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周國平的語錄78條

時間:2024-02-27 08:44:12 經典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24年精選周國平的語錄合集78條

  生活有時甜蜜,有時艱辛,每一個當下取舍權衡,盡量遵從內心。這個過程中能夠堅持手記笑笑成長,是最幸福事情。不過科技帶來難以抵御的懈惰,從孕期記在紙質本,后來寫博客長文,現在微博短言概之,期間丟掉多少細節和感慨,想想也是時代雙刃劍所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周國平的語錄78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4年精選周國平的語錄合集78條

1、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都已經降為非常次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東西是這條路本身。

2、對孩子的愛是一種自私的無私,一種不為公的舍己。這種骨肉之情若陷于盲目,真可以使你為孩子犧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

3、對于現代人來說,適時回到某種單純的動物狀態,既是珍貴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凈化。

4、這個世界既充滿著機會,也充滿著壓力。機會誘惑人去嘗試,壓力逼迫人去奮斗,都使人靜不下心來。我不主張年輕人拒絕任何機會,逃避一切壓力,以閉關自守的姿態面對世界。年輕的心靈本不該靜如止水,波瀾不起。

5、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6、人生中有兩種情形,我自己經歷過,在別人那里也見得很多,漸漸習以為常了。可是,一旦我仔細地去想它們,就仍然會覺得不可思議。

7、第二種情形是,兩個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后來怎么竟會又成陌生人,甚至永遠不通消息了?

8、我答道:這種痛苦本身就包含在完美之中,把它解除了反而不完美了。

9、人活世上,有時難免要有求于人和違心做事。但是,我相信,一個人只要肯約束自己的貪欲,滿足于過比較簡單的生活,就可以把這些減少到最低限度。遠離這些麻煩的交際和成功,實在算不得什么損失,反而受益無窮。我們因此獲得了好心情和好光陰,可以把它們奉獻給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真正感興趣的事,而首先是奉獻給自己。對于一個滿足于過簡單生活的人,生命的疆域是更加寬闊的。

10、這個命題除了表明我們應該向孩子學習之外,還可做另一種解釋: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他的童年狀況也是他的成年狀況的父親,因此,早期的精神發育在人生中具有關鍵作用。

11、在任何專制體制下,都必定盛行嚴酷的道德法庭,其職責便是以德的名義把人性當做罪惡來審判。事實上,用這樣的尺度衡量,每個人都是有罪的,至少都是潛在的罪人。可是,也許正因為如此,道德審判反而更能夠激起瘋狂的熱情。

12、我們不妨站到上帝的位置上看自己的塵世遭遇,但是,我們永遠是凡人而不是上帝。所以,每一個人的塵世遭遇對于他自己仍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13、人們舉著條件去找愛,但愛并不存在于各種條件的哪怕最完美的組合之中。愛不是對象,愛是關系,是你在對象身上付出的時間和心血。你培育的園林沒有皇家花園美,但你愛的是你的園林而不是皇家花園。你相濡以沫的女人沒有女明星美,但你愛的是你的女人而不是女明星。也許你愿意用你的園林換皇家花園,用你的女人換女明星,但那時候支配你的不是愛,而是欲望。

14、唉,這塊可愛的小頑石,她自己也不知道她說得多么精彩!我應該怎樣安慰她或者鼓勵她呢?

15、今日的家長們似乎都深謀遠慮,在孩子很小時就為他將來有一個好職業而奮斗了,為此拼命讓孩子進重點學校和上各種課外班。從孩子這方面來說,便是從幼兒園開始就投入了可怕的競爭,從小學到大學一路走過去,為了拿到那張最后的文憑,不知要經受多少作業和考試的折磨。有道是: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在我看來,這種教育方式恰好一開始就是輸局了。身心不能自由健康地發展,只學得一些技能,將來怎么會有大出息昵?

16、一個人從童年、少年到青年,原是人生最美好也最重要的階段,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價值,現在這個價值被完全抹殺了,其全部價值被歸結為只是為將來謀職做準備。多么寶貴的童年和青春,竟為了如此渺小的一個目標做了犧牲。這種做法無疑是野蠻的。我不禁要問:這還是教育嗎?教育究竟何為?然而,現行教育體制以應試和急功近利為特征,使得家長和孩子們難有別的選擇。因此,當務之急是改變這個體制。

17、怎樣的環境算最好?生長是人的能力的自由發展,可稱之為內在的自由,最好的環境就是為之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有兩個方面,一是政治自由,包括言論自由、學術自由等,另一是自由時間。這里單說后一方面。

18、快樂不算什么嗎?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嗎?如果滿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虛度,那就讓他們虛度好了。

19、與大人相比,孩子誠然缺乏閱歷。然而,他們誠實、坦蕩、率性,這些正是最寶貴的心靈品質,因此能夠不受功利的支配,做事只憑真興趣。

20、在過去的時代,人們讀大作家的書,看不見他們的人。在偶然的機會,也許會在街上遇見他們,但你不會認出他們,因為你不知道他們長什么樣。不但大作家如此,大政治家、大科學家、大學者都如此。一位美國學者指出,美國的前十五位總統走在街上,都不會有人認出。也許在競選時,所屬選區的選民能夠看見總統候選人,但人們關心的也是他們的思想和主張,而不是他們的長相。據說林肯與道格拉新的辯論長達七個小時,聽眾始終津津有味地聽著,沒有人抱著看一看他們長什么樣的目的前來,看完了就離去。

21、什么是虛假?虛假就是不真實,或者,故意真實。"我一定要真實!"——可是你已經在虛假了。什么是做作?做作就是不真誠,或者,故意真誠。"我一定要真誠!"——可是你已經在做作了。

22、獲得精神快樂的途徑有兩類:一類是接受的,比如閱讀、欣賞藝術品等;另一類是給予的,就是工作。正是在工作中,人的心智能力和生命價值都得到了積極實現。

23、每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自己所熱愛的那項工作,他藉此而進入世界,在世上立足。有了這項他能夠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他的生活就有了一個核心,他的全部生活圍繞這個核心組織成了一個整體。沒有這個核心的人,他的生活是碎片,譬如說,會分裂成兩個都令人不快的部分,一部分是折磨人的勞作,另一部分是無所用心的休閑。

24、精神的創造當然是離不開外部的環境的,但更重要的是內部的環境。滿天柳絮,陽光明媚,水分充足,可是倘若你的心是一片瘠土,你的心中仍然不會綠柳成蔭。一顆種子只有落在適宜的土壤上,才能真正作為一顆種子存在。

25、外在遭遇受制于外在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應成為人生的主要目標。真正能支配的唯有對一切外在遭際的態度。內在生活充實的人仿佛有另一個更高的自我,能與身外遭遇保持距離,對變故和挫折持適當態度,心境不受塵世禍福沉浮的擾亂。

26、對于自己的經歷應該采取這樣的態度:一是盡可能地誠實,正視自己的任何經歷,尤其是不愉快的經歷,把經歷當作人生的寶貴財富;二是盡可能地超脫,從自己的經歷中跳出來,站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看它們,把經歷當作認識人性的標本。

27、人在年輕時會給自己規定許多目標,安排許多任務,入世是基本的傾向。中年以后,就應該多少有一點出世的心態了。所謂出世,并非純然消極,而是與世間的事務和功利拉開一個距離,活得灑脫一些。

28、執著是惑,悲觀何嘗不是惑?因為看破紅塵而絕望、厭世乃至輕生,骨子里還是太執著,看不破,把紅塵看得太重。這就好像一個熱戀者急忙逃離不愛他的心上人一樣。真正的悟者則能夠從看破紅塵獲得一種眼光和睿智,使他身在紅塵也不被紅塵所惑,入世仍保持著超脫的心境。假定他是那個熱戀者,那么現在他已經從熱戀中解脫出來,對于不愛他的心上人既非苦苦糾纏,亦非遠遠躲避,而是可以平靜地和她見面了。

29、有時候,我會對人這種小動物忽然生出一種古怪的憐愛之情。他們像別的動物一樣出生和死亡,可是有著一些別的動物無法想象的行為和嗜好。其中,最特別的是兩樣東西:貨幣和文字。這兩樣東西在養育他們的自然中一丁點兒根據也找不到,卻使多少人迷戀了一輩子,一些人熱衷于擺弄和積聚貨幣,另一些人熱衷于擺弄和積聚文字。由自然的眼光看,那副熱衷的勁頭是同樣地可笑的。

30、人這脆弱的蘆葦是需要把另一支蘆葦想象成自己的根的。

31、在人身上,弱點與尊嚴并非不相容的,也許尊嚴更多地體現在對必不可免的弱點的承受上。

32、對于少數人來說,人生始終是一個問題。對于多數人來說,一生中有的時候會覺得人生是一個問題。對于另一些少數人來說,人生從來不是一個問題。

33、人生中輝煌的時刻并不多,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對這種時刻的回憶和期待中度過的。

34、有時候,我覺得人類的一切觀念在我頭腦里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都成了毫無意義的聲音和符號。于是,我感到一種解脫,又感到一種惶恐。

35、一個人年輕時,外在因素——包括所遇到的人、事情和機會——對他的生活信念和生活道路會發生較大的影響。但是,在達到一定年齡以后,外在因素的影響就會大大減弱。那時候,如果他已經形成自己的生活信念,外在因素就很難再使之改變,如果仍未形成,外在因素也就很難再使之形成了。

36、真實不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地方,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一種態度,是我們終于為自己找到的一種生活信念和準則。

37、他們到了四十歲,于是學著孔夫子的口吻談論起"不惑"之年來。可是,他們連惑也不曾有過,又如何能不惑呢?

38、這兩種意義上的"自我"都不是每個人一出生就擁有的,而是在人生過程中不斷選擇和創造的結果。正因為此,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成為怎樣的人負責。

39、現代人只能從一杯新茶中品味春天的田野。

40、在人的生活中,有一些東西是可有可無的,有了也許增色,沒有也無損本質,有一些東西則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復是生活。什么東西不可缺,誰說都不算數,生養人類的大自然是唯一的權威。自然規定了生命離不開陽光和土地,規定了人類必須耕耘和繁衍。最基本的生活內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們構成了人類生活的永恒核心。

41、在市聲塵囂之中,生命的聲音已經久被遮蔽,無人理會。

42、一個人的道德素質也是更多地取決于人生智慧而非意識形態。所以,在不同的意識形態集團中,都有君子和小人。

43、也許,每一個人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是需要某種熱鬧的。那時候,飽漲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為自己尋找一條河道,確定一個流向。但是,一個人不能永遠停留在這個階段。托爾斯泰如此自述:"隨著年歲增長,我的生命越來越精神化了。"人們或許會把這解釋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時,托爾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齡人、甚至比許多年輕人更充滿生命力。毋寧說,唯有強大的生命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發展。

44、人渴望完美而不可得,這種痛苦如何解除?我答道:這種痛苦本身就包含在完美之中,把它解除了反而不完美了。我心中想"這么一想,痛苦就也解除了。接著又想:完美也失去了。

45、人的基本性格是難以改變的,也不必刻意改變。性格本身無所謂好壞,關鍵在于正確地使用,使之產生好的結果。

46、寫作從來就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只是為了安頓自己。

47、鍛煉身體,最好有一種自己喜歡、能夠持之以恒的體育項目。

48、自嘲使自嘲者居于自己之上。

49、如何花錢比如何掙錢更能見出一個人的品位高下。

50、一個人的精神財富是以他的心靈為倉庫的。不管你曾經有過多么豐富的經歷、感受和思想,如果你的心靈已經枯寂,這一切對于現在的你就不再有意義。哪怕你著作等身,它們也至多能成為心靈依然活潑的別人的精神財富,對于你卻已是身外之物了。這是另一些創造者晚年的悲哀。

51、歷史上有一些人才輩出的名門,但也有許多天才無家族史可尋。即使在優秀家族中,所能遺傳的也只是高智商,而非天才。天才的誕生是一個超越于家族的自然事件和文化事件,在自然事件這一面,毋寧說天才是人類許多世代之精華的遺傳,是廣闊范圍內無血緣關系的靈魂轉世,是鍾天地之靈秀的產物,是大自然偶一為之的杰作。

52、文化和歷史的星空何嘗不是如此?

53、直接面對自己似乎是一件令人難以忍受的事,所以人們往往要設法逃避。逃避自我有二法,一是事務,二是消遣。我們忙于職業上和生活上的種種事務,一旦閑下來,又用聊天、娛樂和其他種種消遣打發時光。

54、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

55、這樣的時候是非常好的。沒有愛,沒有怨,沒有激動,沒有煩惱,可是依然強烈地感覺到自己的生存,感到充實。這樣的感覺是非常好的。

56、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系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系。

57、天性健康者容易彼此理解;天生病態者之間往往互相隔膜。

58、智慧使人對苦難更清醒也更敏感。一個智者往往對常人所不知的苦難也睜開著眼睛,又比常人更深地體悟到日常苦難背后的深遂的悲劇含義。在這個意義上,智慧使人痛苦。

59、疾病會使人變得更人性一些,更輕功利,也更重人情。對愛和友誼的體味更細膩。

60、謊言重復十遍未必成為真理,真理重復十遍就肯定成為廢話。

61、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萬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

62、真正的悟者能夠從看破紅塵獲得一種眼光和智慧,使他身在紅塵卻不被紅塵所惑,入世人保持著超脫的心境。

63、給人最大快樂的是人,給人最大痛苦的也是人。

64、在情場上,兩造都真,便刻骨銘心愛一場。兩造都假,也無妨逢場作戲玩一場。最要命的是一個真,一個假,就會種下怨恨甚至災禍了。主動的假,玩弄感情,自當惡有惡報。被動的假,虛與委蛇,也決非明智之舉。對于真情,是開不得玩笑,也敷衍不得的。

65、如果說愛是一門藝術,那么,恰如其分的自愛便是一種素質。

66、所有最高的嘉獎跟處分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行動者自身給行為者造成的精力成果。

67、大智慧者必謙恭,大善者必寬容,大自滿者往往謙虛溫和。有宏大造詣感的人,必定也有容納萬物,寬待眾生的襟懷。

68、就像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著的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著永不枯竭的愛的源泉,最荒涼的沙漠也化作了美麗的風景。

69、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在交往中,人面對的是部分的人群,而在獨處時,人面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

70、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經習慣了和你所愛的人的相處,仿佛日子會這樣無限的延續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頭一驚想,起時光在飛快流逝。正無可挽回的把你、你所愛的人以及你們共同擁有的一切帶走。于是,你心中升起一種柔情,想要保護你的愛人免遭時光的劫掠。你還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這些最簡單的幸福也是多么寶貴,有著稍縱即逝的驚人的美。

71、未經失戀,不懂愛情;未經失意,不懂人生。

72、美德的真正源泉是智慧,即一種開闊的人生覺悟。

73、一個社會沒有法治,許多國民沒有信仰,這是最可怕的,什么壞事都可做,什么壞事都會出。

74、環境越是不自由,內在的自由就越是可貴,越能使個人脫穎而出。

75、有一種靈悟,其來源與祖先和前任皆無關,我只能說,它直接來自神,來自世界至深的根和核心。

76、人天生是軟弱的,唯其軟弱而猶能承擔起苦難,才顯出人的尊嚴。我厭惡那種號稱鐵石心腸的強者,蔑視他們一路旗開得勝的驕橫。只有以軟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著尋常苦難的人們,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77、愛默生相信,人心與宇宙之間有著對應關系,所以每個人憑內心體驗就可以認識自然和歷史的真理。這就是他的超驗主義,有點像主張"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致良知"的宋明理學。

78、互相依存的,生命本能若無精神的目標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無本能的發動是空洞的。它們的關系猶如土壤和陽光,一株植物惟有既扎根于肥沃的土壤,又沐浴著充足的陽光,才能茁壯地生長。

【周國平的語錄78條】相關文章:

周國平語錄09-19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45句07-28

周國平經典語錄大全08-21

周國平的語錄45條08-20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38條09-18

周國平關于生活的語錄01-25

周國平的語錄59句10-31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43條02-13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31句09-06

周國平的語錄33句09-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亚洲精品综合精品自拍 | 中文字幕国产原创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 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