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經典佛語的語錄36句
修行不是在最后一口氣才往生西方,而是當下活生生的往生極樂世界——只要把凡夫心換成慈悲清凈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佛語的語錄36句,歡迎大家閱讀。
1、人生的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一路上會有風和日麗,也會有雨雪風霜;會有艱難險阻,也會有一馬平川。有人相伴也罷,一人獨行也罷,人這一輩子,總有些事情需要你去面對,總有些無奈需要你去承受。無論怎樣,都要守住自己的心。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
2、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覺、感受,因為才會身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3、我們的繁忙并不在利益他人的事情上,而是在利益自己的事情上,所以忙的最終結果,當然是一無所獲。佛陀曾經很清楚地告訴過我們:幸福和快樂源于利益他人,痛苦和憂慮源于利益自己。無著菩薩也說:"諸苦由貪自樂起,佛從利他心所生,故于自樂他痛苦,修正換是佛子行。"
4、佛教是個以心為本的宗教,佛教的修持講究"修行切莫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即是外道。對自我的肯定也要由心而生,只有從心底認同自己,才不會在與別人的比較中陷入自卑,才能守住本性,專注于自己的生活和理想。
5、信心是學習佛法的根本,也是世間成就一切善法的根本。
6、大智修行始是禪,禪門宜默不宜喧。萬般巧說爭如實,輸卻禪門總不言!档罟賳T
7、一個人在生活中能做到平靜無為,對任何境遇都保持一種平衡的心態,就能達到"日日是好日"的理想狀態。平靜無為不是叫人一無所爭,也不是讓人完全不顧物質上的自足,而是要人看淡貧富,不為外界遭遇所動。
8、每個人都有你不具備的優點,每個人都有你達不到的高度。
9、非未見諦,而能見識。識不可視,譬如掌中阿摩勒果。識不在于眼等之中,若識在于眼等之中,剖破眼等,應當見識。賢護,恒沙諸佛見識無色,我亦如是。《大寶積經》卷一一0,賢護長者會
10、雖三藏十二部,言言互攝互融,然必得其要,方能勢如破竹。
11、迎合愛的腳步,你要有所改變。
12、大多數男人愛女人時,不自覺地會扮演強者的角色,照顧弱小的女子是他們陽剛的天性使然。
13、你若想被愛,就要先去愛人;你期望被人關心,就要先去關心別人;你要想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對別人好。這是一個保證有效的秘方,可以適用在任何情況。
14、善行,能莊嚴人格,美化世間;念佛,能往生成佛。世善如外在化妝之美,念佛是生命自然之美。一切修行,若落于有漏世善,皆不過如化妝美容,表淺,外相,不自然,不真實;念佛,內心住有彌陀的生命,便從里向外煥發出彌陀生命的光輝,這是佛性的真生命。
15、懷抱理想,不放棄任何機會,就能給自己帶來奇跡。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想要追求什么,那么就在此刻,想好自己的目標,確定前進的方向。
16、空并不是指空空如也,什么都沒有,而是指不能永恒,虛幻而難以捉摸,隨時變化,只有空才是不變的真理。理解了無常,才能放下心中的執著。
17、要清凈世間,首先我們每個人要先清凈自心,要用因果來規范心念和行為。
18、倫理道德是人類的希望,也是幸福的基礎。
19、生死相續,由惑、業、苦。發業潤生,煩惱名惑;能感后有諸業名業;業所引生眾苦為苦。(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六
20、盲目陷情愛,必被欲網覆,被魔羅擒捉,如魚被筌捕!都磁d自說·貪欲經二》
21、《論語》: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不管生命面對多少故事,聚散悲歡總是尋常,應該賦予生命一種自我拯救、自我覺醒的能量,而不是陷入一種消極徘徊的悲情,俗話說"人生何處不感傷",但更有一句"來日方長",活出對生命的尊重和仰望,去面對和適應,去創造和改變。#延參法師儒學文化講座#
22、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沐浴幸福和快樂,也會歷練坎坷和挫折。幸?鞓窌r,我們總是感覺時間的短暫;而痛苦難過時,我們卻抱怨度日如年。幸福和痛苦本來就是雙胞胎,佛陀是公平的,痛苦往往伴隨幸福并存。學會享受幸福,也要學會承受痛苦。
23、禪是禪非:簡單,是生活最高境界。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從簡單到復雜再精煉為簡單。簡單,開始是一種單純,最后是一種高度濃縮。不經歷復雜的簡單,品不出豐富的味道;嘗盡人間百味,還是清淡最美;看過人生繁華,還是平淡最真。簡單,是看透人生的智慧結晶。
24、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25、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26、您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27、財富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身心自在才是真正的解脫。
28、學佛能改變命運。我們積極地創造善緣,就會讓我們從智慧走向智慧,從光明走向光明,從幸福走向幸福。
29、私秘,有時是恐怖的,在暗夜里,游來蕩去,風一樣,開出詭秘的花來,一朵,又一朵。那些私秘,有時讓人喜悅,有時讓人恐怖,因為太過私秘,就有秘不透風的感覺,緊緊的,緊緊的,呼吸不過來,這樣的纏,可是,亦有隱秘的快樂,因為,私秘有很多不可告人,就這樣老死在心里,就像老死在江湖吧。
30、心在俗世中,不動不傷。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動即亡。
31、當舍于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
32、每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種懲罰。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33、愛要趁早,因為,沒有愛情會在原地等待你。 恨要趁晚,因為,能夠相愛一場就是緣分。 ——雪小禪 《賞心只有三兩枝》
34、人有兩種狀態,一是睡,一是醒。多數人只是隨別人與客觀環境而活,不自知,也不知要去哪里,只是隨著世風而行,這樣的人怎能說是清醒。
35、身凈、語靜、心靜,身心止于寂靜之境。舍棄追尋一切俗世的快樂的人,才叫做寂靜者。
36、攝護意忿怒,調伏于意行。舍離意惡行,以意修善行。智者身調伏,亦復語調伏。于意亦調伏,實一切調伏。
【經典佛語的語錄】相關文章:
精選佛語的語錄280句06-26
佛語的語錄38條08-09
精選佛語的語錄40句10-15
經典佛語的語錄36句08-17
經典佛語的語錄30句09-06
經典佛語的語錄集合65條01-20
通用佛語的語錄36條06-29
佛語的語錄集合30句10-25
簡單的佛語的語錄29條04-29
佛語的語錄集錦56句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