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的語錄摘錄48句
幸福,就是早上和你說再見的人下午平安地回來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龍應臺的語錄48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的回來了。
2、我沒有時間與精力去揣測別人對我的看法和評價,該做的事兒太多了。
3、對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4、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前后雖隔數里,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用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5、至于人們的"期待",那是一種你自己必須學會去"抵御"的東西,因為那個東西是最容易把你綁死的圈套。
6、那個嬌稚的女兒,此刻望著鏡里三十六歲的自己,覺得宇宙的秩序正踩著鋼鐵的步伐節節逼進,從開幕逼向落幕,節奏嚴明緊湊,誰也慢不下來。
7、我看見一個文風郁郁的江南所培養的才子,我看見一個只有大動蕩大亂世才孕育得出來的打不倒的斗士,我看見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當代典型—他的背脊直,他的眼光遠,他的胸襟大,他的感情深重而執著,因為他相信,真的相信:士,不可以不弘毅。我看見的是一個高大光明的人格。—最后的下午茶
8、曾經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色即是空",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相信,但是,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
9、民主是什么?民主就是發表了任何意見不怕有人秋后算賬;民主就是權力被侵犯的時候可以理直氣壯地討回,不管你是什么階級什么身份;民主就是不必效忠任何黨,不必討好任何人,也可以堂堂正正地過日子;民主就是打開電視不必忍受主播道德凜然地說謊。
10、人生就是如此,你以為已經從一個漩渦逃離,其實另外一個漩渦就在你的腳下。用力蹬一腳,就進去了。所以,不需要對生活太用力,心會帶著我們去該去的地方。——龍應臺《目送》
11、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12、我愿意用一生的時間,去等這個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歲的手指。花繩繞過來,剛好要系上的時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孩子,你慢慢來,在淡水街明亮的陽光里,在石階上,等你把花束好,用你歲的手指。
13、我們會不會像風中轉蓬一樣,各自滾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沙漠?
14、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沖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么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么清洗傷口、怎么包扎;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么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么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么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么收拾?
15、可是,在你沒有親身試過以前,你不能說"不可能"!在你沒有努力奮斗過以前,你也不能談"無力感"。 ——龍應臺 《野火集》
16、幾流的人民就有幾流的政府 就有幾流的社會 幾流的環境 沉默不是美德 是恥辱 ——龍應臺《野火集》
17、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也不必了。 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著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向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梁,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
18、黑沉沉的海上,滿綴著燈火的船緩緩行駛,燈火的倒影隨著水光蕩漾。十五歲的少年正在長高,臉龐的棱角分明,眼睛清亮地追問你世界從哪里開始。
19、我們的這一生,被父母目送著,然后我們會目送著我們的孩子蹦跳著離開。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
20、我愿意用一生的時間,去等這個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5歲的手指。花繩繞過來,剛好要系上的時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孩子,你慢慢來,在淡水街明亮的陽光里,在石階上,等你把花束好,用你5歲的手指。
21、生命敗壞的過程,其實就是走向失去。于是,所謂以智慧面對敗壞,就是你面對老和死的態度了。
22、無法表達自己的人——不論是由于貧窮,或是由于不自由,或者單單因為自己心靈的封閉,而無法表達自己的人,我最同情。因為我覺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們敢用這種字眼的話,其實就是自我的表達。
23、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后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24、醒來,方知是夢,天色幽幽,悵然不已。 ——龍應臺 《目送》
25、有一個年輕人,在長安的街頭,夾在人潮里看熱鬧。執金吾的車騎盛大壯觀,威風凜凜的駛過街市。年輕人暗暗對自己說:"仕官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人潮里另一個年輕人,他也驚詫于車騎的豪華,暗暗對自己說:"這是剝削階級,有一天消滅它。"哪一個年輕人對呢?
26、文字之所以有力量將不同世界的人牽引在一起,是因為不管他們經過了什么看見了什么,在心的最深處,他們有一樣的害怕與追求。相似的幻滅與夢想,午夜低回時有一樣的嘆息。
27、而民意的強權并不比政府的強權不危險。首先是民意本身的可疑及不可信賴。很大一部分的所謂民意由媒體形成。威權政府曾經是媒體的共同敵人,這個敵人沒有了,媒體在自由中很吊詭地成為自己的敵人:報紙老板以一己的政治立場控制言論,政治人物利用媒體操縱輿論,電視唯利是圖不設下限地自我庸俗化,媒體記者因素質不夠而提供半真半假的訊息,因判斷力不足而做出夸大或偏頗的評論。民意的形成過程中有太多太多操縱作假的空間,此其一。而民意即使是真實的,卻絕對未必是對的,此其二。
28、因為無法打開,看不見沙漏里的沙究竟還有多少,也聽不見那漏沙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
29、宇宙之內,最公道的有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良心。——龍應臺《女子與小人》
30、比做女人更重要的,是做一個純粹而完整的人。——龍應臺《女子與小人》
31、這份絕望的無力感是誰造成的?——龍應臺《野火集》
32、二十世紀的人猶豫、懷疑、思索,不是因為他知道得太少,而是因為他知道得太多;不是因為他西化太淺,而是因為他西化太深。——龍應臺《百年思索》
33、這個社會不知為什么充滿了對過去的懷念,對現在又充滿了幻滅,往前看去,似乎有沒什么新鮮的想象。我們的時代仿佛是個沒有標記的時代,連叛逆的題目都找不到。——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34、過了二十年,你們就會和我一樣,體重多了一點,靈魂少了一點。
35、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剎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個當時,我都感受到一種"美"的逼迫,因為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 ——龍應臺 《目送》
36、貧窮的記憶,在事過境遷之后,像黑白片一樣,可能產生一種煙塵朦朧的美感,轉化為辛酸而甜美的回憶。——《目送》
37、愛情能持久多半是因為兩人有一種"互利"的基礎。——龍應臺語錄
38、回憶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閘門,一旦打開,奔騰的水勢慢不下來。出處:目送
39、從哪里來,往哪里去,心中漸漸有一分明白,如月光瀉地。出處:目送
40、對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41、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淡漠而果決。前后雖隔數里,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用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42、"所有其他的人,會經歷結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后帶著一種想說卻又說不來的‘懂’,做最后的轉身離開。"
43、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44、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
45、我的人生里沒有那么多時間與精力去揣測別人對我的看法與評價;該做的事太多了。
46、愛情能持久多半是因為兩人有一種"互利"的基礎。
47、那些晨昏相處、相濡以沫的好朋友們,安德烈,從此各奔四方,歲月的塵沙,滾滾撲面,再重逢時,也已不再是原來的少年了。《親愛的安德烈》
48、然而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熱切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后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見了。 ——《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相關文章: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90句07-03
精選龍應臺的語錄摘錄36條12-19
龍應臺的語錄摘錄38句10-09
通用龍應臺的語錄摘錄94句09-05
通用龍應臺的語錄摘錄48句12-10
有關龍應臺的語錄摘錄68條12-22
有關龍應臺的語錄摘錄80句11-06
2023年龍應臺的語錄摘錄88條07-03
龍應臺的語錄08-04