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風娃娃》說課稿及反思

發布時間:2017-10-28  編輯:林儀 手機版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特點

  《風娃娃》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的一篇看圖學文。本文共有三幅圖,八段文字。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生動有趣,層次清楚。通過風娃娃既乖得可愛,又“傻”得可愛,生動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風為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課文結尾留給孩子們一個問題,讓孩子們通過討論、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本文緊緊圍繞本組“怎樣看問題、想問題”這個專題,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閱讀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2、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詞句的理解,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難點: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真的有用”的道理。

  3、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真的有用” 的道理。

  4、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圖片

  5、課時安排

  整課計劃2課時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指導朗讀感悟文章內涵,總結全文,激發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

  二、說學生

  我班學生大多數活潑大膽且獨立,他們對童話故事特別感興趣,絕大多數的學生識字速度較快,識字扎實有效,但在語言表達能力上還有待提高,在有感情的朗讀上還有待提高。

  三、說教法、學法:

  對于二年級的課文,面對的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并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等,并且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導入法、小組合作討論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教學。學生的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學習。

  四、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孩子們喜歡畫畫,所以我在黑板上畫出了風娃娃的圖像以及課文的插圖,因此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導入新課。

  (二)初讀感知,檢測生字、新詞

  1、提出自讀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不認識的字求助于帶拼音的小樹葉或自查字典。明確了讀的要求,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使他們有事可做。這樣可認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認讀課文中12個生字,先通過指名認讀、全班齊讀等方式加以檢查、正音,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識記這些生字的,在此基礎上,我適時采用了玩“給生字小朋友找伙伴”的游戲,讓學生主動參與,以比賽的形式認讀,讀得全對的能得到老師的獎勵。然后老師也參與其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課標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提出幾個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

  1、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局出發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我首先就提出了2個主要問題:①、風娃娃為人們做了哪幾件事情?②、這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壞事呢?這里我是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學習討論總結,這樣很快就把文章的脈絡梳理好了。

  2、對于課文內容我是從三大板塊來教的:

  第一板塊:品讀課文第二至八段:找出風娃娃一共為人們做了幾件事,這幾件是不是都是好事呢?(把全班學生分為三小組來一起學習討論,并派一位代表起來發言。)

  第二板塊:研讀“做好事”板塊。這一板塊我是采用“導學”的方法,風娃娃為什么要幫人們做好事?它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提出問題: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一句話。從他心里想的,你體會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樣?(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身感受。)

  第三板塊:研讀“做壞事”板塊。這一板塊我是采用學生“自讀自悟”的方法,先讓學生看課文插圖,創設情境:讓某個學生說說自己都看到了哪些糟糕的現象,并問:當你碰到了風娃娃,你會怎樣責怪風娃娃呢?你會對它說些什么?

  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由該句話引導學生去幫風娃娃找尋答案,學生很自然地就總結出了課文想要說明的道理:幫別人做好事,光有好的愿望還不行,還得看你做的事情是否對別人有用。因勢利導,從風娃娃的故事中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四)總結全文,擴散思維。

  (1)、指著高興、傷心的兩個風娃娃問:你喜歡哪個風娃娃,說說理由,有的說:喜歡高興的風娃娃是因為它很可愛,樂于助人。而有的說:喜歡傷心的風娃娃是因為它有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2)、讓學生說說風對我們還有哪些好處和壞處?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促使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激活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五)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圖文結合,直觀形象,突出了重難點,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風娃娃》教學反思

  《風娃娃》是新課程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四篇課文,本單元教材是圍繞“怎樣看問題、想問題”這個主題安排了一些給人啟迪的成語和故事,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閱讀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課文中的風娃娃是怎樣的呢?是一個可愛的孩子,胖乎乎的臉,圓溜溜的大眼睛,仔細閱讀課文覺得風娃娃其實就在孩子們的中間。他既可愛,有時又有些淘氣,讓孩子們從風娃娃的身上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可別好心辦成了壞事。

  教學開始,我以求助信的方式導入課文的學習。風娃娃因為什么事這樣傷心?勾起孩子們的同情心和好奇心,讓學生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因為這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所以重點放在生字的教學上。我以讀準字音、記住生字、讀準詞語、讀通句子,這樣層層遞進、由易到難的方式掌握鞏固好字詞的教學,其中用了開火車、當當小老師等方法。

  在初讀課文后設計了一個體現文章整體性的問題,思考“風娃娃去了哪里,做了哪些事情?”學生能很快找出風娃娃做的事情有:田野,吹動大風車;河邊,推動帆船;廣場,吹跑風箏、衣服,吹斷小樹,讓學生整體地了解課文。接著又問:其中哪些讓大家高興,哪些讓人們傷心呢?這個問題也難不倒學生。

  學習第二自然段時,以課件導入,通過范讀、表演讀、對比讀、齊讀等不同形式的讀,感受風娃娃做好事的快樂。引導學生說“啊,好痛快呀,秧苗……….”, “啊,好舒服呀,秧苗……….”等等,做到讀與說的相融合。

  風娃娃做的其他事情和寫字教學,學習還應和生活相聯系,風娃娃還做了哪些事?這些環節留在第二課時。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明白做事是不能一廂情愿的,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還要全面考慮問題,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認真動腦,少做傻事,快快長大。

  總之,在上完課文之后感覺要上的內容還有很多,沒能讓學生進一步深入教材,也感覺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上,對教材的開發與拓展上還很不夠,前后之間的教學經驗也沒能夠很好地進行互動生成,還得在平時多多努力學習,加強業務上的探究。


更多相關文章:

1.二年級語文上冊《風娃娃》說課稿及反思

2.《風娃娃》說課稿及教學反思【精品】

3.《風娃娃》說課稿及教學實錄

4.《風娃娃》優秀教案設計精選2篇

5.人教版二上《小柳樹和小棗樹》說課稿

6.《小柳樹和小棗樹》說課稿

7.《酸的和甜的》優質說課稿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无 |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艾草网 | 亚洲第一网址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喷水精品视频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