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小鳥和牽牛花》教學實錄含評析

發布時間:2017-11-04  編輯:林儀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通過小鳥和鳳仙花、小草、牽牛花等小伙伴的故事,了解小草、鳳仙花及牽牛花等幾種植物的生長特點,學習牽牛花等助人為樂、關愛他人的精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認識13個生字。

  教學重點:

  了解牽牛花能陪生病的小鳥的原因。

  教學難點:

  體會牽牛花、小草及鳳仙花樂于助人、關愛他人的精神。

  教學流程:

  一、直接導入,引發質疑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童話故事。(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后,你都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課文可能寫的就是小鳥和牽牛花之間的故事。(師板書:故事。) 生:小鳥和牽牛花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師板書:關系。)

  生:這個故事中還有沒有其他的人物呢?(師板書:其他。)

  師:一個短短的課題就引發了同學們這么多的疑問,看來你們都是愛思考的學生。不過這些問題,還主要靠你們自己來解決,能做到嗎?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評析:學貴有疑。只有教會學生質疑問難,啟發學生質疑,教師才能真正地把學生擺到了主體的地位,學生才能真正讀懂學會。為此,教者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質疑,以激發學生深入讀書的興趣,并潛移默化地教給學生就文題質疑的方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讀書之前,提個小建議: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遇到讀得不流利的長句子,畫下來反復多讀幾遍,這樣就能很快地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同時不要忘了,畫出生字和自然段。(生邊讀書邊動筆標畫自然段和生字、生句;師巡視觀察。)

  師:在讀書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同學為自己找了一位學習伙伴共同學習,這真是一個不錯的學習方法。現在我們也采用這個學習方法,在你周圍的同學中找一個學習伙伴,互讀課文,還要請他幫你指出讀書中的不足。(生互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師:現在邀請幾組學習伙伴來共同讀全文,每一組可以讀同一自然段,也可以讀不同自然段。兩分鐘準備時間,然后我們就來讀課文。

  (生以學習伙伴為單位商量讀書內容,并進行練習。)

  (師指名按自然段讀全文后,讓學生對讀書情況進行簡評。)

  師:你們可真不簡單,通過自己的努力,課文讀得既通順又流利。現在請你細心地回想一下剛才所提出的那些疑問,看一看有哪些你已經解決了。

  生:我知道了小鳥和牽牛花是一對好朋友。

  生:小草和鳳仙花也是小鳥的好朋友。

  生:我還知道了小鳥生病了,牽牛花主動爬到鳥窩邊去陪它。

  (生邊回答,師邊完成板書。)

  師:那你們能結合課題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嗎?

  生:課文主要寫了小鳥和牽牛花是一對好朋友,小鳥生病了,牽牛花關心和幫助小鳥。

  生:課文主要寫了牽牛花的好朋友小鳥生病了,牽牛花爬到鳥窩旁去陪小鳥。 師:還有沒有沒弄懂的問題或者是又產生了新的疑問?

  生:既然小草和鳳仙花也是小鳥的朋友,為什么它們不去陪小鳥呢?

  生:為什么牽牛花可以爬上樹去陪小鳥而別人不可以呢?

  生:牽牛花是怎樣爬上樹的?

  師:看來問題還真不少,那咱們再來細細地讀讀書吧。

  評析:學生對自己提出的疑問,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師正是把握了這一契機,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讀課文。在充分讀書之后,回顧課文內容釋疑,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生“多思”、“勤思”,從而達到初讀感知課文內容的目的。同時在讀書過程中,教師還注重引導學生不斷生成新的問題,以激發出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情。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師:(指名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邊聽邊想一想,平時小鳥會與好朋友做哪些有趣的游戲呢?

  生:會在一起玩捉迷藏。

  生:在一起玩玩具。

  生:小鳥會把它看到的、聽到的有趣的故事講給小花和小草聽。

  師:就請你帶著這種愉快的心情再來讀一讀第1自然段。(生讀課文。) 師:有一天,小鳥病了,躺在窩里??(師范讀第2自然段。)

  師:生病的小鳥多孤單呀!你生病時,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呢?(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展開想象,暢談自己生病時的感受和想法。)

  生:我生病的時候就特別希望有朋友能來看我。

  生:別看平時我不喜歡上學,可要是生病在家的時候,我就可想上學和同學們在一起玩了。

  生:我生病的時候,要是有人來陪我玩,我可開心了。

  師:生病的滋味可真難受。如果你是小鳥的一位好朋友,會想出哪些好辦法來安慰它呢?

  生:我要陪它一起玩,給它講笑話,讓它高興起來。

  生:我和它一起唱歌,一起學習。

  生:我還會把老師當天講的內容講給它聽,和它一起做作業。

  生:我還要把好吃的帶給他吃。

  師:有你們做小鳥的朋友,它一定會開心的。那小鳥的好朋友牽牛花又是怎樣做的呢?讀一讀課文的6、7、8自然段,畫一畫相關的語句,然后說給你的學習伙伴聽一聽,讓他和你共同分享學習的快樂。

  (生讀書后,在學習小組內交流。)

  生:牽牛花知道小鳥生病了,就爬上了樹給小鳥吹起了小喇叭。

  生:牽牛花去陪小鳥了。

  師:你愿意讀一讀這些句子嗎?

  (生讀課文的第6自然段,電腦出示相應的語句。)

  師:從這幾句話中你知道牽牛花爬得怎么樣?

  生:爬得很吃力。

  生:爬得很辛苦。

  生:爬得很不容易。

  師: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知道?

  (生找到“使勁 ”、“爬呀爬呀”、“終于”。)

  師:那牽牛花爬了多長時間呢?

  生:爬了一天。

  生:我認為是爬了兩天。

  生:我覺得是爬了很多天。

  師:到底是幾天,再讀一讀這幾句話,然后說說你的理由。

  生:從爬呀,爬呀,可以看出牽牛花爬了很長時間。

  生:我從“終于”這個詞知道牽牛花爬的時間不是一天、兩天,可能是好幾天。 生:“這一天”肯定不是說第二天。如果是第二天的話,課文就可以用“第二天”,不用“這一天”了。

  師:其實牽牛花和我們校園內種的爬山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想想在我們生活中,爬山虎從墻腳爬上屋檐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生:它長得很慢很慢,得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師:那牽牛花爬上樹同樣也是——“很慢很慢”。(生和老師共同說“很慢很慢”。) 師:為了去陪生病的小鳥,牽牛花要堅持這么長時間向上爬,它可真了不起。誰還愿意讀一讀這幾句話。(師指導生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子。)

  師:小草和鳳仙花同樣是小鳥的朋友,可是它們卻不去陪小鳥,這可算不上是真朋友。

  生:老師你說的不對,它們也想去陪小鳥,只是上不去。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因為它們長在地上,不會飛也不會爬樹,所以它們不能去陪小鳥。 生:我們都知道過小草是不能爬樹的,它只能生長在地上。

  生:而且,你看鳳仙花因為不能陪小鳥,它臉都紅了。

  生:小草也對小鳥說不好意思。

  師:看來鳳仙花和小草同樣也在關心著小鳥,只是它們沒有辦法爬上去,那該多難過呀。你能讀出小草和鳳仙花這種想幫忙而又無能為力的語氣嗎?(生有感情地讀課文。) 師:和小草、鳳仙花比起來,牽牛花的本領可大多了。那你知道它是怎樣爬上樹的嗎?認真觀察書中的插圖,讀一讀課文的第6自然段就知道了。(生邊讀書邊看插圖。) 生:牽牛花是用它的蔓兒纏在樹上爬上去的。

  師:自然界中,像這樣的植物還有哪些?

  生:爬山虎,豆角秧,黃瓜秧等。

  評析:在了解全文的基礎上,合理地重組教材內容,利用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把學習語文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引發思考,深入探究,展開想象,使學生的思維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訓練。這樣,就使教學過程成為讀、思、感、說相結合的有機整體,體現語文教學的綜合性。

  四、再讀課文,體驗品味

  師:要是它們也生活在大榆樹下,你覺得它們會怎樣做呢?

  生:它們也一定會像牽牛花這樣爬上樹的。

  師:看來能擁有真摯的友情才是最幸福的。那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幸福的感覺,再一次有感情地讀讀全文吧。(師生配合,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師:課文讀完了,不知道同學們還有沒有什么問題。

  生:沒有了。

  師:老師有個想法,雖然鳳仙花和小草爬不上樹,那可不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來幫助和安慰生病的好朋友呢?

  (生短暫思考后舉手回答。)

  師:說不如做。不如我們就在課后替它們做一些準備,下節課的時候我們一起來演一演。別忘了,如果你的身邊有生病的親人和朋友,向他們獻上你的一片愛心。

  評析:把語文學習的空間拓展延伸到課外,既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又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第一亚洲 | 午夜亚洲人人精品一区 |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 三级三级久久三级久久 |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婷婷涩六月丁香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