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禪意的語錄集錦89句
若要明日平安,就要將今日做好。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禪意的語錄89句,歡迎閱讀與收藏。
1、生活中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只有一個選擇:對生活充滿希望,繼續前進。無論世事多繁蕪,總有一處靜幽,可以將心安放;無論沙漠多荒涼,總有一方綠洲,可以賞心悅目。用善心看世界,用大愛品人生,人間到處是美景,世界處處有真情。
2、人生中,快樂帶給我們愉悅,痛苦帶給我們回味。真正的快樂,我們很難記起,但痛苦卻往往難以忘卻。既然痛苦不可避免,我們又人們無法抗拒,為什么不學會面帶微笑迎對痛苦的來臨呢?
3、老天是公平的,它一邊給你苦難,一邊讓你快樂,生活的苦與樂總在更迭,沒有誰的命運是完美的,有時殘缺也是一種美。快樂是精華,能讓我們信心十足,痛苦是良藥,能讓我們頑強支撐。別為難自己,別苛求自己,放寬心,讓它包容傷害和痛苦。
4、不惑到來,雖然也會有歲月如梭光陰似箭的感喟,但更多的是對生命對人生有了更為透徹的理解,對生活也知道于懂得中更加珍惜,更是奇跡般地認識到天地萬物都有情,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花花葉葉總有禪意。
5、菩提無所得,你今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6、不畏大事,不輕小事。盡悲智力,究竟無遺。"四十華嚴"卷十二
7、佛家講緣起,生活也是各種緣的聚合。有順緣,就必有逆緣,順來,逆來,總很正常。遇上順緣,你很順利,也很得意,遇上逆緣,處處不順,你會失意。得意、開心,人就以為是好日子。失意、不開心,人就以為是倒霉、背運,過得好累、好苦。前一種感受,后一種感受,都是一種執著。尊重生活,尊重生活中的一切緣。這就是按照生活本來的面目,按照生活自身的方式去生活。
8、忙碌的確是一種生活狀態,但若只能從忙碌中體會到煩惱與紛擾,便很難擁有游刃有余、自由灑脫的心境。在忙碌的世俗生活中,保持一顆平常心,將忙碌的勞累與不快沉淀到心底,并用歲月將其風干成一種曾經奮斗的記憶,才是在工作中獲得快樂的方法。
9、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寬容。
10、一切苦的主要原因,源于自我珍愛的心,它的解藥就是珍愛別人。
11、其實,禪的本質是使人的生活充滿安詳真實情趣,使人們擺脫心理和情 感的困擾,看到我們自在生活的本來面目,從而以最真實平常的心態來看待 世事和享受我們擁有的真實自然的生活。人的精神生活是不能摻雜挑剔的, 更沒有必要充面子,畏首畏尾。只有以平直自然的心去生活,真正地回歸到 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同道唱和,無人而不自得。
12、佛門即空門,悟極返空,既然眾生都在苦苦求索著"空門"的真諦,佛祖自然不會將門關閉,而是大開佛門,只待有緣人。空是悟后所抵達的一種境界,悟來悟去終是空。
13、若執本清凈本解脫,自是佛自是禪道解者,即屬自然外道;若執因緣修成證得者,即屬因緣外道。(唐)百丈懷海禪師《百丈懷海禪師語錄》
14、學道須是鐵漢,兩字信條:真干。寧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當代)夏蓮居《自警錄》
15、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源,意識產生物質;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源,物質產生意識。大乘佛教的觀點既不是唯心主義也不是唯物主義,而是超越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中觀般若的大空性中,心與物是一體的;大法界的智慧中,主觀與客觀是一體的;究竟了義的境界中,能取與所取是一體的。
16、如何面對不幸每一分鐘,我們都能抖落滿身重負,放開過往的一切,開始下一段精彩。
17、俗話說:"虛心的人十有九成.自滿的人十有九空。"我們在取得好成 績時,還能保持謙虛的心態,才會更上一層樓。
18、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戲三昧,是名見性。——《壇經·頓漸第八》
19、事事羨慕他人是人性的一大弱點,就好像獨腳的夔羨慕多腳的蚿,多腳的蚿羨慕無腳的蛇,無腳的蛇羨慕無形的風一樣。它們都在羨慕別人,卻沒有想到自己的獨特能力:夔單腳跳躍而行是世間最簡便的行動方式;蚿有上萬只腳用來行走,有著自己的優勢;蛇雖沒有腳面,但它仰賴天生的機能行走,也自有優越之處;而風呼嘯而來呼嘯而去,行走天地不留下痕跡,這一番動人氣魄,又豈是凡俗能及。
20、可容我做這人間癡狂客,借一紙柔腸,漾開一壺春光,深凝在水一方。輕捻一抹花香,于筆墨中流淌,書一闕斷章,穿越魂靈,直達愛的天堂。贈你一枝春,婉約一卷如禪的光陰,化作你抬眼處的一片火樹銀花,氤氳成一幅絕美的情畫。
21、念什么便像什么,念什么便感召什么,念什么便得什么。念是非常奇妙的。
22、若能心正、念不偏,有定力堅守崗位,則事無不成。
23、人有道德上的瑕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常常拿這樣的瑕 疵炫耀,炫耀本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這種炫耀竟然會獲得眾聲附 和,甚至喝彩。假如你是一個善于觀察和傾聽的人,稍作回顧,是不 是發現自己常常會經歷這樣的場合呢?這不是眾人皆醉你獨醒,而是 一種你無法容忍確又無法躲避的悲哀。
24、人世間,一些以悲傷收尾的愛情也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培養一份清凈無染的愛,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時時想得到回報,就不會有煩惱。我們都要學著灑脫,學著接受。"愛過,就是慈悲",愛一個人最大的幸福不是得到對方,而是讓對方得到幸福。
25、種善因不難,常常一個微笑就夠了;種惡因也容易,常常一個譏諷的眼神就是矣。積善累惡就在細微處!
26、學佛無須了解無常的道理,如能徹了此理,才能操縱自己的生命,來去自在,通向光明的境界。——證嚴法師
27、心無妄想,即是佛國 無妄想時,一心即是佛國;有妄想時,一心即是地獄。眾生造作妄 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國。
28、當你倒霉時,你身上的陰性場態總是占主導,而陽性場態也是最弱之時,當陰遠超于陽時,就會麻煩不斷,禍不單行,此時遇見小人或撞見鬼都是常有的事。
29、真心不動故,稱為三昧王。……此是一切三昧根本。了此根本,則從本所現念念塵塵,盡成三昧。
30、多一分寬容,就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就會多一分希望,你的一個甜美的微笑,你曾經扶助他人的一雙溫暖的手;你付出的關懷灑出的愛,哪怕只有螢火蟲一般微弱的光亮,也會溫暖一顆孤寂的心靈。
31、貧窮是一時,能啟發出愛心,才是永恒的富有。
32、要救世,就要做環保——心靈環保、社會環保、地球環保。
33、佛說好的心態能生出善良的種子,能以慈悲的心態對待別人,能從容 地對待生活,在任何艱苦的環境中,都能幸福、快樂、健康。而心中缺少 了從容和淡定,不僅會誤會和傷害別人,也許還會損壞身體,毀了自己, 種下禍事的種子。
34、一切惡友、諸煩惱業,即是菩薩道莊嚴伴。
35、社會需要愛,人人需要愛;愛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36、知足的人,不會貧乏。
37、所謂念佛,即是讓彌陀做我的主人,一切聽他,一切靠他,一切圍繞他;生活以彌陀為圓心,無論在哪里,生命的弧線永遠對準圓心,聚焦彌陀。早安!
38、生活的禪法,它必須是溫暖與善良,寬闊與承擔,走在每一個時代,找找與時代的契合,它更是對命運的一種體醒,消極時振作,悲觀時期望,冷落時溫暖,能照亮人生理念的方法,就是禪道。
39、雖然厭穢欣凈,照樣賺錢心悅、虧本不悅,凡夫如此,本屬自然。這也是因緣所生法,如夏日吹涼風便覺涼一樣自然。不要自責:"我已念佛,何故還這樣放不下?是不是欣離心不切?"只不過接下來要心地坦然,不要全然被境所牽。
40、學佛很久卻仍未認識煩惱,表明我們的學佛僅限于學術;修行多年卻仍未解決煩惱,表明我們的修行只注重形式;即使自稱是上師、活佛、堪布、法師、成就者,若仍未戰勝煩惱,心中不具備愛心和智慧,那么這些成就者等的名號就是徒有虛名。
41、我們不一定是某個領域內的專家,但這并不能阻礙我們對那 個領域的感受。我們可能誤讀某些事物及其細節,但感受依然真實。
42、人生就是一條拋物線,出發,登頂,而后回歸。我們力爭畫好這條拋物線就夠了,管它是不是彩虹呢。
43、禪宗中有一句格言,"萬物唯心造"。也就是說,心外無一物。心外的世界不過是人心折射出的世界,每個人看見的風景無不是虛幻,過眼即逝。人心如果執著世間萬物,就會有千種折磨,萬般煩惱;人心如果隨緣任運,人就會處處自由,時時瀟灑。
44、陽光下的旖旎,月光里的迷離,香了你,醉了伊,這層層輕柔的漣漪,放出了清涼的喜歡,直達你多情的心底,這神奇的活力,讓你去創造生命的奇跡。誰說流水無情,落花有意,誰言紅顏薄命,轉瞬即逝,有幾人能解這里的禪理,花開即菩提,花落也禪意。縱然生命稍縱即逝,也會化成香泥一粒,回饋給美麗的大地。
45、是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的真理。大至國家興衰,小至個人得失,追根究底,其中的一切過程,惟有"因果"二字才能予以說明。
46、很多人都想成就,卻往往不能如愿以償。至今仍然沒有獲得成就,并不是意味著我們缺乏成就的能力,而是自大與私心阻礙了內在潛能的展現。自大會阻礙獲得解脫,私心會阻礙證得佛果。
47、自己不愛的事情,絕不要強加于人;試想自己受害時,那會是什么感情!(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48、失去了東西,人們會急忙找回來,失去了良心,卻不見有人著急。
49、僅僅是躺在床上,想"我要利益一切眾生",還沒有付出任何行動,單單這樣的想法,只要出自真誠,就能速消無邊業障,積聚廣大福德。
50、若眼見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眾多覺想,相續住,見色過患,見過患已,能舍離;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
51、每個人在生活中,有很多相似的經歷,然而每個人的感受不盡相同,有的人得失隨緣,保持樂觀。有的人則執著迷離,堅守痛苦。這與前世的業力和今生的能力有關系。一個人發自內心的快樂,不在于得到更多,而在于珍惜即有,當我們有能力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時,不完美的,也漸漸完美。不快樂的,也漸漸快樂。
52、頓珠法師:如果只盯著遠方的風景,便會忽略最近的幸福。小時候,夢想長大,長大了,夢想成功…其實,每一個現在都是我們曾向往的遠方,而我們又賦予此刻多少的意義?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的人生,又安住了幾分?踏實做事,簡單做人,善待萬物,不負當下。總想著在遠方種個太陽,遠不如在心中點上一盞明燈來得智慧。
53、"放下"同于"得與失"的智慧。失即是得,是一種痛苦,也是幸福。因為只有失去,空下的雙手,才能拾起新的幸福。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每一個人都要懂得放自己一馬,也要放別人一馬,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鉆牛角尖上。輪回的路很長、很寬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54、"放不下"是我們共同都有的習慣,"放下"是一種智慧的體現。冷靜想想,放不放得下,終究也都會散去,所以,舍不得放下的,只是我們執著的一種習慣。松開手,放開手里曾經緊握的人和事件去自由吧,才能換回自己內心的自由。
55、山水相逢的是一段往事;蝶戀春天的是一種情懷;而我們相遇的,是一個故事。有些人在我們的生命里,不期而遇,又在寂靜的時光里,漸行漸遠;有些人一旦入心,便再也不會忘記。時光易老,不忘來路,不改初心……
56、淡定是一味良藥,它能夠熄滅內心熊熊燃燒的火焰。一個"淡"字,一邊是水,一邊是火,水能克火,水至火滅。淡定,看似消極退讓,實則是一味降壓消火的妙藥。淡定,能讓浮躁的心靈趨于平靜,能讓沖動的魔鬼消弭于無形。淡定的人生,不浮躁,不呆滯,不狂妄,不自棄,花開花落,云卷云舒。
57、用微笑的態度處世,用快樂的心情生活。當我們遇到坎坷、挫折時,不悲觀失望、不長吁短嘆、不停滯不前,把它作為人生中的一次歷練,把它看成是一種人生成長中的常態,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譜寫出自己的人生精彩。
58、珍惜這個詞,透著幾許滄桑,必然有所得失,人就這么一生,不要去過份地苛求,不要有太多的奢望。所以讓我們從快樂開始!做你想做的,愛你想愛的。做錯了,不必后悔,不要埋怨,世上沒有完美的人。跌倒了,爬起來重新來過。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相信下次會走得更穩。
59、人生難得,活著就應該懂得感恩。感恩那些幫助過我的人,予我一臂之力;也要感謝那些給我挫折、傷害過我的人,讓我在逆境中成長。感謝父母給予我生命,珍惜遇到的緣分,感恩平安度過的每一天,讓生命在感恩惜緣中,走向慈悲,走向證悟,平安,喜樂,自在,安詳。
60、命運因坦然而美麗。"天空留不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坦然地面對生活當中的一切,我們的一生原本就是多姿多彩的。坦然造就美麗的心靈,美麗的心靈彰顯美麗的生命。坦然,是一種失意后的樂觀;坦然,是沮喪時的一種自我調整;坦然,是困苦中的一份自信!
61、不是生命中的苦惱太多,而是我們的胸懷不夠開闊;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們還不懂得生活。憂愁時,就寫一首詩,讓苦澀化為浪漫的花朵;快樂時,就唱一支歌,把快樂傳遞,讓幸福傳播。無論天上掉下來的是什么,我們都從容地迎接,生命唱出的都是最美麗的贊歌。生命是可貴的,讓我們為生命而驕傲。
62、對他人的飲宴歌舞之樂,不要羨慕。
63、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致太平。
64、憎恨別人對自己是種很大的損失。
65、它覺得語言的作用就是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使我們了解事實的真相的,在這個前提下,如果一個人不說實話,那么語言就失去了作用,我們既不能了解對方,也不能得知事情的真相。這就像一個人把白的說成黑的,把長的說成短的,這樣比無知還要可怕。
66、真正無誤了解空性的人是很清凈快樂的,沒有人比他更幸福。所以我們要一心一意的學好中觀。
67、諸事放下,一切皆勝。放不下,自然掙不脫。一個人,能釋懷,才能釋然,能在內心修籬種菊,自不必避車馬喧囂。走千里萬里,逃不出自我的喧囂,就逃不開塵世的喧鬧。也就是說,當我們安靜下來了,這個塵世也就安靜下來了。
68、有太多的人在追求光明時義無反顧地把自己推進了黑暗的深淵。
69、在佛教的繪畫與塑像里,佛的容顏,永遠是快樂、寧靜、滿足而慈悲的,決看不到有一絲受難或痛苦的痕跡。
70、佛教里根本就沒有其他宗教里所謂罪的觀念。
71、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造物主給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天性,你要做的就是順其自然,把自己的天性發揮到極致。
72、人生的價值不在于你活了多少年,而在于你走過的生命中有多少"好時節"。這取決于我們的心態,看不開,處處抱怨,人生便是一出悲劇;看開了,知足、樂觀地活,便能活出人生好時節。
73、常言道"大器晚成",許多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一棵樹也得經過幾十年的風吹雨打方能長大。
74、念佛無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尋。眼前林樹并池沼,晝夜還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晝夜六時常放光,別起眉毛觀見得,何勞特地禮西方。
75、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76、人生活于世上當然要快快樂樂地活著才懂得生命,但人由于過度的自我覺知,乃至發展出"有我"的自我意識。
77、僧人: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無遺蹤之意,水無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禪意?禪師: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
78、應作如是觀 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
79、職業易生比較心,事業易生功利心,而志業是啟發人本具的愛心、良知,使人無所求的付出。
80、諸行性相,悉皆無常。
81、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
82、悟門了當,澈見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有情無情不二。
83、當你找到了殊勝圓滿的法,還必須經過善知識的指點,有程序,有次第的去修。
84、喜悅是從自性中表現出來的,人不可能以追求的方式獲得真正的快樂,所以慧思禪師說: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即不得,得亦不真。
85、無害于天下,終身不遇害,常念于一切,孰能以為怨。注:對天下無一絲損害,終身就不會遇害。常以慈悲心對待一切,誰又會把他當作仇敵。
86、視如水上浮漚,視如海市蜃樓,若人觀世如是,死王不得見他。來看這個世界,猶如莊嚴王車。愚人沉湎此中,智者毫無執著。
87、因為沒有修行,我們來到了今天,如果我們還不修行,
88、智慧的具體體現是:高遠的眼界及開闊的心量。眼界高遠決定見識及思維長遠。心量開闊對人間事物才有深刻的覺悟。
89、三車喻云花安去,生如來家輛福祉。具靜律己用緣起,入報喜地夢佛世。
【禪意的語錄】相關文章:
精選禪意的語錄35句11-10
經典禪意的語錄56句12-31
精選禪意的語錄36句11-29
簡短的禪意的語錄69條09-02
【熱門】禪意的語錄39條08-31
【必備】禪意的語錄35條09-30
常用禪意的語錄49條10-29
簡短的禪意的語錄36句10-28
【精華】禪意的語錄48條10-07
【實用】禪意的語錄39條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