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梅花》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朗讀,使學生理解古詩意思。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進一步鞏固給熟字加偏旁的識字方法。
4、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二、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三、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理解古詩意思。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教師拿出幾枝盛開的臘梅,讓學生進行觀察,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觀賞后的感受。
2、出示課題: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宋朝大詩人王安石寫的贊美梅花的詩——《梅花》。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回憶學習的步驟,進行自學。
(1)借助漢語拼音讀古詩。
(2)借助工具書,查一查不認識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把問題在書中標寫出來)
2、學生進行自學。
3、相互交流學習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梅墻數寒獨遙暗
(2)指名讓學生讀生字,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糾正。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
墻:第五筆是“豎”
遙:熟字“搖”去掉提手旁,換上走之底,就是“遙遠”的“遙”。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師生共同介紹作者: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理解字意
數:幾
凌:冒著,頂著。
寒:嚴寒,(交待出這是冬季)。
遙:遠。
為:因為。
(6)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意思,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指導)
墻角數枝梅:墻角邊有幾枝梅花。
凌寒獨自開: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
遙知不是雪:遠遠看過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開的梅花。
為有暗香來:因為有淡淡的清香隨風飄過來。
(7)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先自己說一說,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換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8)讓學生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價,及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4、指導朗讀
(1)聽配樂朗讀。(聽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2)與小組成員一起進行練習,相互評議,推選一名同學參加班級展示。
(3)學生進行朗讀,而后評議。
(4)全體同學伴著音樂進行朗讀。
(三)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四)進一步理解古詩意思
1、詩人通過這首詩寫了梅花的哪些特點?從哪些詩句看出來的?
(1)讓學生默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在書中畫一畫有關的語句。
(2)自己組織語言練習說一說。
(3)結合自己的體會說一說。
(學生可以結合梅花不怕寒冷,在百花早已凋零的時候,勇敢地綻開笑臉,斗雪傲霜。從“凌寒獨自開”這句看出來;詩人還贊揚了梅花的美麗,像雪一樣潔白,從“遙知不是雪”這句看出來;另外,詩中還對梅花的品格進行了高度贊揚,寫出了梅花的香味清雅不俗,從“為有暗香來”這句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