教學時要體現如下思想:
1.發揮漢語拼音幫助識字的作用,讓學生通過拼讀音節讀課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詞句訓練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
3.注重朗讀訓練與指導.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標點符號讀出停頓和語氣,還要根據不同人物選擇不同的語氣,語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緊扣課文思考題,理解課文重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為樂為美德.
"李麗為什么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是課文重點;"林園園看見李麗畫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二,訓練思維,說程序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么顏色的"當板書課題后,啟發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質疑,如:"樹葉為什么是藍的呀"變教師提問為學生質疑,喚起學生學習的情趣和好奇心,促進主體的發展.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學生借助拼音逐段讀課文.
2.指導朗讀,如長句子要注意停頓,斷句.
(三)教師范讀,進入情境
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作者創設的情境之中,以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的感情與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頻共振.
(四)緊扣問題,自主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