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淺水洼里的小魚》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單元主題是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珍愛生命。這一篇文章描寫了一個小男孩用他的善良、執著將留在淺水洼里的小魚一條一條扔回大海的故事,教育學生要保護動物,珍愛生命。
二、說教學目標
“一主”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閱讀中體會男孩的愛心,樹立保護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2、學會批注式閱讀。
“兩翼”目標:
1、閱讀并背誦詩歌《誰在乎 我在乎》以及名言,感悟文章主題思想,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通過小男孩的行為感悟他愛護動物,珍惜生命的純潔心靈是本課時的難點。
四、說學法、教法
(一)說學法
這節課我采用了批注式閱讀方法,之前做了一個調查,二年級的孩子沒有涉及到這種讀書方法,而這篇課文內容簡單,道理深刻,孩子們讀書之后有自己的感受。既然學生有一定的領悟能力,讓孩子們做批注也是可行的。所以,我在一開始就讓學生先讀書,再說感受,然后再教學生做批注,通過課件展示什么是批注,介紹這種讀書方式的好處,逐步教會孩子做簡單的批注。
(二)說教法
1、以學生為主體,轉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我在教學時,努力體現這一理念,在教學2~6自然段時,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思考,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更大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運用批注式閱讀,寫出自己的體會,及時交流激勵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愛學習、會學習,也真正做到了“一課一得”。
2、以讀為主,體現語文學科特點: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書方式,自由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對讀、師生問答讀、角色體驗讀以及漲潮式朗讀等方式讓學生通過多種朗讀來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學習第一段時,先由學生自由讀,體會小魚的可憐,交流感受之后,讓學生當小魚,體驗小魚那種迫切渴望被救的心理,然后帶著感受再讀課文,從而達到有感情朗讀的教學目標。
五、說教學過程
1、講故事創設情境,引入課題。通過課件展示小魚在海里游來游去,激發學生對小魚的喜愛之情,隨著故事的發展為小魚后面的命運充滿同情。這樣一來,學生的感情被激發出來,在感受文本思想時,也就水到渠成了。
2、感知課文,讀后說說自己的感受,并學做批注。讓學生學會做批注是這節課我要完成的一個目標,但是前提是得有學生的自身感受。我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有了這些做基礎,做批注也就比較容易了。
3、讀書感悟文章思想情感。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手段,語文教學應當以讀為本,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自己感受的基礎上朗讀課文,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體會文中思想感情。在第二自然段教學中,我讓孩子們親自做動作讀文,體驗男孩不停地撿魚、扔魚,深刻感受男孩對小魚的在乎,對生命的珍惜。
4、帶文,思想得到升華。一首小詩《誰在乎 我在乎》讓學生深深懂得保護動物,珍惜生命的道理。兩句名言起到了總結的效果。
板書設計
28淺水洼里的小魚
保護動物
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