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誠法師的語錄36條
當今越來越忙碌的社會,清閑已經成了稀缺資源。即便這么一點點少得可憐的清閑,又大多被浪費在光怪陸離的聲色饕餮之中,內心沒有片刻的喘息余地。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誠法師的語錄36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明明德,就是說每個人內心都具有光明德能,要把這些寶藏開發出來,形成一個完整、優美的人格。
2、愛的對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只要有愛就會痛苦。
3、人活在世界上,頂天立地,身份對人只是一種裝飾,是內心自在的一種隨緣展現。
4、人的生命,實際上就是心對境,對外在的一個事物,內心會起一個反應、判斷、感受,這個內心的感受就是我們所謂的"痛苦"或"快樂"。
5、一般的做法就是追求,向外在拼命地追求,希望得到物質,希望改變別人,希望事事順自己的心,希望每個人都對自己好。
6、我們不能確認未來什么時候發生地震,什么時候得上絕癥,甚至不知道下一個拐角我們會遇見誰,下一分鐘我們的心臟會不會忽然間休息。
7、幸福,如果是建立在外在的基礎上,那就是不穩固的。
8、欲望淡泊的人比較快樂,不必家藏萬卷丹青,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9、只有及時地報答有恩于我們的人,才能讓自己與對方得到真正的快樂。
10、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母親,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對我們那么的友善、那么的慈愛、那么的細心呵護。
11、父母對我們的恩德如此的深厚,做兒女的應該及時報恩、行孝。
12、莫到失去了雙親,才懂得感念親恩,那時只能是萬分的痛心,卻于事無補。
13、"樹欲息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說行孝要及時,趕早莫趕晚。
14、心像一條流動的河,無數的念頭剎那生滅,相續不斷,前一個念頭剛過去,下一個念頭又生起,起什么念頭對我們的生活、生命是有影響的,它會制造出"產品"。
15、念頭制造的產品包括我們當下的苦樂感受、說的話、做的事、身體的反應,以及記憶。
16、憤怒、仇恨對人體內的神經組織、內臟細胞也會造成嚴重損害。
17、我們生命中所經歷的一切都會被記憶。
18、有愛就有苦,苦從愛生。
19、在生活的壓力下,內心渴望順境卻遭受沉重打擊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20、從出生那一刻起,將經歷的每一個見、聞、覺、知的境界,都拿來當作材料,一磚一瓦地搭建起了這座迷宮,并埋藏了每一個陷阱和隱患。
21、佛教徒持守戒律,是為了凈化自己的心靈,提升內心的力量,開發內在的智慧。
22、內心平靜,才容易專注,同時思維清晰,能夠快速把握外界環境中的各種信息。
23、佛教的戒律可以說是我們實現成功人生的方便之路。
24、做利益他人的事。做得越多,所獲得的幸福就越多。
25、快樂和幸福從服務和利益他人而得。
26、止口不如靜心,從源頭清理才是治本之道。
27、真正的快樂來自于心靈的平靜與安詳。可是現代人越來越不會享受這些,越來越沉溺于感官的刺激與快感,心靈越來越麻痹與僵化。
28、興奮和刺激所帶來的快感是短暫的。
29、寧靜看似平淡,卻不可或缺,如同家常便飯雖然滋味一般,卻可以保證身體的營養和能量,不讓人挨餓。
30、為學需有宗旨,出發點的不同決定了內容和方向的不同。
31、所謂"士人",是能用自己的學問服務一方父老鄉親,立起道德和心靈標桿的人。
32、千百年來,先輩們總是把他們最珍貴的人生體悟教給后輩,那里面記錄了一段又一段的心路歷程,通向一個又一個超越的生命境界。
33、佛教重視倫理,著眼于人倫互動的過程對人心性的培養、智慧的啟迪。人倫關系是修行的道場、生命教育的學校,其目的是成就心靈的圓滿、博大、清凈、光明,而非面子上的和諧。
34、在佛教看來,中國傳統的五種人倫關系都是愛與智慧的體現。
35、無限輪回,一切眾生都曾作過我的父母,因此要孝順一切人,恭敬一切人,在有差別的緣起下,去實踐平等的大愛。
36、人的心理很奇怪,一方面如此希望被認可,另一方面對于那個他希望認可自己的人,又總能挑出這樣那樣的毛病。
【學誠法師的語錄36條】相關文章:
學誠法師的語錄38句07-03
學誠法師的語錄40句11-14
2023年學誠法師的語錄48條11-30
2023年學誠法師的語錄36條08-21
2023年學誠法師的語錄合集49句09-13
延參法師經典語錄01-01
延森法師的語錄36句07-02
延森法師的語錄68條11-22
延森法師的語錄匯編36句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