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從現在開始》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課件播放有鳥聲、昆蟲聲、水聲的充滿著大自然氣息的音樂;出示大森林的圖片)早晨,太陽出來了,陽光照在美麗的大森林里。聽,小鳥在歌唱,小溪在歡笑,這里的一切多么美好!在這兒生活著一群快樂的小動物。
師:大家好!我是蹦蹦跳跳、愛吃蘿卜和白菜的兔姐姐。咦,你們是誰呀?
2、這一天,森林里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打破了大森林的平靜。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嗎?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師:你們讀得可真棒,想不想讀讀這個故事呀?那么怎么讀好呢?(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畫面,一邊讀一邊畫出自己讀不好的字、詞、句。)學生練讀,讀完后在小組里互相交流、幫助,解決疑難。
2、師:取出帶有生字的圖片,讓學生讀
老師幫助矯正讀音。
師:出示“我會讀”學生一起讀生字。
3、不過光會讀可不行,你們能記住它們嗎?那就快開動你們的腦筋想辦法吧!
師:誰想的辦法好,出示“我會認”學生分組討論識記辦法。
4、學生交流自己識字的方法。
5、課件出示“之”和“現”。
學生練寫,師指導寫字的姿勢,寫完后展示學生的作品。
師:你們的字寫得真好!
6、課件出示“我能讀好”和文中帶有生字的句子。
學生練讀,老師和學生比賽讀。
三、朗讀感悟,體會感情。
1、師:告訴你們一個特大的消息,咱們的獅子大王要選新首領了。松鼠妹妹,你干嗎這么看著我呀,噢,你不懂什么叫新首領,是嗎?誰來幫幫她?(解釋“首領”一詞)
師(課件出示課文第一段):誰愿意做回威風的獅大王?
2、師:獅子大王的這個命令可引來了不少小動物,走,咱們去看看他們的表現吧!我們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后面的課文,看看誰的收獲大,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小問號標出來,好嗎?
學生自由讀課文。
3、(出示“我的收獲”)師:通過朗讀你們都知道什么了?別的小動物說的時候,你一定得注意聽,如果別人知道的正是你不知道的,你聽懂了,就可以把小問號擦掉了。如果大家說完了,你還不懂,就趕快問,好嗎?
學生交流自己的收獲,講到課文的哪個自然段,教師就相機引導學生學習哪段。
(1)(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課文)師:貓頭鷹當上了大王,瞧他多神氣!貓頭鷹的話可難讀了,誰敢來嘗試?
師帶頭議論,讓小動物們各抒己見,理解“議論紛紛”的意思。
師:唉,誰叫這是大王的命令呀,只好遵守了。
這一天,森林里的顯得格外安靜,所有的小動物都在家里,除了貓頭鷹,誰也睡不著。
太陽落山了,小動物們都出來了,但他們誰都沒勁了。
一個星期下來,小動物們都叫苦連天。
(2)(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課文)師:袋鼠當上大王,可激動了,大王下了命令還不快跳!
(3)師:哎,伙伴們,這兩個大王可沒讓我們少受苦,這猴子大王會不會……(課件出示課文第三段學生用擔心的語氣讀。)
4、師:獅子大王,你準備把皇冠給誰呀?
學生邊讀課文最后一段中獅子的話邊將王冠戴在猴子頭上。
師: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獅子大王嗎?(讓他們明白只有尊重別人的習慣,才能受人喜愛。)
四、創設情境,結束學習。
自從猴子當上大王后,森林里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小動物們按照自己的方式愉快地生活著。
二年級上冊《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設計的主要理念是“朗讀感悟,想象體驗”。
1.抓住重點詞句,培養語感,體驗情感。
教學設計中以重點詞句為“抓手”,以朗讀訓練為“橋梁”,借助畫面,引導學生想象童話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在形象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練讀、演讀、悟讀,進而體會童話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神氣極了”的精彩演讀、“議論紛紛”的情境創設、“叫苦連天”的角色體驗、“跳得怎樣”的詞匯積累與運用等,都較好地體現了語文學習重語感培養和情感體驗的特點。
2.引導對話,倡導個性化閱讀。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去關心童話中的人物,鼓勵他們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發表自己的想法。學生在與小猴子、貓頭鷹、袋鼠的對話中,既是對文本所蘊含價值觀的感悟和認同,也是表達自己對文本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是一種個性化的閱讀。
本課對教材的把握與處理:一是教師依學情變化,調整教學方案,體現“順學而導,以學定教”的思想;二是對精讀與略讀處理恰當。精讀段落──濃墨重彩,細膩而活潑;略讀段落──惜墨如金,簡潔而明快。三是講究變化。如第四自然段,改變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默讀中靜心思考,從書中找疑,在合作中解疑,質疑、解難與朗讀訓練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