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簡潔的佛語的語錄匯總69句
家庭的幸福,從"孝’’一開始。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佛語的語錄69句,歡迎大家閱讀。
1、懂得放下的人,才能懂得如何拿起。放下是"舍得"的最高境界,亦是對靈魂的再次升華。放下能除去靈魂里暗藏的重量,能讓疲憊的身軀心輕如燕,讓困頓的人走出泥濘的沼澤。人生這條路,無論如何艱辛,總要走下去,而生命的愉悅,不是抵達目的地,而是學會享受苦樂交融的過程。
2、生活不是不輕松,而是看不淡;在人生的道路上摸索時,我們會發現,人生這條路有時滿地荊棘,在我們經過時會弄得滿身傷痕;而有時卻是鮮花和掌聲,讓我們心花怒放。我們在人生的路上印下了一個個腳印,我們也慢慢的成長。
3、佛曰: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4、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理解它,這個叫做認命。
5、以"念純"自修——心念單純能自愛;以"心寬"待人——廣結善緣心寬闊。
6、世間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就,萬丈高樓平地起,萬里路程一步始。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別人,一切靠自己是成功的不二法門。唐明皇在蝗蟲遍地之時,毅然離開佛前,第一個品嘗了油炸的"天蟲",告訴民眾治蝗災要靠自己。鄭板橋也在臨終前告誡兒子:"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7、富足的人生來自一顆知足之心。有了知足心,就擁有了看得見生活美景的眼睛;有了知足心,就能在簡單中發現生命的真諦。
8、好讀書不求甚解,得其精神,不拘泥于文字穿鑿。
9、從禪宗來看:人性本來就具備佛性,只緣執迷于世俗觀念,沉陷欲望而不自覺,一旦覺悟到這些觀念、欲望的虛假,真如本性便自然顯現,也就達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佛學講"煩惱即菩提,凡夫即佛陀",而真正達到覺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就是順應自然之意。
10、七生依一滅,一滅持七生,一滅滅亦滅,六七永無遷。(唐)長沙景岑禪師(《傳燈錄》卷十)
11、眾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善,生得惡,惡為無量惡識本,善為無量善識本。初一念、金剛終一念,于中生不可說不可說識,成眾生色心,是眾生根本。《仁王般若經》卷上
12、一個人犯了錯,如果能及時改正,也能修成正果。
13、人生在世,有些東西是無法打折的,比如親情、友情、愛情等。如果我們試圖把它們當作商品來衡量,就會使本來美好的東西變質或者腐爛。
14、人生有三大支柱:一是生命健康,二是精神信仰,三是物質基礎。
15、因緣果抱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都不是靜止的,都不是注定的。因緣果抱都是隨生命主體的作用而變化。
16、不真不實而相信,是迷信;人云亦云,是無知。
17、是否做到小乘的行為,取決于心中是否生起出離心,出離心是清凈戒律的起點;是否符合大乘的思想,取決于心中是否具備菩提心,菩提心是六度萬行的前提;是否達到金剛乘的見地,取決于心中是否保持清凈觀,清凈觀是生圓次第的先決條件。
18、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嘗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嘗私其耳目。遂能通眾人之志,盡眾人之情。……務求己過,與眾同欲,無所偏私,故眾人莫不歸心。
19、是清凈的、真誠的、是無限量的,當我們時常面對內心,反觀內省,掃塵除垢,我們會發現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無塵無垢的小孩,它單純、透明、澄清,它不喜歡鉤心斗角,它討厭追名逐利。
20、我們能不能擁有一顆慈悲的心,臉上能不能經常帶有一絲笑容,口中能不能經常說一些溫柔的話語,關鍵是每天要做心的訓練,在心中建立起正知正見,要用正面、樂觀的心態來培養自己的清靜之心。
21、身體沒有食物,可存活幾十天;沒有水,可以存活幾天;沒有空氣,只能活幾分鐘。越看似空洞無物的,對我們的生命越是重要。心靈沒有佛號,一分一秒也沒法活。路不平。不是路不平,是你選擇了上山。
22、人所處的時間和空間無不在分分秒秒發生變化。
23、[天天禪語]能付出的人生,最快樂也最踏實。
24、世上人性本來清凈,萬事萬物都在自性中產生。如果思量一切惡事,就 會作惡;如果思量一切善事,就會行善。所以一切事物都在于自性。如果執 著于外界事物,虛妄之念像浮云覆蓋,自性便不能明凈。
25、財富、地位、能力、權力和漂亮的外表,只是一個人的外在東西,如果心胸狹窄,總是炫耀自己,排斥別人,即使擁有這一切,身邊的人還是會逐漸離去。要想成為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就要擁有一顆慈悲的心,一顆包容一切的心。局部利益和小事情上得到了便宜,全局和道義上必然理虧一著。
26、雖然我們已經獲得了暇滿人身,但在漫長的生命旅途中,如果得不到善知識的引導、敦促與攝持,那么受往昔世強大的業力與不良習氣的影響,我們只能不由自主地流轉在輪回的苦海之中,并受苦受難與無法自拔。所以依止與親近具德的善知識是多么的重要。
27、當你倒霉時,你身上的陰性場態總是占主導,而陽性場態也是最弱之時,當陰遠超于陽時,就會麻煩不斷,禍不單行,此時遇見小人或撞見鬼都是常有的事。
28、園子里有朵很美的花,燒火僧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放在房間里,沒想到,幾天后,花死了。禪師:有些東西因為想得到才會失去。
29、對己,修正行為;對外,付出良能。
30、也許壽命不到一個月的小蘑菇不理解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生于夏死于秋的蟬不知道一年中有春天和冬天。但是,那些即使只活幾秒鐘也覺得自己活了一輩子的生命,才真正活出了生命的滋味,因為它們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獨特的生命之路。
31、曾經以為,空空地念佛沒有什么味道,沒有什么法喜,大概也就沒有效果吧;現在才知道,空空地念佛,竟是這樣的功德滿滿。
32、花心的男人是因為沒有碰到有魅力的女人。同樣,太現實的女人也是緣于沒有碰到有實力的男人。一個人大方還是小氣,偉岸還是猥瑣,忠貞還是虛偽,一方面取決于環境的熏習,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取決于他或她的另一半,及所打交道的人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
33、不著己樂,慶于彼樂。《維摩經》卷下,菩薩行品
34、時間深處 偶爾放下匆忙的腳步,讓心空一空,騰出屬 于精神和靈魂的位置,它們隨后就到。不能怨精神 和靈魂的腳步太慢,快了就留不下堅實的足跡。倒 是要檢視一下我們自己,是否因為走得太快,身后 連一點值得收藏的痕跡都沒有。不妨等一等,生命 的油耗太大,車損驚人,應該大修或保養一次了。
35、佛經上說:"生又何嘗生?死又何曾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本來就同在一個循環中;所以說:死是生的開頭,生是死的起點。
36、資助別人的人,一定受到別人的資助。供養別人的人,一定受到別人的供養。禮敬別人的人,一定受到別人的禮敬。禮拜別人的人,一定受到別人的禮拜。
37、佛陀告訴我們,輪回的一切系列過患、無窮無盡的痛苦,皆是從無明開始,因無明引發。正如第?在世大寶法王在《了義大手印》中所說:"從本未有自現迷為境,由無明故執白明為我,由二執故流轉于諸有,愿斷無明迷亂之根源。"
38、眼光高遠,直視佛心;動機純正,直趣菩提;行為規范,妙與天然。偷心死盡,本地光明;萬緣放下,一念相應;一念靈光,朗照大千;頓悟真心,萬法圓彰;業盡情空,證體起用;當機立斷,能所雙亡;拈花悟旨,以心印心。念佛是誰問者知,參禪悟道幾多時;明心見性無多事,回根塵亦不遲。
39、一切萬法,皆與自己無違無背,直下透脫成一片。
40、人生就如沙漏,撒完了都回去不了。做人須知理、知趣、知足。知理,是懂得做人的道理,把握做人的本分;知趣,是處事把握分寸,能張弛有度;知足,即不為物欲俘虜,滿足以無為有!
41、恒秋:慈悲地觀察生活,善待那些誤解和冒犯,找到自己能夠把握生命的方法,用一份坦然和坦率去投入,散去那些生活的浮華,找到自己內心的歸宿。
42、一輩子雖然漫長,但過去了也就是彈指一揮。你會不斷的遇見一些人,也會不停的和一些人說再見,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再回陌生,從臭味相投到分道揚鑣,從相見恨晚到不如不見……不是每個人都會是你的伙伴,也不是每個朋友都能肝膽相見,無煩或惱,緣到,報之以大笑,緣散,報之以不厭。
43、青山不老,為雪白頭。綠水無憂,因風而皺。禪是解脫,不是纏縛。禪是看別人更客觀,更理解,更善意。
44、放下是一種心態,一種智慧,不是一種行為。
45、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時,其實你在最高處,因為你內心的智慧、德行在最高處;把自己放在最高處時,其實你在最低處,因為你內心的智慧、德行已落在最低處。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時,心就像大地一樣,無論是踩踏、挖掘還是蓋房子都可以,這叫沒有傲慢。總是分別好壞,計較對錯,這叫傲慢。
46、佛教不是樂觀,不是悲觀,而是中觀。所謂中觀,就是如實的觀照世間的實相,真誠地面對,不自欺,不逃避。放下不是放棄。放下是指放下內心的執著,并不排斥現實中正當的努力。佛教從來沒有教我們逃避現在,而是讓我們勇敢地接受人生、超越人生,戰勝生命中的一切煩惱和痛苦。
47、春風陶醉在春雨里,因為它享受著簡單的滋潤;駿馬奔騰在曠野上,因為它沉迷于簡單的自由。生命之舟,何須煩憂?在滾滾紅塵中,能讓自己擁有一份淡淡的情愫,過著恬淡的生活,那是人生多么悠然自得的美麗。能讓自己的生命鳴唱出最美妙動聽的天籟之音,那是生命多么珍貴的閃耀。不要把人生想得太難,繁華落盡是平淡;喧囂之后,依舊安詳。
48、還有許多的快樂在堅強里、在珍惜里、在知足里、在追求里……也許我們不能拒絕現實生活中那些無常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一份達觀、包容、寬廣的人生態度,來決定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獲得生活中的開心。因為,快樂和煩惱就在一線之間。
49、你只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就行,一輩子都在跟別人攀比是人生的悲劇。
50、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51、不管前世,亦不管來生。今生我愿鮮衣怒馬烈火烹油,做錦心素面之人。還愿無論如何起伏,仍然是那有情有義之人。還愿,煮字療饑,內心安靜凜洌。不求眾人都懂得,賞心三兩枝就好。在時間的荒野上,孜孜以求,散發微芒……在喜氣安穩的似水流年變老變淡。如果能這樣過一生,其實已經是福報。
52、嗓子落滿了紅塵,江河在琴弦上走調。
53、莫名其妙的生來,無可奈何地活著,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54、《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真正擁有的只有現在。包括我,一個在修行中長大的宗教人士,從來都沒有思考過死了以后要做什么。我只想好好把握現在,讓每一天都活得有價值,讓別人感受到我活著對他們是有用的,這就是我每天活著的動力。
55、"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也許很多我們想要的,都能夠通過積極地尋求來獲得,但過去的時間它不會重來。成辦解脫成佛的資糧,它需要時間。因此,利用好我們的每一時每一刻,不管做什么,都不要讓我們這顆心放逸。
56、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寶貴,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全身心地投入,對得起自己生命的時光,真切地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57、在佛教的繪畫與塑像里,佛的容顏,永遠是快樂、寧靜、滿足而慈悲的,決看不到有一絲受難或痛苦的痕跡。
58、若自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59、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60、你有多難,忘記你就有多難。愛你有多苦,恨你就有多苦。現在,我站在你面前了,可是,你認不出我,你不知道我愛你,我想,這是世上最疼的事情了。
61、茶里,大紅袍的叫法最喜慶,中國,也是最霸氣的,就像一個男人霸道地對自己的女人說:只許愛我一人。它的香,如蘭,是干凈男子的香,相當沉靜,隱忍,同時飽滿深情,讓人動容。茶樹在巖縫之中,高山迷霧沛雨,就像人,高處,不勝寒。茶葉浮沉,褪去紅袍,露出干凈的心。一場茶事,一場人事。
62、聰明的人從積聚小善開始,春夏秋冬,持之以恒,最終因功德圓滿而整個人充滿福德。
63、人生如夢隨風散!聚散,喜憂皆是緣!
64、不要太肯定自身的見地,這樣子比較少后悔。
65、禪宗四祖道信見三祖僧璨:愿老師慈悲,賜給我解脫法門。僧璨:哪個捆綁了你?道信:沒人捆綁我。僧璨:既然沒人捆綁你,還求何解脫?
66、我們的心如果有喜愛之心,憎惡的偏見也就產生了。由于喜愛便會怕失去,由于憎惡便不希望它來臨,于是痛苦便產生了。
67、爾時迦葉復白佛言。世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時得雜肉食,云何得食應清凈法。
68、我的不悔,與你無關,那是我一個人的不悔,就像秋天的凋零的葉,是從我自己的樹上落下來的,我的心疼,只有自己知道。
69、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相關文章:
2023年簡潔的佛語的語錄35條09-23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大匯總68句10-20
2023年簡潔的佛語的語錄匯編56句09-09
2023年簡潔的佛語的語錄錦集87句08-29
2023年簡潔的佛語的語錄大匯總59條12-05
2023年簡潔的佛語的語錄大集合89條10-13
佛語經典語錄范例01-14
精選佛語的語錄40句10-15
經典佛語的語錄30句09-06
佛語的語錄38條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