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大匯總63條
什么是誠信呢?就是在與人打交道時,仿佛如此說:我要把我的真實想法告訴你,并且一定會對它負責。這就是誠實和守信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周國平的語錄63條,希望大家喜歡。
1、在上帝眼里,偉大的失敗也是成功,渺小的成功也是失敗。
2、我聽到一場辯論:挑選一個人才,人品和才智哪一個更重要?雙方各執一端,而有一個論據是相同的。一方說,人品重要,因為才智是可以培養的,人品卻難改變。另一方說,才智重要,因為人品是可以培養的,才智卻難改變。
3、我相信,在現代的市場競爭中,綜合素質是更加重要的,其中也包括精神素質。市場上的大手筆往往出自精神視野寬闊的人,玩弄小伎倆的人雖能得逞于一時,但決沒有大出息。
4、獨處也是一種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具備的。具備這種能力并不意味著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產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于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
5、人在世上都離不開朋友,但是,最忠實的朋友還是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了。要能夠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須比那個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從而能夠從人生的全景出發給他以提醒、鼓勵和指導。
6、使一種交往具有價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價值。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價值,配得上做一個高質量的朋友,這是一個人能夠為友誼所做的首要貢獻。
7、因為一切皆流,所以活在當下。否則你還能怎樣?
8、所謂成熟是指適應社會現成準則的能力。一般來說,一個人如果過于專注于精神世界里的探索,就會沒有興趣也沒有精力去琢磨如何使自己適應社會。年齡的增長在這里是無濟于事的,因為精神的探索永無止境,而且在這一條道路上走得越遠的,就越不可能回過頭來補習處世的基礎課程,就像我們無法讓一個優秀的科學家回到小學課堂上來做一個好學生一樣。
9、第一種夢,它的內容是實際的,譬如說,夢想升官發財,夢想娶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夢想得諾貝爾獎金,等等。對于這些夢,弗洛伊德的定義是適用的:夢是未實現的愿望的替代。未實現不等于不可能實現,世上的確有人升了官發了財,娶了美人,得了諾貝爾獎金。這種夢的價值取決于是否變成現實,如果不能,我們就說它是不切實際的夢想。
10、一個人從童年、少年到青年,原是人生最美好也最重要的階段,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價值,現在這個價值被完全抹殺了,其全部價值被歸結為只是為將來謀職做準備。多么寶貴的童年和青春,竟為了如此渺小的一個目標做了犧牲。這種做法無疑是野蠻的。我不禁要問:這還是教育嗎?教育究竟何為?然而,現行教育體制以應試和急功近利為特征,使得家長和孩子們難有別的選擇。因此,當務之急是改變這個體制。
11、現在圖書的出版量極大,有好書,但也生產出了大量垃圾,包括暢銷的垃圾。對于有判斷力的讀者來說,這不成為問題,他們自己能鑒別優劣。受害者是那些文化素質較低的人群,把他們的閱讀引導到和維持在了一個低水平上,而正是他們本來最需要通過閱讀來提高其素質。
12、日常生活是有惰性的。身邊的什物,手上的事務,很容易獲得一種支配我們的力量,奪走我們的自由。我們應該經常跳出來想一想,審視它們是否真正必要。
13、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
14、一個人內心生活的隱秘性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受到尊重的,因為隱秘性是內心生活的真實性的保障,從而也是它的存在的保障,內心生活一旦不真實就不復是內心生活了。
15、當然,這里所說的工作不同于僅僅作為職業的工作,人們通常把它稱作創造或自我實現。但是,就人性而言,這個意義上的工作原是屬于一切人的。人人都有天賦的心智能力,區別在于是否得到了充分運用和發展。
16、在精神創造的領域內,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充其量只有交流。在這個領域內,一切嚴肅偉大的事情都是由不同的個人在自甘寂寞中獨立完成的。他們有時不妨聚在一起輕松地聊一聊,聽一聽別人在做什么事,以便正確地估價自己所做的事。這是工作之余的休息,至于工作,卻是要各人關起門來單獨進行的。
17、對于自己的經歷應該采取這樣的態度:一是盡可能地誠實,正視自己的任何經歷,尤其是不愉快的經歷,把經歷當作人生的寶貴財富;二是盡可能地超脫,從自己的經歷中跳出來,站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看它們,把經歷當作認識人性的標本。
18、若把人生比作一逆旅,我們便會發現,途中耽擱實在是人生的尋常遭際。我們向理想生活進發,因了種種必然的限制和偶然的變故,或早或遲在途中某一個點上停了下來。我們相信這是暫時的,總在等著重新上路,希望有一天能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殊不料就在這個點上永遠停住了。有些人漸漸變得實際,心安理得地在這個點上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些人仍然等啊等,歲月無情,到頭來悲嘆自己被耽誤了一輩子。
19、有邂逅才有人生魅力。有時候,不必更多,不知來自何方的脈脈含情的一瞥,就足以驅散歲月的陰云,重新喚起我們對幸福的信心。
20、應該怎么生活?這是一個會令一切智者狼狽的問題。也許,一個人能夠明白不應該怎么生活,他就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智者了。
21、也許,尋求生命的意義,所貴者不在意義本身,而在尋求,意義就寓于尋求的過程之中。我們讀英雄探寶的故事,吸引我們的并不是最后找到的寶物,而是探寶途中驚心動魄的歷險情境。尋求意義就是一次精神探寶。
22、所以,人應該具備兩個覺悟:一是勇于從零開始,二是坦然于未完成。
23、一個人年輕時,外在因素——包括所遇到的人、事情和機會——對他的生活信念和生活道路會發生較大的影響。但是,在達到一定年齡以后,外在因素的影響就會大大減弱。那時候,如果他已經形成自己的生活信念,外在因素就很難再使之改變,如果仍未形成,外在因素也就很難再使之形成了。
24、真實不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地方,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一種態度,是我們終于為自己找到的一種生活信念和準則。
25、我不相信一切所謂人生導師。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上,誰敢說自己已經貫通一切歧路和絕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尋找了?
26、人與人之間有同情,有仁義,有愛。所以,世上有克己助人的慈悲和舍己救人的豪俠。但是,每一個人終究是一個生物學上和心理學上的個體,最切己的痛癢唯有自己能最真切地感知。在這個意義上,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他最關心的還是他自己,世上最關心他的也還是他自己。要別人比他自己更關心他,要別人比關心每人自己更關心他,都是違背作為個體的生物學和心理學特性的。結論是:每個人都應該自立。
27、人必須有人格上的獨立自主。你誠然不能脫離社會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社會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要自己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拋下自己的錨。一個人如果把自己僅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極其美好的事物,順利時也許看不出他的內在空虛,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風浪,例如社會動亂,事業挫折,親人亡故,失戀,等等,就會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潰。
28、在人的生活中,有一些東西是可有可無的,有了也許增色,沒有也無損本質,有一些東西則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復是生活。什么東西不可缺,誰說都不算數,生養人類的大自然是唯一的權威。自然規定了生命離不開陽光和土地,規定了人類必須耕耘和繁衍。最基本的生活內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們構成了人類生活的永恒核心。
29、世代交替,生命繁衍,人類生活的基本內核原本就是平凡的。戰爭,政治,文化,財富,歷險,浪漫,一切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歸平凡,都要按照對人類平凡生活的功過確定其價值。即使在偉人的生平中,最能打動我們的也不是豐功偉績,而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顯露了真實人性的時刻,這樣的時刻恰恰是人人都擁有的。遺憾的是,在今天的世界上,人們惶惶然追求貌似不平凡的東西,懂得珍惜和品味平凡生活的人何其少。
30、知識是工具,無所謂善惡。知識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美德與知識的關系不大。美德的真正源泉是智慧,即一種開闊的人生覺悟。德行如果不是從智慧流出,而是單憑修養造就,便至少是盲目的,很可能還是功利的和偽善的。
31、知識關心人的限度之內的事,智慧關心人的限度之外的事。
32、不要對我說:苦難凈化心靈,悲劇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難磨鈍了多少敏感的心靈,悲劇毀滅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臺上的繪聲繪色,來掩蓋生活中的無聲無息!
33、在兩個有個性的人之間,愛情也許會經歷種種曲折甚至可能終于失敗,可是,在兩個毫無個性的人之間,嚴格意義上的愛情根本就不可能發生。
34、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去看熱鬧背后的無限廣袤的世界。
35、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幸福在于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
36、健康的全部價值是使我們愉快地享受人生,其最主要的享受方式就是做我們真正喜歡做的事。唯一的大事是把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做好,順應自己的天性。一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
37、紛紛擾擾,全是身外事。我能夠站在一定的距離外來看待我的遭遇了。我是我,遭遇是遭遇。驚浪拍岸,卷起千堆雪。可是岸仍然是岸,它淡然觀望著變幻不定地海洋。
38、當我在田野徘徊,那些花朵、小草、樹木、河流之所以能給我慰藉,是因為我隱約預感到,我可能會和另一顆同樣愛他們的靈魂相遇。
39、平庸就是最大的不嚴肅。
40、至少戀愛一次,最多兩次。一次也沒有,未免辜負了青春。但真戀愛不容易,超過兩次,就有贗品之嫌。
41、自我意識強烈的人本能地把世界看作他的自我產物,因此他無論如何不能設想,他的自我有一天會毀滅,而作為自我的產物的世界卻將永遠存在。
42、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愛和孤獨其實是同一種感情,它們如影隨形,不可分離。愈是在我們感覺孤獨之時,我們便愈是懷有強烈的愛之渴望。
43、一個人的精神財富是以他的心靈為倉庫的。不管你曾經有過多么豐富的經歷、感受和思想,如果你的心靈已經枯寂,這一切對于現在的你就不再有意義。哪怕你著作等身,它們也至多能成為心靈依然活潑的別人的精神財富,對于你卻已是身外之物了。這是另一些創造者晚年的悲哀。
44、天才在同時代人中必是孤獨的,往往受到冷落和誤解,而在后來的時代中,大多數人事實上也是不理解他們的。那么,他們身后的名聲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45、但問題仍然存在:即使后來的天才理解先前的天才,可是這后來的天才在自己的時代仍然是孤獨的,他對先前天才的評價卻何以得到人們的公認呢?
46、另一方面,歷史上也不乏在處世方面成熟的天才,但他們往往有二重人格。
47、我與成功無緣,因為我永遠對自己沒有把握,——對別人也沒有。
48、在精神領域的追求中,不必說世俗的成功,社會和歷史所承認的成功,即便是精神追求本身的成功,也不是主要的目標。在這里,目標即寓于過程之中,對精神價值的追求本身成了生存方式,這種追求愈執著,就愈是超越于所謂成敗。一個默默無聞的賢哲也許更是賢哲,一個身敗名裂的圣徒也許更是圣徒。
49、小說的情節是虛構的,但細節必定是真實的。
50、疾病會使人變得更人性一些,更輕功利,也更重人情。對愛和友誼的體味更細膩。
51、相愛者互不束縛對方,是他們對愛情有信心的表現。誰也不限制誰,到頭來仍然是誰也離不開誰,這才是真愛。
52、不管生命多么短暫,我們要笑著生,笑著享樂,笑著受苦,最后笑著死,這才不枉活一生。
53、心靈相通,在實際生活中又保持距離,最能使彼此的吸引力耐久。
54、愛自己的人不會有真正的愛,只有驕橫的占有。不愛自己的人也不會有真正的愛,只有謙卑的奉獻。
55、縱然苦難已經臨頭,我已經身陷悲劇,我也無意奢談凈化,自許崇高。
56、慧根也未免太淺。我真正要留意的是在苦難中自衛。
57、我們為什么會渴望愛?我們心中為什么會有愛?我的回答是:因為我們都是孤兒。
58、沉默的原因有所不同:一位不讓說而不說,那是順從或者憤懣;因為不敢說而不說,那是畏怯或者怨恨;因為不便說而不說,那是禮貌或者虛偽;因為不該說而不說,那是審慎或者世故;因為不必說而不說,那是默契或者隔膜;因為不屑說而不說,那是驕傲或者超脫。
59、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于自己的路。
60、一個社會沒有法治,許多國民沒有信仰,這是最可怕的,什么壞事都可做,什么壞事都會出。
61、有一種靈悟,其來源與祖先和前任皆無關,我只能說,它直接來自神,來自世界至深的根和核心。
62、凡是有良好的哲學悟性的人,必定有過對死亡的隱秘體驗和痛苦覺悟。
63、如果一切生存都因其偶然而沒有價值,永恒的精神之火用什么來顯示它的光明呢?
【周國平的語錄63條】相關文章:
周國平語錄09-19
周國平經典語錄大全08-21
周國平經典語錄集萃01-14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34條09-09
周國平的語錄33句09-09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31句09-06
周國平的語錄59句10-31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35句12-15
經典周國平的語錄38條09-18
周國平的語錄43條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