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
今天晚上,媽媽給我十元錢,讓我一個人去超市買牛奶。我走進超市,超市里的人可真多,貨架上的東西看得我眼花繚亂,我找到了賣牛奶的地方,對服務員阿姨說:“阿姨,我要買三箱牛奶。”阿姨聽了,看了看我手上的錢說:“你的錢還不夠買一箱的呢!”我聽了愣愣地回去找媽媽,我對媽媽說:“媽媽,你給我的錢太少了,我買不到三箱牛奶。”媽媽聽了哈哈大笑說:
同學們,你們猜一猜媽媽說了什么?為什么媽媽會哈哈大笑?(同學交流,猜不出答案也不要緊)
“傻孩子,你用錯量詞了吧,是買三盒牛奶,不是買三箱牛奶。”哦,我恍然大悟,紅著臉又進了超市,這回我沒用錯量詞,買回了三盒牛奶,收銀員阿姨找給我零錢,還獎了我一塊牛奶糖。
同學們,這則日記告訴我們什么?(量詞不能用錯)(用錯量詞可要鬧笑話的)
師小結:對,量詞一定要用得準確。
(設計理念:通過一則令人發笑的日記,將學生牢牢地吸引進課堂。在同學們笑聲過后,明白學習量詞的重要性,為后面量詞運用的學習埋下伏筆。)
二、我會填
1、在今天我們學習的《語文園地五》中,便是要考考大家量詞的運用是不是準確。
2、出示:一只( ) 一個( ) 一把( )
一塊( ) 一條( ) 一盤( )
同學們,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交流,一個問,一個答,看看誰能答對?
(同桌之間互答。)
(設計理念:鼓勵學生全員參與,通過合作初步完成練習。)
3、請問你們的同桌答得都對嗎?老師能不能抽幾個同學來答一答呢?想回答的同學請舉手。(全班交流答案)
一只(小鳥、蚊子、螞蟻、小雞、、、、、)
一個(蘋果、人、梨、地方、國家、、、、、)
一把(銅號、火、掃把、頭發、、、、、)
一塊(錢、蛋糕、磚頭、肉、豆腐、、、、)
一條(魚、小蟲、裙子、圍巾、、、、、)
一盤(花生米、菜、水果、炒肉、、)
(設計理念:學生在完成上一個環節后,必須有一個反饋的過程,這樣教師才能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通過反饋,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答案給予肯定和更正。)
4、量詞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隨處都可以用到,現在我就在教室里找一些物品,請同學們給它們加上合適的量詞,注意,請全部用數字一開頭。
師指出,學生答。如:黑板(一塊黑板)、粉筆(一支粉筆)、
電視機(一臺電視機 門(一扇門)、、、、、、
(設計理念:將課堂中所學知識延伸至學生們所熟悉的生活中去,這樣更有利于知識的運用。)
5、同學們都說得很好,現在請大家拿起你們的筆,把你心目中的答案填到書上。
6、為讓同學們能牢記量詞的用法,老師特地為大家準備了一首兒歌,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 一條魚,兩只鴨,
三個桃,四塊瓜,
五輛車,六匹馬,
七棵果樹八朵花。
詞語搭配要適當,
用錯量詞鬧笑話。
(設計理念:在層層遞進的教學環節中,這是學習量詞運用的最后一個環節,旨在通過瑯瑯上口的兒歌朗讀,加深所學內容的印象,牢記量詞的用法。)
三、我會讀
1、老師這里還有幾個詞語,需要大家來填一填量詞呢!哪個小朋友來試一試?
出示:書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運動褲
生答:一張書桌 一條板凳 一張椅子 一床棉被 一條運動褲]
(設計理念:五個詞語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既檢查量詞的用法在聯系生活實際后學生的掌握情況,又自然的過渡到所學的第二個內容。)
2、其實剛才出示的這幾個詞語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二個內容“我會讀”當中的內容。
出示詞語: 書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運動褲
本領 習慣 宣布 稱贊 議論紛紛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勞 吞吞吐吐
3、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里面有很多字是本單元剛剛學過的生字,如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詞語,請你做個記號。
(設計理念:出示詞語自讀并做記號,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查習慣,為后面所授新內容節省時間。)
4、全班交流不認識的詞語。
(設計理念: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識字教學是教學中的重點,教師在教學中經常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對學生自主識字有相當大的幫助。對于較枯燥的識字教學來說,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就會學得輕松且記得牢,不容易回生。)
5、全班齊讀
6、同桌之間互相檢查,看看有沒有讀錯的地方。
(設計理念:同桌之間相互檢查學習情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且檢查效果與教師檢查一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7、師生共玩魔方游戲。
有沒有哪位同學想開玩開火車游戲呢?想的話大聲說出來。(開火車讀詞語)
(設計理念:通過游戲,教師帶領學生在快樂輕松的環境中再一次鞏固所學詞語。)
8、同學們都很棒,這么多詞語全都認識了,所以小火車開得又快又穩,現在老師請同學們從這么多詞語中選出一個或兩個你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當然,如果你能用這些詞語編個故事出來,那就很了不起了。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