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我們去旅游》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口語交際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聽說能力。
2、能勇敢的承擔口語交際中的“導游”角色,增強收集資料的興趣。
【教學重點】
想辦法把自己知道的風景名勝解說清楚。
【教學難點】
想辦法把自己知道的風景名勝解說清楚。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彩筆。
【教學設想】
本次口語交際可先創設情境我們出去旅游,引學生入情入境,再自由組合成“旅游團”,以小組為單位輪流當“導游”,向“游客”們介紹景點,最后評選“最佳小導游”。
【教學過程】
一、情景談話,引出課題
1、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飛,楓葉似火,碩果累累。在這美麗的季節里,讓我們一起去旅游,去領略祖國的壯麗山河,去欣賞各地的美麗風光。
2、課件配樂演示祖國各地的風景名勝。
3、剛才我們去旅游,說說你們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二、進行口語交際
1、學生拿出自己課前收集到的風景名勝圖片或資料。
2、學生自由組合成“旅游團”,給自己的旅游團起個名字。
3、在自己的旅游團里輪流當“導游”,向小組內的“游客”介紹自己知道的風景名勝:
“游客”可以隨時向“導游”提問題,“導游”要耐心解答。
三、競選“最佳小導游”
班長主持,各小組派一名代表當評委,各“旅游團”選派代表參加競選活動。
四、小結
小朋友們,這一節課我們跟隨“小導游”到了許多地方,飽覽了祖國各地的風光,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你們還想學到更多的知識嗎?我們可以到課外書中去暢游,可以到網上去旅游,有機會的話,還可以親身去領略山河的美麗、風景的迷人。這樣,這樣你會成為一名快樂的旅行家。
【板書設計】
我們去“旅游”
“最佳小導游”
【教學后記】
本次口語交際學生經過精心準備,把自己知道的、看到的風景向“游客”介紹,參與積極高,有些同學的語言組織能力需進一步加強練習。
《口語交際·我們去旅游》教學設計二
這次口語交際可與本組課文的學習結合起來,也可以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結合起來進行。要提前布置學生(獨立或合作)通過各種途徑廣泛搜集各地風景名勝的資料,并加以整理。比如,資料歸類,圖片剪貼,寫廣告詞、解說詞。在口語交際課上,可結合學生自己選擇的風景名勝點,自由組成“旅游團”,輪流當“導游”,介紹自己了解的風景名勝,并進行交流。可以安排下面的環節。
一、展示資料,選擇伙伴
展示地點可設在教室,也可設在寬闊的操場,甚至野外。讓學生在展示出的資料中了解自己關心的風景名勝,并在此過程中選擇好自己的交流對象,完成分組。注意在選擇交流對象過程中的交往方法和注意事項。
二、分組交流
這是這次口語交際活動的重點。可以讓學生通過商量,選擇下面的交流方式。
1、“導游”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和知道的情況,“游客”提問,“導游”解答。
2、“導游”在介紹的過程中,“游客”隨時提問,導游靈活安排介紹和答問兩方面的內容。
3、“游客”先提問,“導游”一一作答,然后“導游”再介紹游客沒有問到而自己認為有必要講的情況。
三、全班交流
各組推選最好的“導游”,在全班介紹風景名勝,并進行交流。如時間不允許,可先讓各組代表簡單說說自己準備介紹的內容,讓大家選出兩三個代表在全班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像小組交流一樣,也可以變換方式,注意體現師生和生生的互動。
四、總結
簡單總結一下這次活動的情況,可一起分享搜集資料的經驗,交際的經驗,也可評“最受歡迎的‘導游’”,“最受歡迎的‘游客’”等。
《口語交際·我們去旅游》教學反思
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職責。口語交際也是語言表達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的等多種能力的有機結合。這是一個挑戰,也是語文教學的升華。
今天上的口語交際課是《我們去旅游》,我課前準備了一些資料,本以為上起來會如行云流水,但是學生似乎興趣不高,很多同學懶懶地坐著,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自我感覺是唱獨角戲,帶著疑問下課后我去問學生,似乎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很多同學說不敢說,怕說錯了沒面子。
所以我感覺培養口語交際能力首先是學生在口語交際課時要敢于說,這使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的一次口語交際課,我們學的內容是《秋天》。這堂課不能說很成功,學生的語言表達不是很流暢,重復話、羅嗦話也多,即便是同學老師指出答題學生的毛病也似乎不會影響他的情緒,學生們仍舊樂于參與,發言的積極性也高。
這兩節課前后不到多長時間,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仔細分析究其因,第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秋天是孩子們最感興趣也最熟悉的話題,這個美麗的季節剛剛的來到,學生喜歡有話可說。第二,學生感受到了,也看到了秋天,所以對那里的景色比較熟悉記憶深刻,說起來就不費勁。
認真反思一下,真的要在多方面下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