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的經典語錄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有名的語錄吧,語錄一般具有語句簡短流暢、通俗明了、詼諧機智的特點。什么樣的語錄才是好語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佛曰的經典語錄,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佛曰的經典語錄 1
1、佛曰:緣為冰,我將冰擁在懷中;冰化了,我才發現緣沒了。
2、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3、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4、佛曰: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
5、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6、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7、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8、佛曰:當舍于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
9、佛曰: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10、佛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11、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12、佛曰:尋找自我。
13、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
14、佛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15、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6、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17、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18、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19、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20、佛曰: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21、佛曰: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22、佛曰:剎那便是永恒。
23、佛曰: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24、佛曰: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25、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26、佛曰: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
27、佛曰: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28、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29、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30、佛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
31、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32、佛曰:為何不必?
33、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4、佛曰: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35、佛曰: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36、佛曰: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37、佛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佛曰的經典語錄 2
經典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
經典二: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源自《地藏菩薩本愿經》,當年地藏王菩薩原可以成佛,但他見地獄里有無數受苦的魂靈,不忍離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這句話的由來,屬于佛教的大乘。
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說“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天道無情、眾生皆苦,紅塵六欲、我甘沉浮!當年我曾在佛祖面前立下大愿,為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令其解脫、離苦得樂”這是大愿地藏王菩薩發下的弘誓大愿,這是大慈悲的境界。
經典三:
一切皆為虛幻
出自金剛經: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在佛法中談“虛”字,應該不能與漢語古文中的“虛實”概念相關。佛家說:一切皆為虛幻,人生如夢隨風散!聚散,喜憂皆是緣!
世界是波動的,在時間的調和下,一切都是對也都是錯。 一切既是波頂也是波谷。因為矛盾而又真實同時存在,所以正負抵消。一切皆為虛幻!
經典四:
佛曰:不可說也
很多的東西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佛教強調悟,一切成佛的法門都是開悟,無論是“頓悟”還是“漸悟”。但“法”是不能明說的,因為“萬法空相”,只有不執著于明確的“相”才能“開悟”。而如果用語言說出“法”來,那就是著了“相”了,就不是法的本來面目了。
所以佛祖要“拈花微笑”,只能啟示而不能明說。
經典五: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經典六: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
經典七: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
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佛曰的經典語錄 3
佛曰: 一切皆為虛幻
佛曰: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 佛曰: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佛曰:菩提并無樹,明鏡亦無臺,世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問曰:“如何能靜?如何能常?”
佛曰:“尋找自我。” 問曰:“世間為何多苦惱?”
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問曰:“人為何而活?”
佛曰:“尋根。” 問曰:“何謂之根?”
佛曰:“不可說。”
佛曰:剎那便是永恒。 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