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錦集48條
現在的生活、每天的生活是活躍的當下。因此,如果我們試圖用過去的東西即思想來了解當下的行為,那我們就根本不會明白愛意味著什么。于是分裂就出現了,生活就變成了沖突。以下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48條,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當我們找到了另一種能夠實現忘我境界的途徑時,我們就可以不再依賴性。等心念了解了它的全部過程,問題也就結束了。也就是說,當對性的過度思考停止時,心智就自然會有創造了,而正是這種創造使我們感到快樂。處在創造的狀態中是一種快樂,因為那也是一種忘我。
2、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會去幫助孩子尋求自由,使他們從自我的種種存在方式中解脫,而不是借由孩子使自己的野心獲得實現。
3、祈禱不是禪定,作為排斥的專心也不是禪定。禪定是自我了解,沒有自我了解,就沒有禪定。自知是禪定的開始。
4、如果我們時時刻刻都很警覺,能覺知一言一行以及所有發生的事,能察覺思想的活動,能覺知到自己如何說話、如何走路、如何反應、如何擺姿勢等,那么所有深埋的東西就會很容易地暴露出來。這不需要花什么時間,因為我們已經不再抗拒什么,也不再刻意挖掘什么,我們只是一直在觀察與聆聽。處在覺知的狀態里,所有東西都會暴露出來。
5、不滿足是必須持續燃燒的火焰。我們不能用某種興趣或活動來使它窒息。追求興趣或活動只是擺脫痛苦的反應,而不能真正消除不滿足。
6、尋找是一個動作,是一個對頭腦制造的想法的否定或肯定過程。被尋找的東西只是我們自己的欲望的反映罷了。如果我們要尋找上帝、快樂、安靜或者其他東西,那么我們就已經在腦海里構想過它們了。所謂的尋找總是尋找已知的東西,因為尋找的頭腦在等待、期盼、妄想時,找到的東西總是可以識別的。
7、生活和概念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日常生活是我們每天單調地去辦公室上班,不斷地被孤獨、痛苦、恐懼等折磨。那些事,是實實在在發生著的過程,是我們生活中每天在發生的事。如果我們的生活充滿痛苦,如果我們沒有東西吃,如果我們的親人死了,如果我們聾啞癡呆,那么這些痛苦、饑餓、死亡、生病和概念完全沒有任何關系。
8、一個概念化的世界就是觀念的世界、公式的世界、理論的世界、一個想象的意識形態構成的世界,一旦走進那個抽象的領域,我們將完全迷失自己。概念能幫我們解脫痛苦、擺脫恐懼嗎?不能。只有在完全拋開概念去生活時,我們才能真真切切地領悟到生活是什么。
9、只要存在中心,就沒有自由。我們有沒有可能去除時空的間隙,去除一個人和他所害怕的東西之間的隔閡?答案是:只有當我們不再延續自我感覺時才有此可能,即當我們能夠放下自己內心累積的一切知識,即我們的經驗、記憶、傷痕、生活方式時,那個中心才會消失,時間和空間才不再是問題。
10、也許我們會心生疑惑,他就要被老虎吃掉了或者即將掉入萬丈深淵,怎么還有心情吃野草莓?擺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三種選擇:沿著藤條爬上去、掉下去或者懸掛在空中,但我們忘了,他當下立即能做的是吃野草莓。不用擔心爬上去被老虎吃掉,也不用擔心掉下去會粉身碎骨,更不用去想別的未知的事,就是先吃野草莓,或許等享受完野草莓之后老虎已經走了。這就是活在當下的心態。
11、對于每天反反復復的生活感到疲倦,厭倦過去的日常經驗,所以人們越老成、越聰明,就越只想活在當下,并發明了關于當下的哲學。不幸的是,過去的每個經驗都在我們的頭腦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記,快樂的或不快樂的,而且我們都想保留那些快樂的記憶或經驗。我們的思想總是懷舊的,而我們的欲望又想在未來獲得更多的快樂,所以我們的心被分裂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用來回憶過去,另一部分用來幻想未來,唯獨沒有活在當下。
12、在物質層面上,過去的經驗可能對我們在技術領域的發展有所幫助,但在生活領域,過去的經驗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看現在,如果不看現在,那么我們就會背負著過去、背負著傳統。思想是過去經驗、知識、記憶的積累,是歷史的、已經死了的東西,因此,它只能使我們的心靈陷入悔恨和眷戀當中,從而讓我們不可能看到新鮮的、活躍的、正在發生的事情。因此,如果我們試圖用過去的東西即思想來了解當下的行為,那么我們根本就不會明白它。于是,分裂出現了,生活也變成了沖突。
13、幸福不是感覺,不是一樣可以追求和尋找的東西。它會出現,但如果你尋求它,那么它就會躲避你。有一個人問一位老先生:"什么叫幸福?"老先生說:"幸福的福字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夠吃夠穿就行,知足常樂。"
14、幸福既然無處不在,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去尋找幸福,而覺知不到幸福呢?可以尋找的東西定然不是永恒的東西,而肯定是短暫的、易逝的。我們的頭腦也絕不可能找到幸福。幸福不是感覺,它也不像感覺一樣,是可以追求和尋找的東西。感覺可以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到,但是幸福無法被找到。而且無論過去我們多么幸福,它永遠也不能保證我們現在的幸福。
15、我們并不是因為有意義才出生的,生命的意義只能在出生以后去尋找。要搞清楚生活的意義,就必須了解死亡的意義,因為生死相依,它們并不是兩回事。
16、失去這個人之后所感受到的寂寞、蒼涼、痛苦,在你還沒戀愛以前就存在了。你所謂的愛只是一種刺激,暫時掩蓋你的空虛。你通過另一個人來逃避寂寞,利用這個人掩蓋寂寞。你的問題不在于這段關系,而是你自己的空虛。逃避很危險的,因為它就像某種藥,把真正的問題隱藏起來。這是因為你心中沒有愛,所以不斷從外在尋找愛來填補自己。這種缺乏愛的表現導致你寂寞,等你看清楚這個事實,你就不會再靠外來的人事物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17、你們知道,庸俗的心永遠不會叛變。
18、這種愛的缺乏就是你的孤獨 而當你看到這個真相 你就再也不會試圖用外在的人或事來填補了。
19、愛絕不是一種自我的活動,自我根本不認識愛。只要一說出愛這個字,你就會經驗到它,于是真正的愛就不見了,當你真的體認到愛的時候,自我已經消失了。《生命之書》
20、除非一個人覺悟出生活的意義,否則他的能力或天賦便會用來強調自我及其欲望。
21、如果你不再隸屬于任何家族、國家、文化或特定的一洲,你就會有一種局外人的超脫感。如果一個人能如此徹底獨處,就能產生赤子之心,也只有赤子之心才能使人從悲傷中解脫。《重新認識你自己》
22、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在意時,美麗細微的一切才慢慢浮現。《生命之書》
23、我們的心總是在依賴一些信念,修行體系或哲學系統;我們依賴另一個人來指導我們如何行事;我們總想找到一個能帶給我們希望和快樂的老師。因為我們追求的只是一種安全感罷了。《生命之書》
24、心理上如果一直想得到確定感,就會助長恐懼。《生命之書》
25、一個真的想了解人生的人,不會渴望擁有信仰。一個有愛的人是沒有信仰的 ——他只是去愛就夠了。《生命之書》
26、真正的自由是一種精神狀態,沒有恐懼和勉強,沒有求取安全感的沖動。《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27、只要成功成了我們的目標,我們便無法免除恐懼,因為成功的欲望滋生了對失敗的恐懼。《一生的學習》
28、智慧是對于根本事物、現在存在的事物的了解能力;而所謂教育,便是在自己以及別人身上喚醒這項能力。《一生的學習》
29、自我是由許多實體集合而成,每一個實體都和其他實體相抗衡。自我是種種互相沖突的欲望的戰場。《一生的學習》
30、自由并不在那些想把自己變成不同的人身上,也不存在于做你碰巧想做的事,更不是跟隨傳統、父母或上師,而是在每一個剎那了解你自己是什么。
31、學校應該教育學生一輩子不滿、不輕易滿足。
32、如果我是愚笨的,而我想變得有智慧,這份想變得有智慧的努力,就是更大形式的愚蠢,因為最重要的是要去了解愚蠢是什么。不論我怎么嘗試去變得有智慧,我的愚蠢依然存在。
33、你的老師只能幫你準備參加考試,他們從不和你談生命的問題,而生命的問題卻是最重要的。
34、大部分人都不快樂,他們不快樂,是因為他們心中沒有愛。如果你與別人之間沒有隔閡,對于相識的人你只觀察而不批判,愛就在你心中升起了。
35、如果你的心能容納無限的經驗,雖然飽經世故,卻又能保持單純,這才是素樸。只有在你的心不想在歲月中得到或變成什么時,你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36、如果父母真的愛他們的孩子,他們會希望你活在沒有恐懼的世界里,希望你是健康快樂的人,他們會在乎這個世界有沒有戰爭與貧窮,社會會不會把你或你周遭的人毀了,不論是什么人,他們都能平等地關懷。如果父母真的關心他們的孩子,社會會在隔夜之間改變,我們會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家庭,會有一個沒有真正的世界。
37、你觀察你心智的障礙卻不去責難,你的心就可以超越它們,之中不尋常的超越行為就會帶領你抵達真理。
38、幫助你展露一切的才能就是學校的功用,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它根本就算不上是學校。
39、這種被特定的文化或文明所局限及牽引的整個過程,就可以稱為"命運"。
40、真正的合作不僅是協議共同完成一項計劃,也是懷著愉悅和一體的感受。這份感覺中,沒有執著的個人理念或個人的意見。
41、你不只是順從父母及社會希望你做的事,而是真的想通責任的意義是什么,把真相看的非常清楚,并且在一生中堅持到底。你要明白,如果你護持父母只因為你認定那是你的責任,那么你護持只是市場上的交易行為,而沒有真實的意義,因為其中并沒有愛。
42、生命是很奇怪的,一旦你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許多事情就會發身,一切都會如愿。一旦你開始冒險,你的心及你的周遭就會發生變化,生命會以不同的方式來滿足你的愿望。
43、社會并不想要那些靈敏、銳利,具有革命性的人,因為這種人不可能適應社會既有的模式,他們會粉碎舊有的一切,這就是為什么社會希望你的思想合乎它的模式,也就是為什么你們所謂的教育總是鼓勵你們去模仿、跟隨與馴服。
44、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心沒有覺察的能力,不能了解內心微妙的活動,這樣的心才是庸懶的,無知的。
45、一個人必須擁有解答問題的知識,但是他又必須超越于知識之外才能得到解答。
46、除非你的心中有愛,否則永遠不要和僵化的傳統以及社會抗爭,因為缺少了愛,你的抗爭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行為是出于愛,就會帶來不尋常的意義,就會充滿活力和美。
47、當我們掙扎時,起因總是來自真實的自己和期望中的自己之間的沖突。
48、只要你還想得到安全感,也就是那些在婚姻、工作、地位、責任、理念、信仰以及與世界和神的關系中的安全感,你就有所恐懼。只要你心中存有任何形式及任何程度對安全感和滿足感的需求,你就必定有恐懼。重要的是,你必須對這個過程覺察并且了若指掌。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48條】相關文章: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38條08-29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39條12-08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集錦30條09-14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集錦36條12-18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集合45條03-23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集錦37條03-21
2023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50句09-21
2023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46條10-22
2023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39條09-26
2023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47條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