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佛語的語錄錦集75條
固執己見,雖聞佛法而不信,一句話——業障重。業障重,不能信佛,反而自詡,愚癡之極。以下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佛語的語錄75條,歡迎閱讀。
1、人生不在于順逆,而在于追求;生命,是一樹花開,或安靜或熱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歲月的年輪中漸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躍動的、抑或沉思的靈魂,就在繁華與喧囂中,被刻上深深淺淺、或濃或淡的印痕。
2、生活里無論坎坷、還是平坦,沒有人會告訴你怎么做,也沒有人替你做出決定,人生走過去,自己卻必須走出煩惱的圍墻,必須面臨選擇和放棄,也不必要為每一次選擇而沉重,也沒必要每一次放棄而悲傷,在疲憊不堪的時候,才知道覺悟,為時不晚。
3、努力才是人生的態度。如果,你正在埋怨命運不眷顧,那么請你開導你自己:命,是失敗者的借口;運,是成功者的謙詞。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埋怨,只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努力,才是人生的態度。
4、佛曰: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5、[天天禪語]人格升華,需有成人之美、包容之德。
6、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壇經·行由品》
7、比如一個人人住高級酒店,房間里有各種豐盛的美食及飲品,他以為都是免費的,于是隨心所欲地享用,然而當他離開時才發現,這些享用都會從押金里扣除。同樣,在短暫的人生里,人們過度地開發資源,破壞大自然,肆意浪費食物,并心安理得,然而當他離開人世時才發現,這些奢侈都會從自己的福德里扣除。
8、持咒若壞戒,不得上悉地,中品亦不成,亦不成下品。佛于毀戒人,不說咒成就。
9、諸佛、正法、賢圣僧,直至菩提我歸依,我以所修諸善根,為利有情愿成佛。
10、懂得感恩,才能更上一層樓。很多成功的人在談到自己成功的經驗 時,總是提到感恩意識特別重要。富蘭克林把自己的成功主要歸于經常有 感恩的心。因為感恩使自己謙虛,不至于驕傲自大。美國著名企業家福特 在成為世界巨富以后,不忘自己富裕的根本在哪里,多次大幅提高工人的 工資,并改善員工的待遇,員工脫貧以后,更熱愛企業,使企業效益 更好。
11、明人能護戒,能得三種樂:名譽及利養,死則生天上。《四分律比丘戒本》
12、新婦騎驢阿家牽,山青水綠。桃花紅,李花白,一塵一佛土,一葉一釋迦。一《洞山梵言禪師》
13、直截根源,不存知解。當陽露出,不費纖毫。若也眨起眉毛,早成蹉過;才落擬議,便隔千山。——《鼓山語錄》
14、近來每次下鄉看到農民依然那么辛苦,田間的路依然那么窄小,仍然存在原始的勞作方式,我就在想:修一公里高鐵的錢,如果用在一個鄉鎮的農田基本建設上會是什么狀況?
15、人生在世,知錯能改,則為君子之道。有錯不思改正,或者口是心非,那只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6、過年時,人們為了享用團圓餐而殘殺各種生命,食用活海鮮,這真是令人悲痛。懇請大家,不要將過年的快樂建立在動物的痛苦之上!你所得到的只是一頓飯的溫飽,可它們失去的是寶貴的生命啊!最起碼不要點殺,更不要過于浪費肉食,沒有必要傷害無辜的生命。請求大家,感謝你們,我真心為大家祝福!幸福快樂!
17、七生依一滅,一滅持七生,一滅滅亦滅,六七永無遷。(唐)長沙景岑禪師(《傳燈錄》卷十)
18、要想使婚姻生活美滿幸福,夫妻之間必須對彼此忠貞。
19、命運給每個人同等的安排,而選擇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釀造自己的情感,則在于自己的心性。你越是煩惱什么,越容易失去它。
20、世間森羅萬象,一切宛然存在。由于我們在主觀上存在妄想執著,才改變了外在事物的形象。
21、一不做,二不休,不風流處也風流。若要公私濟辦,好看露地白牛。——《法演禪師語錄》
22、持戒守規是最可貴的德行。
23、我們常常會陷入某種不能自拔的情緒之中,或者因為一片白云, 或者因為一縷清風。其實,不關清風白云的事,是云的自由、風的無羈 觸動了結滿塵垢的心靈,讓我們偶然瞥見了自己的本真。于是,借天上 的云路、風中的翅膀回歸靈魂的家園,便成為一種不可遏止的期盼!
24、一個傲慢的人常常會因為過于以自我為中心而忽視了身邊人的感受,會漠視甚至傷害到身邊的人,傲慢的人往往經受不住挫折,一旦遭到別人的批評或者責怪,就容易憤怒,甚至攻擊別人,以求自衛。
25、雖然沒有人知道遠方究竟有多遠,但是打開心靈之窗,讓快樂的陽光和月光涌進來,寧靜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滅的快樂之歌。
26、假使每一個人都把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看作是神圣的,我們以感恩的心情加倍地愛護它們,那么,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就會日趨完善。
27、愿盡未來一切劫,普為苦惱諸群生,滅除生死使無余,得佛究竟諸安樂。"四十華嚴"卷二十一
28、將粗話打磨成藝術的那是文字高手,將藝術還原成粗話的那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29、天機藏不得,花笑鳥啼時。不待重拈出,當人合自知。——《續古卷一》
30、"水"的柔弱自不必說,誰都能想象得到。然而"水滴穿石"的現象又印證了水的"剛強"超過堅硬的"石頭"。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原本"柔弱"的水變得如此"剛強"的呢?這里面蘊藏著一種巨大的力量,那就是——堅持!水的不懈堅持可以把石頭滴穿。也就是說,簡單的事情只要你能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得到一個偉大的結果。
31、反觀內心躁動之人,他們因為渴求太多,而導致失去了內心之平靜。這些人即使讓他們身處于深山之中,或者隱沒于古剎禪房,他們也只會感到焦灼難安。這是因為他們的內心并不富足,因此不能享受安靜之樂趣。
32、心中的負擔才是最重的負擔和精神桎梏。
33、如果不珍惜手中擁有的而總期待尚未到手的,怎么能夠幸福?細心享受你現在所擁有的生活,珍愛你的愛人,把握住看似尋常但卻實實在在的愛。擁有的就是最好的,那樣能心情舒暢、愉快幸福!。
34、對于過去發生的事情,我們無能為力;至于未來,它還沒有發生,關于它的一切不過是我們的想象。只有此刻,才是最真實的;也只有抓住此時此刻,才算是抓住了自身最寶貴的財富。
35、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你隨時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變化擾 亂心情,所以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有意識地培養一些讓你快樂的習慣,隨時 幫助自己調整心情。如果我們感到可憐,很可能會一直感到可憐。快樂也許 只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習慣。
36、如果一個人的愛讓自己的子女為難糾結,那就不是愛而是 害。不管是誰,如果認為自己的一切言行都是對的,那他肯定常常范 錯!錯,沒有關系,可以改,如若一生不改,到頭來錯在自己,傷得 最重的也是自己。任何錯,現在就改都來得及。
37、佛言:若有菩薩以勝意樂,能于我所起于父想,彼人當得入如來數,如我無異。
38、多聞圣弟子離貪伺,斷貪伺。心不懷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彼于貪伺,凈除其心。《中阿含經》卷三,業相應品
39、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差別就在于如何發掘和重用自己。不相信自己,就會把自己給忽略、耽誤。自信是人生的動力,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做一顆明珠,而不是做糞土。
40、有句話叫"愛的極致是寬容",即寬容是愛的最高境界。寬容是一種美德,具有偉大的力量,它讓一切自私和冷漠的人感到慚愧。我們確實需要一顆寬容的愛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溫情和幸福重現人間。
41、沒有真實的本事,只是虛張聲勢,自吹自擂,最終經不起推敲,定會露出馬腳。
42、戒度無極如金剛,不毀不犯無漏失,持心護戒如壞瓶,此名戒度不應棄。《增一阿含經》卷一,序品
43、懂得順應各種對象、不同環境來改變自己的態度,以最恰當的方法 讓對方接受自己的主張,就可能助你成功。
44、一切畏刀杖,無不愛壽命,恕己可為喻,勿殺勿行杖。《大般涅槃經》卷十,一切大眾所問品
45、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為眾生時此心不滅,為諸佛時此心不添,乃至六度萬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
46、佛學里把這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翻譯過來便是能容納許多缺陷的世界。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有缺憾的,沒有缺憾就不會被稱為"人世間"。
47、年輕時看遠,中年時看透,年老時看淡。看遠:看遠才能攬物于胸,只看眼前美景,難見山外之山。看透: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看淡:看淡不是不求進取,不是無所作為,更不是沒有追求,而是平和與寧靜,坦然和安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離塵囂遠一點,離自然近一點,淡泊就在其中。
48、佛門講的開悟,是一種反思與覺醒,心地在哪里在意,心地在哪里停留,心地在哪里障礙,活出內心的觀察,內心自我的觀照,放下那些內心的包袱,有痛就治愈,有傷就療傷,跌倒就爬起,用生命的力量,活出生命的活力,做命運的主人。
49、無論遇到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界,不起煩惱念,不增執著心,就是看破。人無恒常,事無恒久,順境時處之安然,逆境時處之泰然。
50、平靜來自內心,勿向外求。花開有聲,風過無痕。坐亦禪,行亦禪,緣起即滅,緣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規律,開心輕松,過好一生。
51、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感覺身心被凈化,濾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茶是一種情調、一種沉默、一種憂傷、一種落寞。人生一世,有多少東西能讓你牽掛,又有多少東西能讓你帶到另一個世界呢?愉悅也好,心碎也罷,終歸如茶,都會慢慢地淡去的,而其間禪意盡在茶中。
52、學佛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念經也不是高深莫測的文字游戲,能講幾段經文更不是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博學多才。佛經是佛陀揭示宇宙人生的真諦的記錄,學佛的目的是讓我們用佛法來指導我們的生活,少些煩惱、憂慮、偏激、狹隘、自私。多一些包容、豁達、光明、智慧,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甜美和幸福。
53、得得失失平常事,是是非非任由之,恩恩怨怨心不愧,冷冷暖暖我自知,坎坎坷坷人生路,曲曲折折事業梯,凡事不必太在意,人這一輩子,怎么都是過,與其皺眉頭,不如偷著樂。冬天別嫌冷,夏天別嫌熱,有錢別裝窮,沒錢別擺闊,閑暇養養身,每日找找樂,苦辣酸甜都嘗過,才算沒白活!
54、當一個人生活枯燥的時候——別忘了用心體會是一種習慣。當一個人人生乏味的時候——別忘了培養幽默是一種習慣。當一個人體力日差的時候——別忘了運動健身是一種習慣。當一個人工作疲憊的時候——別忘了認真休息是一種習慣。當一個人孤傲狂放的時候——別忘了感恩惜福是一種習慣。
55、世界上本來就沒有路,是因為人們走的多了就踐踏出一條路來。要想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就要不屈不撓堅持攀登,勤奮學習刻苦鍛煉,就一定能夠實現。
56、欲動,則心動;心動,自然煩惱叢生。得與失、榮與辱、起與落,這些東西,你在乎的越多,心里就會越痛苦。你舍棄的越多,內心就會越清靜。分擔別人的痛苦,可以消解自己的痛苦。拿出自己的溫暖,可以得到別人溫暖的饋贈。這就是愛的神奇力量。放不下、心底無愛、閑得無聊,這些都是增長煩惱的根源。
57、人生之路,坎坎坷坷。用心感悟,每一輪日出,總會讓人心花怒放,忘了煩惱;用心感念,每一場日暮,總會讓人心曠神怡,忘了世俗;用心感受,每一縷陽光,總會讓人心暖如春,忘了困乏;用心感覺,每一絲細雨,總會讓人心靜如水,忘了憂傷;用心感懷,每一位友人,總會讓人心潮澎湃,忘了遺憾。
58、人和人相遇,靠的是一點緣分;人和人相處,靠的是一點誠意。這世間,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生活中,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自然而然留在身邊的,才是最真的,最長久的。相遇最美,今生能遇見,就是難得的緣份,就是幸福,請永遠珍惜這份修來的美好吧。
59、苦是生活的原味,累是人生的本質。你走得再遠,站得再高,得到的再多,都脫離不了苦與累的糾纏。人生就是一種承受,一種壓力,讓我們在負重中前行,在逼迫中奮進。無論走到哪里,我們都要學會支撐自己,失敗時給自己多一些激勵,孤獨時給自己多一些溫暖,努力讓自己的心靈輕快些,讓自己的精神輕盈些。
60、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61、真正了解痛苦和痛苦之因的人很好,他很容易生起出離心和大悲心。
62、自來積毀骨能銷,何況真紅一點臂砂嬌。——王國維《虞美人》
63、理性只教導我們去肯定或者否定我們認為是確實的事情;我們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我們一無所知的事物。
64、這一生,我們要經歷許多事情,而心像一個篩子,在世事顛沛流離中,慢慢的一些人一些事就漏掉了。對于智者來說,他們漏掉的只是別人的過錯與不足,他們不會刻意去記恨一個人,而會記住他人的好和善,并時時充盈自己那顆感恩的心。寬容、大氣的生活會讓我們更容易感受到喜樂安然。感恩生命里的每一天。
65、黃金非毒蛇,凈財作道糧,外財固然好,內財更微妙,求財要有道,莫取非份財。
66、佛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67、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68、所謂佛性就是善的種子。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
69、在天地之間覓得一方安詳,聽風雨,聽山語,聽禪語。
70、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于一念,將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于心間。很些人,很些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這樣,那就放寬心態,順 其自然吧。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有一顆安閑自在的心,保持豁達的心態,不要讓自己活得太累。
71、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
72、皈依我佛吧!跳出紅塵外,不在五行中,行僧之旅。
73、如果你想離若得樂,獲得自在解脫,就應該好好學佛,而不是一味求佛。學習佛的大慈大悲、大覺大悟,要讓每個起心動念都是平等心、清凈心、慈悲心、菩提心。佛陀通過佛法,告訴你的是改變命運的方法。有佛法就有辦法,你要理解并踐行佛法,才能解脫。因為除了你自己,誰也改變不了你的業力和命運。
74、氣象要高曠,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縝密,而不可瑣屑;趣味要恬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嚴明,而不可激烈。
75、佛心沒有遠近,人的愿望也沒有大小,只要心誠意正,即可達到弘愿。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為樂,求人痛苦。
【佛語的語錄75條】相關文章:
精選佛語的語錄40句10-15
經典佛語的語錄30句09-06
經典佛語的語錄36句08-17
佛語的語錄38條08-09
佛語經典語錄(精選420條)07-30
通用佛語的語錄36條06-29
經典佛語的語錄匯編60句07-22
簡單的佛語的語錄38句07-15
佛語的語錄集合30句10-25
【精華】佛語的語錄36句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