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精選佛語的語錄集合78句
不藏不露,不迎不拒;不遠不近,不即不離;本色示人,真心做事。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的佛語的語錄78句,歡迎參考。
1、心遇緣而不動,是則一切法無性。
2、人生百相,世態萬千,生活中,有一種無言的愛,叫自愛。它,是一條靜靜的溪流,不需要別人懂得,是獨自的流淌;它,是一曲曼妙的音樂,不需要刻意雕飾,是獨自的聆聽;它,是一朵清麗的閑花,不需要所謂的追逐,所謂的奢望,是獨自的微笑,獨自的世界。
3、喜歡一種人,心素如簡,寂靜清歡。喜歡一種感覺,見或不見,天涯在心,念或不念,默默相陪。喜歡一種相逢,淺淺相遇,深深相惜,不言悲喜,不訴離殤……
4、許多人常喜歡研究"說話之道",以便在為人處世中游刃有余。其實,最好的說話之道,不是學習怎么說話,而是怎么做人。人做得比較善良、誠懇,就算語言拙劣一點,大家也會喜歡你;如果心腸不好,就算嘴巴再會說,別人被蒙騙了一時,也不會被蒙騙一世。所以,言為心聲,學說話不要舍本逐末。
5、讓你成熟的,是經歷與磨難。讓你幸福的,是寬容與博愛。讓你心安的,是理解與信任。拋棄了不必要的包袱,生活才會更美好。人生如此短暫,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生活吶。有太多的事情要你去做,有很重要的人等著你去珍惜。不要回頭看,前面的世界更精彩。
6、其實快樂很簡單,快樂就是要有目標有追求;保持童心童趣;發自內心的微笑;學會善待自己;懂得寬容他人;看淡物質誘惑;樂于幫助他人。無論生命中遭遇有多少的困苦、艱難和波折,你都要保持淡然的心態,去看去想象生活中積極美好的一面,讓煩惱隨風而去。
7、無常是隨時隨地都在的,就像我們正在喝茶的這一刻,有人正在熱戀,有人剛剛失戀;也就在這一刻,有人正在歡欣大笑,也有人正在悲哀哭泣。如果我們仔細聆聽,會同時聽到嬰兒的生的啼哭與老人死的悲嘆,因為生命無常,所以每一泡茶都要專心地泡;由于人生短暫,每一個此刻都要用心地生活。
8、每個人都有煩惱和脆弱的時候,煩惱需要訴說,痛苦需要流淚,憤怒需要吶喊,委屈需要傾訴,悲傷需要慰籍,這是人的本色。
9、有緣千里來相會,這一場人世的相逢,至少得攢五百年的回眸,是良緣是惡會,且了了這一場已來的輪回,千秋萬歲寂寞事,不敵眼前一枯榮,過去的讓它盡快過去,未來的不忐忑未來,不放任所有的當下,三萬六千日,夜夜當秉燭。懂得珍惜的人是幸福的,常常感念生活的好,命運才能真的好,愿意寬恕別人的失誤,就是自己最好的修慧積福,這一回的花開人間,只需明了:惜緣,惜時,還有惜福。
10、一個人只有不斷地更新自己、修正自己,才能激發自己的活力。
11、永遠不好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好的人。
12、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能,護短心內非賢。
13、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秹洝ぐ闳舻诙
14、凡事不知足,就會不滿意;不滿意,就會有遺憾。
15、少欲,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知足,才是人生最大的富裕;愛心,才是人生最好的良伴;智慧,才是人生最好的明燈。幸福和快樂不存在于外境,而來源于內心的寶藏。如果你想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快樂,不要向外尋求,應當從內心中發揮和挖掘。
16、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寬容。
17、山羊被殺因作聲,飛蛾投火由火色,水魚懸鉤為吞餌,世人趣死以境牽。
18、我們本來都是一顆有棱有角的石頭,經過了社會磨煉之后,我們才變得 圓滑了,人生路也順利了,可是當我們停下腳步反省的時候,我們卻會悲哀 地發現,我們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個自己了。
19、很幸運,我們每一位眾生都平等地擁有追求究竟快樂的權力,也都平等地具有達到究竟快樂的潛能。非?上У氖牵覀兺鶎⒀矍暗目鞓樊斪鼍烤箍鞓穪砜创チ双@得究竟快樂的機會。究竟的快樂不在外境,而在內心。內心的祥和、安寧、喜悅、慈悲和智慧,皆是由內往外釋放的,而不是靠外境求來。對現象進行分別和執著,那么現象就會成為我們遭受痛苦和煩惱的因素了。
20、群居閉口,獨坐防心!是非窩里,人用口,我用耳;熱鬧場中,人向前,我落后。
21、生病是對生命的反省,對身體的關照。當你躺在病床上,是為了讓你感覺上帝的存在,讓你停下來對生命系統進行維修和保養。生病其實是一種需要,平時從來不生病的人一旦進醫院就是大病,有的甚至就回不來了,所以小病小災等煩惱都是必須的,它是對生命的一種關照。
22、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23、若眾生需要,滿山遍野的一草一木無不是藥;若非眾生所需,則再珍貴的材質也不是藥。佛法亦如是,無經不深,無經不淺,無高無低,無大無小。眾生的心若能吸收應用,即是微妙大法。
24、煩惱其實本沒有真實性。像佛陀一樣煩惱非煩惱,這樣生活,該有多好!
25、其實不少人在肌體過勞死之前,靈魂就已經枯萎了。我在追問,我們 為什么要被追趕,我們這樣不顧一切地奔跑是否值得?
26、佛家的慈悲要靠智慧來燭照,才能切實地普度眾生,F實生活中,我們發善心、行善行也是如此,要有做事的方法和智慧,才能實實在在地幫助他人,就像照顧花草也要依據花草的不同生長特性區別對待一樣。
27、無論善念還是惡念,正念還是邪念,一切的起心動念皆是緣生緣滅、緣起緣落,這說明心的本性是空性;無論我們在地獄還是在天堂,感受快樂還是遭受痛苦,心中本來就圓滿具備慈悲心、菩提心以及大智慧等如來藏佛性的一切功德,這說明心的自性是光明。
28、若未能自度而欲度人者,如不知浮人,欲救于溺,相與俱沒。
29、諸佛心法,并不是從別人那里得到的!一個人應該追求的是"我是誰"
30、令他得樂,是名為好,亦名為善,亦名為福。
31、在所有的罪惡中,最易犯、最常犯而且害人最慘的就是口業。所以, 多說話不如少說話,少說話不如實修。說話前你是話的主人,說話后你是 話的仆人。話未出口由你控制,話已出口不由你控制。每句話都是一個因 地,因地已種下種子,就等著接受果報了。好話有好報,惡話有惡報。所 以做話的主人時要明了,好好掌控,做話的仆人時,更應明了,因為這時,自己已經處于被動。
32、入眾應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說余事。《五分律》
33、人世間,一些以悲傷收尾的愛情也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培養一份清凈無染的愛,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時時想得到回報,就不會有煩惱。我們都要學著灑脫,學著接受。"愛過,就是慈悲",愛一個人最大的幸福不是得到對方,而是讓對方得到幸福。
34、在一叢鮮花中,最突出的一朵總是最先被人采走。
35、佛是心作,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覺;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心無相。迷人執物守我為己,悟人般若應用現前。
36、"許多人,總是把自己快樂的鑰匙交給別人,自 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給別人看,讓別人來贊賞,仿佛只有這樣才能快樂 起來。其實,許多時候,我們應該為自己做事。"詩人笑了,他說:"我懂 了。一個人,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而是為自己而活,要做一個有意義的 自己。"
37、女人愛上一個男人,往往是出于心底的敬慕與欣賞,一個讓她瞧不起的男人是無法讓她真心愛慕的。因為陽永遠大于陰,陽永遠處于顯露的位置,處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就如同天和地,天為陽,地為陰。所以當一個女人愛上一個男人時,這個男人身上一定有著許多她仰視渴慕的氣質。當然,如果一個女人很有才,或者很強勢,那她能仰視的男人就越少,而她找到心儀之人的幾率也會變得微乎其微。
38、要碳平衡,必須先心平衡。
39、若王國內一人修善,其所作福,皆為七分,造善之人得其五分,于彼國王常獲二分,善因王修,同福利故。造十惡業,亦復如是。
40、緣能成就一切道業;然而,道業也要"把握因緣"才能成就。慈濟志業,即是修行"菩薩道"的最好因緣。
41、懷抱理想,不放棄任何機會,就能給自己帶來奇跡。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想要追求什么,那么就在此刻,想好自己的目標,確定前進的方向。
42、在一般人看來,追求名譽和官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豈不知沒有名聲和官職的人生是真正實在的。別人給名聲也不要,做到"心如大海無邊際",沒有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是怎樣的灑脫和曠達啊!
43、犯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錯,不知改正。犯了錯誤要勇于負責,然 后積極改進,即便是很小的錯誤,也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44、很多人都想成就,卻往往不能如愿以償。至今仍然沒有獲得成就,并不是意味著我們缺乏成就的能力,而是自大與私心阻礙了內在潛能的展現。自大會阻礙獲得解脫,私心會阻礙證得佛果.。
45、總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實際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靈,搞得自己痛苦不堪,這種人,輕則自我折磨,重則可能導致瘋狂的報復。既往不咎,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進。
46、那些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會感覺生命無限美好,于是越活越有意義。他們并不在乎自己擁有多少財富,只要心中的能量不息,對生命的擁抱和熱愛不止,那么,錢多可以過,錢少也可以過,其中的關鍵在于能夠處處感悟生活的真諦。
47、在蕪雜的世界中要活得輕松,靈魂就不能負重。靈魂若能夠 自如地飛翔,人生就不會阻塞,唯流暢方能抵達生命的真意。無需刻 意地面對世間的一切,遇到不能過去的河流山峰,我們不妨繞一個詩 意的彎。如果你真的熱愛輕松,即使這個彎再無趣,也一定能繞出二 分美好、七分流暢、一分安詳。
48、其實,無論你想當什么,終究要靠戰勝自己。保持平常心,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最佳狀態,就有當元帥、當冠軍的希望。求勝心切,心態失常,水平發揮不出來,別說戰勝對手,連"比賽資格"都會被取消,成為被淘汰的對象。那么,只要力爭將眼前該辦的事辦好就行了,何必卷入不理性的競爭呢?何必那么熱衷于把對手打敗呢?
49、有一種人動不動就生氣,習氣很難改,你叫他不要 生氣,他也知道生氣不好,他也不想生氣,可是偏偏他就是不能不生氣。 遇到這種情形,需要下點工夫練習。我常教人家生氣的時候,要把注意力 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心里想著:我能夠呼吸實在是很幸運。這么做情緒就 會慢慢地穩定下來。我們生氣的時候,身體的細胞不知道要死掉多少,也 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穩定,導致身體上的疾病。時常處在這個狀態,壽 命可能因此而減少,受傷害最大的是自己。
50、不要把生活里的故事想像的多么復雜,生活樸素的不過就是一道平常的菜,快樂也罷,煩惱也罷,不過就是油燜茄子罷了。
51、看人間,寬寬的是路,窄窄的卻是心,人世間最多的遺憾是缺少那顆包容的心,人間多少錯,最錯是執著,人生多少失誤,悲催還是耽誤,風雨來去,花開易落,人間走過,不要錯過。錯到盡頭還是回頭,苦海無邊,及早回頭,寬容不會錯,快樂又活過。
52、佛說,你生氣,是因為自己不夠大度;你郁悶,是因為自己不夠豁達;你焦慮,是因為自己不夠從容;你悲傷,是因為自己不夠堅強。
53、佛說: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塵世的風景,走過看過,不必傷感,只要記得曾經擁有過,飄逝的舊夢,浮沉心海間,不應有憾,只要記得曾經牽掛過。學會銘記,學會放棄,偶爾懷念,會心微笑,靜默在紅塵深處,亦步亦趨隨順佛行……
54、"青山不老,綠水長流。"信仰的背后是青山,是磐石,是對生命的忠誠,是對生活的希望。生活離不開信仰,不論你信仰什么,信仰都是你堅強生活的后盾,一把開天辟地的鋒利之斧。一個人有了信仰,那么他便有了目標,有希望,有了精彩的人生。
55、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每一個人都要懂得放自己一馬,也要放別人一馬,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鉆牛角尖上。
56、淡泊者須有云水氣度松柏精神,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繁華所誘,從從容容,寵辱不驚,淡泊寧靜是修身明志的最佳心靈空調。
57、"榮枯回眸成大夢,幻化百年空悠悠。名利一場紙半張,流水消磨古今人。"人生如浮云,多少成敗得失,都只是在歷史的天空游來飄去。多少英雄漢,多少聰明客,窮盡一生,為名為利奔波辛苦,到頭來終究是如流水東逝,如浮云散去。
58、渴了不要等待喝江河的水,井水泉水也可喝。
59、生活是一件藝術品,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最美的一筆,每個人也都有認為不盡如人意的一筆,關鍵在于你怎樣看待。與其整日被庸人自擾的愁悶所困擾,不如以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淡看一切。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是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困難的第一步。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點豁達,讓一切都順其自然吧。
60、覺人之偽,不形于色。
61、生活就是這樣,當別人認為你好的時候,追捧你的時候,你確實已經很好了;當其他人不再關注你的時候,你也不會因此就變得壞了,其實,你還是你自己,很可能比原來更好。所以,不要在乎別人的言論,過自己的日子才最重要,開心快樂的生活才最重要。
62、當我們覺得明白了一點的時候,實際回頭一看,可能已經走了大半生,甚至一輩子就要過去了。因此,珍惜年輕的時候,不要去煩惱,沒有時間煩惱。聽聽過來人的,默默地堅持去做應該做的。也許我們渴望人生的輝煌,但輝煌真的是從默默無聞中堅持出來的。
63、不為雞毛蒜皮的事情而斤斤計較。不執于苦時,苦就漸漸遠了。不執于樂時,樂就漸漸近了。明心了了,給世界一個微笑,一份善意,一份擔待,一份寬容!心寬了,路就寬了。趁歲月安好,種上一片福田,趁陽光溫暖,播撒福報的種子,就讓所有的相遇都是生命中沒有遺憾的永恒。
64、慢慢的會懂得,一切,都在來的路上;一切,都在去的路上。智者選擇的是欣然面對與接受。你所擁有的恰好是你所需要的,你所沒有的恰好是你不需要的。沒有偶然,一切皆因緣。每一個此刻,都是前世不同業力的顯現,以明了的心活在當下,隨緣,努力,未來就在前面。
65、喜歡的,不一定要得到,學會讓自己安靜,漸漸減少對事物的欲望;擁有的,不一定會珍惜,學會讓自我歸零,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新的起點。努力得到不如學會包容,包容的心里,才有廣闊的天空。逃避遠離不如學會寬容。寬容的心里,才有浩瀚的海洋。腳踏實地,尊重因果。
66、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寶貴,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全身心地投入,對得起自己生命的時光,真切地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67、佛曰: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68、什么事情都有個限度。譬如說我們想要變得富有,也許我們以后能夠賺非常多的錢,但是如果有一天情況不允許我們擁有得更多,我們就會有挫折感。與其受限于外界,還有如自己給自己一條界線,讓我們都來降低自己的欲望,學著知足。
69、剎那便是永恒。古寺月色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亦涼。
70、忍讓安,知足樂,身外之物當施舍。兒孫有志不靠咱,后代無知財是禍。教子明德,以身作則,積什么?
71、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取得自在。
72、世間為何多苦惱?只因不識自我。
73、像一場煙花開放,我和他的愛情,我和他的糾纏,只不過短短幾年時間,幸福便如雨中濕了翅的鴿子,撲落落地掉了下來。 ——雪小禪 《賞心只有三兩枝》
74、菩薩的行為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即上求智慧使自己成佛,下施慈悲心度化眾生;菩薩應學習智慧自度,做公益事業,引導眾生解脫。
75、失于本心,為物所轉,故于是中,觀大觀小。解釋:因失去真心,便為外境之物象所轉移,所以就在萬物中,見大見小,乃至一切。
76、從欲樂生憂,從欲樂生怖;離欲樂無憂,何處有恐怖?從愛欲生憂,從愛欲生怖;離愛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77、不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
78、諸行性相,悉皆無常。
【佛語的語錄】相關文章:
佛語經典語錄范例01-14
精選佛語的語錄40句10-15
經典佛語的語錄30句09-06
佛語的語錄38條08-09
經典佛語的語錄36句08-17
佛語經典語錄(精選420條)07-30
【精華】佛語的語錄36句09-23
佛語的語錄集合30句10-25
通用佛語的語錄36條06-29
簡單的佛語的語錄38句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