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做題,就是讓我們從多個方面對我們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八年級語文《日,月》同步練習,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基礎(chǔ)訓練
1、《日》《月》兩篇短文原載于散文隨筆《 》,寫于1940年至1941年。作者( ),原名( ),著名文學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分別為《 》、《 》、《 》;愛情三部曲,分別為《 》、《 》、《 》。
2、為加點的字注音。
旸( )谷 姮( )娥 浸( )在油中 瞬( )間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有沒有良好的思想素質(zhì),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B、他只不過是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他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
C、濟南冬天的天空是晴空無云的季節(jié)。
D、我們落實并組織學習了上級的指示。
4、《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故事,有什么含義?
語段過關(guān)
為著追求光和熱,將身子撲向燈火,終于死在燈下,或者浸在油中,飛蛾是值得贊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間它得到光,也得到熱了。
我懷念上古的夸父,人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沒有了光和熱,這人間不是會成為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嗎?
倘使有一雙翅膀,我甘愿做人間的飛蛾。我要飛向火熱的日球,讓我在眼前一陣光、身內(nèi)一陣熱的當兒,失去知覺,而化作一陣煙,一撮灰。
1、文中提到了“飛蛾”和“夸父”,它們的共同點是: 。
2、閱讀第三段文字,不禁讓人想起匈牙利詩人裴多菲著名的箴言詩《自由與愛情》,請把這首小詩默寫出來
3、第五段畫線的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飛蛾投火而死,但它“在最后的一瞬間它得到光,也得到熱了”,所以作者贊美它。可是夸父追趕日影,卻渴死在路途上,這也值得贊美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基礎(chǔ)訓練
1、《龍 虎 狗》 巴金 李堯棠 家 春 秋 霧 雷 電
2、yang2 heng2 jin4 shun4
3、B
4、在作者看來,姮娥是為了改變月光的冰冷,使已死的星球復蘇而奔月的。引用“姮娥奔月”的故事,含蓄地表明了作者要投身抗日革命戰(zhàn)爭,為正義事業(yè)不惜犧牲的堅定信念。
語段過關(guān)
1、 為著追求光與熱而不惜牲自己。
2、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3、 表達了作者要投身于正義事業(yè)的決心,為此甚至不惜獻出生命。
4、 追求光明與自由,獻身理想的路途是坎坷的,可能成功,可能中途失敗,甚至因此而獻出生命。但作者認為這是“轟轟隆隆”的死,是為正義而死,死得其所,這比“寒冷的、寂寞的”茍且偷生有意義。夸父追趕日影就是這樣,雖然渴死在途中,但他的精神讓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