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這對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這課的教學中,老師始終堅持情景性與工具性相結合的原則,在把握語文基本訓練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尊重學生個性的理解和感悟。通過情景的創設、朗讀的體驗,對話的交流,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意義,熱愛生活,尊重他人。我覺得文老師這節課最大的亮點是教師善于抓住文本的空白給學生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間為學生張揚其個性創設了很好的平臺讓語文課堂顯得情趣盎然。
于永正老師說:無情無趣就不成教學。教學中把學生當做小動物,讓孩子們當大王,體驗大王的風度,有的同學讀出了一只威風凜凜的大王,有的則讀出一只慈祥溫和的大王。孩子們進入角色,自然課堂就有情趣了。
而“議論紛紛,叫苦連天”是本課重點詞語,如果一味地靠教師講解,就顯得枯燥無味,教師巧妙地融詞義理解和情感體驗于一爐,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詞句,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從而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情趣。
本課教學中,教師還多次創設了情境,讓孩子們把自己當成森林里的小動物,融入到童話的情景之中并引導學生聯系課文插圖,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讀讀、想想、說說、議議、寫寫,比如:聽了貓頭鷹的命令,一個學生說“我是小熊白天不準活動,晚上我去外婆家很危險,可能被兇猛的老虎或者獅子吃掉。”一個學生說:“我是小白兔,只準我們白天睡覺,可是白天陽光明根本媚睡不著,晚上出來黑漆漆的找不到食物,我會餓死的。”聽了袋鼠的命令,孩子們的思維空間又打開了。一個學生說:“我是熊我的身體這么笨重,跳著走路會把我累壞,我怎么活啊?”一個學生又說:“我是斑馬讓我一直跳著走路我的腿會崴傷的。”教師由“教師角色”轉換成“獅子大王”角色,學生由“學生角色”轉換成自己喜愛的動物王國里多種動物角色,拉近了學生與教師與教材間的距離。
這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能點起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激發學生自主交流的積極性,有利于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關注全體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是一名出色的演員。角色轉換所產生的積極效果,使學生在情感驅動下,積極投入自己的體驗,獲得獨有創意的感受。
愛伊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豐富的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想象是孩子的天性,這種天性只有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和訓練下才能成為能力,我們要給語文課堂插上想象的翅膀,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才能不斷得以發展。
《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從現在開始》是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富有兒童情趣,語言活潑、情節耐人尋味。講的是獅子大王想找一個動物接替他做“萬獸之王”,每個動物輪流當一星期,誰做得最好,誰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領。貓頭鷹讓大家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小動物們叫苦連天。袋鼠要大家跳著走路,小動物們聽了直搖頭。可愛的小猴子讓大家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得到了大家的擁戴,成為森林里的新“萬獸之王”。
結合課程標準的理念、教材編寫的意圖以及學生發展的實際,我在設計本課時重點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1、抓關鍵詞感悟,以悟促讀
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具有很強的人文性。在教學本課時我以重點詞語為抓手,例如:“神氣極了”、 “激動”、“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等,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指導朗讀,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深入與閱讀材料形成對話,同時借助課件的直觀感受與語言描述的情境創設,引導學生想象童話中人物的神態、動作,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進而體會童話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得言得意”。
2、以學定教,巧計情境
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對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起著積極作用,為了在課堂上體現課標精神,我堅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巧計情境,努力在課堂上體現充分的自主學習,有效的合作學習,適當的探究學習。
不足之仍存在于課堂教學的很多環節中:
1、 學生搜集的資料能力不強,所以當一上課拋出問題:誰知道森林里都有哪些動物?它們習慣怎樣生活?時,學生的回答很凌亂,有的說不完,大有不吐不快的意思,但時間關系我只能控制學生的發言,迅速進入下一個環節。
2、 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弱,在完成老師給的討論題時,有時同學沒有動腦筋,在旁邊玩。
3、 課堂組織教學還不夠,有部分同學的積極性還沒有調動起來
努力和改進方向:
1、 優化課前準備,首先“吃透”教材,現行的語文教材是以人文性、文學性、時代性、基礎性、興趣性為原則編寫的,內容非常豐富,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當地把握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在教學中才能胸有成竹,應付自如。其次“吃透”學生,只有對學生有了透徹的了解,才能在課堂上對不同的學生應用不同的教學策略。
2、 優化師生關系,營造和諧學習氛圍。努力創設出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3、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教學實效。例如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景,巧設提問等。
4、 優化教學策略,探究最佳教學途徑。例如根據教學對象及教學內容不同的情況可采用分組教學、分層教學等等。
5、 優化教學反思,改進提升教學水平。實踐證明,不斷進行教學反思不僅可以獲得寶貴的教學經驗,還可以及時發現教學中的新問題,并通過改進或創新把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進而實現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