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語錄大全(通用80句)
敬則小心翼翼,事無巨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余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曾國藩書信》。這篇文章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曾國藩語錄,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欲養精。
2、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
3、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4、觀人之法,以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為主。
5、防身當若御虜,一跌則全軍敗沒。愛身當如處子,一失則萬事瓦裂。涉世甚艱,畜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揚之,則棄,教人以善而外揚之,則仇。
6、將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過。若以古人至誠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魚下也。
7、這顆心狹猛急躁又清高狷介,絕對不是承載厚福的表現,應當努力轉到寬大溫暖暢和方向去。
8、我一顆心坦坦蕩蕩,毫不恐懼。
9、惟有忘記機心方可以消除眾多別人的機心,惟有懵懂才可以消除不祥。
10、小心謹慎安于天命,埋頭做事不問其他。
11、凡說話不切中事理、沒有分量的人,他的部下必定不會服氣。
12、人才不遭遇困厄則不能激發潛力,不心存戒懼深懷憂慮則不能發達。
13、胸襟廣大,宜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庶幾胸懷日闊。——《曾國藩書信》。
14、未有平日不早起,而臨敵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習勞,而臨敵忽能習勞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饑耐寒,而臨敵能忍饑耐寒者。——《曾國藩書信》。
15、今日之善退,正以為他日善進之地。——《曾國藩書信》。
16、心以收劍而細,氣以收斂而靜。——《曾國藩家書》
17、養生之法,約有五事:一日眠食有恒,二日懲忿,三日節欲,四日每夜臨睡洗腳,五日每日兩飯后各行三千步。——《曾國藩家書》
18、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曾國藩家書》
19、胸中不宜太苦,須活潑潑地養得一段生機,亦去惱怒之道也。既戒惱怒,又知節嗇,養生之道,已盡其在我者矣。——《曾國藩家書》
20、人于平旦不寐時,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謂智矣。——《曾國藩家書》
21、凡讀書有難解者,不必遽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記者,不必苦求強記,只須從容涵泳,今日看幾遍,明日看幾遍,久久自然有益。但于已閱過者,自作暗號,略批幾字,否則歷久忘其為已閱未閱矣。——《曾國藩家書》
22、用工不可拘苦,須探討些趣味出來。——《曾國藩家書》
23、大凡人之自詡智識,多由閱歷太少。——《曾國藩家書》
24、孝友為家庭之祥瑞。凡所稱因果報應,他事或不盡驗,獨孝友則立獲吉慶,反是則立獲殃禍,無不驗者。——《曾國藩家書》
25、視兒女過于嬌貴,柳子厚《郭橐駝傳》所謂旦視而暮撫、爪膚而搖本者,愛之而反以害之。——《曾國藩家書》
26、立志與自強人茍能自立志,則圣賢豪杰,何事不可為,何必借助于人?——《曾國藩家書》。
27、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曾國藩家書》。
28、人之疲憊不振,由于氣弱。而志之強者,氣亦為之稍變。——《曾國藩日記》。
29、君子欲有所樹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曾國藩日記》。
30、有過人之行而口不自明,有高世之功而心不自居,乃為君子自厚之道。——《曾國藩家書》。
31、自敬方能自尊,敬親方能齊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業方能事業有成。——《曾國藩家書》。
32、府畏人言,仰畏天命,皆從磨練后得來。——曾國藩
33、人若一味見人不是,則到處可憎,終日落嗔。 ——曾國藩
34、自其外者學之而得于內者謂之明,自其內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謂之誠,誠與明一也。——曾國藩
35、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曾國藩
36、見異思遷,欲求長進難矣。——曾國藩
37、夫知之而不用,與不知同;用之而不盡,與不用同。——曾國藩
38、今人計較擺布人,費心心思,卻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壞了心術,自損了元氣。——曾國藩
39、小人其心,君子其飾,名是而實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40、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飾己以要譽。所以古人臨大節而不奪,今人見小利而易守。 ——曾國藩
41、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夸己之長,乃忌人之長。皆由存心不厚,識量太狹耳。能去此弊,可以進德,可以遠怨。 ——曾國藩
42、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夸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43、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與人為善。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養人也,皆與人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師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無常師,即取人為善也;無行不與,即與人為善也。為之不厭,即取人為善也;誨人不倦,即與人為善也。
44、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嘗謂余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因引諺曰:"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此二語,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訣。
45、戒驕字,以不輕易笑人為第一義,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46、凡人氣質各有偏處,自知其偏而矯制之,久則自然,所以宋儒以變化氣質為學問急務也。
47、義利辯以小心,須嚴一介。是非起于多口,務謹三緘。
48、陰,小人者。陽,君子也。進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畢矣。
49、處天下事,前面常長出一分,此之謂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謂裕。如此則事無不濟,而心有余樂。若盡煞分數做去,必有后悔。處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則可以廣聽。留在人不盡之情,則可以全好。
50、善果證前因,愿斯世無災無害;拈花參妙諦,惟神功能發能收。
51、一心履薄臨深,畏天之鑒畏神之格;兩眼沐日浴月,由靜而明由敬而強。
52、無日不以龔黃召杜相規,愿諸君力行古道;斯民正當水火刀兵之后,賴良吏默挽天心。
53、大筆橫飛,顛張醉素;名山高臥,鶴骨松心。
54、百戰勛威,半壁東南摧上將;九天溫詔,再生申甫佐中興。
55、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
56、為己之學,成己所以成物,由本可以及末也。為人之學,徇人至于喪己,逐末而不知反本也。——曾國藩
57、"世事癡聾百不識,笑置詩書如埃塵。
58、水道曲折,立岸者見而操舟者迷。棋勢勝負,對奕者惑而傍觀者審。非智有明暗,蓋靜可以觀動也。人能不為利害所汩,則事物至前,如數一二,故君子養心以靜也。——曾國藩
59、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學則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棄也。孝其所以當孝,弟其所當弟,自是而推之,則亦圣人而已矣。
60、氣為心害,養心當先制氣。諸葛長青:制怒,制怒,怒火燒心,后果嚴重!
61、非望之福,禍必繼之。急當恐懼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驕則不可救矣。 ——曾國藩
62、"堅忍有恒"四字,最為辦事要著,勿畏難中輟,勿滋生弊竇,勿遺人口實。照此進行,何患不達目的? ——曾國藩
63、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學則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棄也。孝其所以當孝,弟其所當弟,自是而推之,則亦圣人而已矣。 ——曾國藩
64、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 —— 曾國藩
65、務虛名,不行駕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
66、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67、凡人皆不可侮,無用人尤不可侮。——曾國藩名句
68、人之精神有限,過用則竭。
69、在待人上,曾國藩告訴紀澤,名之所在,當與人同分,利之所在,當與人共享。在行為上,曾國藩要求兒子舉止要重,發言要慢,還要記住,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方可成大器,若沾染富貴習氣,則難以成才。他要兒子做有才有德之人:勤儉節約,自我約束,吃苦耐勞,能屈能伸。
70、凡事非氣不舉,非剛不濟。
71、夫士處世,無為可議,勿期人譽,無為可怨,勿期人悅。
72、百戰百勝,不如一忍。
73、行事常思退一步。——曾國藩
74、責己者當知天下國家無皆非之理。故學至于不尤人,學之至也。
75、銀錢則量力扶助,服務則勉力策劃。
76、費力則筋骨漸強,嬌養則精神愈弱。
77、無實而享臺甫者必有奇禍。
78、好自制不行與共財,困惑者不行與共事。
79、量力而行,不敢一毫欺人。
80、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孤高也。
【曾國藩語錄】相關文章:
曾國藩語錄02-06
曾國藩語錄06-24
曾國藩語錄經典語錄02-26
曾國藩名人語錄01-10
曾國藩的語錄38句08-06
曾國藩的語錄55條07-01
曾國藩語錄40句03-02
曾國藩的語錄45條01-26
曾國藩語錄100句11-27
曾國藩的語錄36條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